[文章] 古巴農業改革-在城市打造綠洲

看板Agriculture (農業議題)作者 (面甲)時間15年前 (2010/01/18 16:44),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在城市,打造綠洲──古巴農業改革 # ‧人籟論辨月刊 2010/01/18 http://ppt.cc/9yNV 蘇聯集團垮台,帶給古巴農業致命一擊。 失去市場,也失去收入的古巴人,被迫在有限資源下,發揮最大的創意與想像, 以各種方式進行農業活動…… 【撰文/芳子、美玲】 不是因為切‧格瓦拉(Che Guevara),不是因為卡斯楚,當年遠道跑到古巴,吸引我們 的是這個加勒比島國的農業。正確的說,應該是那裡的生態農業和城市農莊。朋友總愛 訕笑我們小資情結。五穀不分,一天到晚跟電腦打交道的城市人,怎麼個迷上了農耕, 談什麼個農業、農村、農民,還扯上古巴。 沒有化肥、農藥、拖拉機,古巴農民靠創意與合作種植作物,獲得驚人的成就。圖為 古巴農民歐培道(Humberto)在他的咖啡園裏,用一個塑膠瓶改裝成捕蟲器。瓶內放了咖啡 的抽取物和酒精,吸引昆蟲讓牠們醉倒。【攝影/美玲】 富足與公義的課題 總愛跟朋友從頭說起。這段歷史由59年開始,當年來自地主家庭的卡斯楚在革了美國 霸權、革了弗漢西奧‧巴蒂斯塔(Fulgencio Batista)傀儡政府的命後,就馬上革那一陌 又一陌本來高度集中在大莊園主手上的土地的命。革命前,古巴73%的可耕地由不到 10%的地主擁有。新政府一上台連番推行土地改革,把土地國有化,終止那長期在土地上 人與人的掠奪關係;直到九○年代初,75%的可耕地是國家所有。 革命前,人口約七百萬的古巴,有一半以上的人住在城市裡,是中南美洲相對富裕的 工業國家。富裕,但貧富懸殊。新政府宣稱農業是國家的基石,要發展農耕,好好供養 古巴人民。六○年代中期,政府開始向國民特別是一些邊緣社群提供食品津貼。農耕, 不純粹是為了追求經濟發展。切‧格瓦拉在1965年2月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召開的 亞非團結組織(Afro-Asian Solidarity Organisation)第二屆經濟會議上代表古巴政府 發言,說古巴的農業發展是要:「改變農業結構、回應新科技開拓的可能性、以及消除 對人的剝削」,「農業生?力在很多資本主義國家已經達到一個難以置信的水準,失卻 方向,造成過度生?、糧食和工業原材料過剩的危機;可是與此同時,世界其他地方的人 卻在挨餓,儘管那裡的土地和人力,足以生?滿足好幾個地球的需要。」古巴的農業除了 要讓古巴人得到溫飽以外,還希望回應資本經濟運作的失衡,要改變不斷惡化的貧富不均 ,要建立一個除了富足(plenty),還有公義(justice)的新社會。 當富足加上了公義,農業就有一個不一樣的面向。土地擁有權再分配、食品津貼, 處理了部分人與人之間的公義問題;而調整農業結構、改善農耕科技知識,則有助促進 農業生產能力。但新政府沒有好好處理另一種公義,六○年代到八○年代,古巴農業 還是沿著常規農業或者是現代化農業的路前行,繼續肆意剝削環境和生態:地裡主要是 單一化的外銷甘蔗、煙草和咖啡等作物;農耕高度機械化,大量使用農藥化肥,使用量 是拉美甚至是美洲的兩倍。糧食則差不多完全進口:當時古巴人消耗的90%麥類、 100%穀類、43%米、97%家畜飼料、甚至種子,全靠別人的土地供養。「全國660萬畝 可耕地中,70%缺乏有機物,11%的土壤被侵蝕,14%發生鹽化現象,還有24%, 因為過去使用大型拖拉機,而使得土壤呈現硬化。」靠現代農業所經營的富足背後, 是日漸貧瘠的土地和幾乎完全喪失糧食的獨立自主性。支撐輝煌的所謂進步和發展背後, 是對貿易國的極度依賴:革命以前是美國,革命以後則是前蘇聯集團。九○年代以前 的古巴農業,可以說是既不富足,也不公義。 意外走出康莊大道 古巴開始回應公義,走上富足之路,是在前蘇聯集團瓦解,進入漫長的「和平時代 的特殊時期」之後。很弔詭,很多時候,只有當我們回到零點,當我們一無所有, 當我們心懷謙卑的時刻,我們才能夠真正明白。前蘇聯集團一夜間消失,古巴喪失了 所有依託。往後發生的事,關心農耕的人,都能夠娓娓道來。沒有了貿易夥伴,甘蔗 沒有市場;賺不了外匯,買不了石油、大米、麵包,就連簡單的零件都一下子從缺。 沒有化肥、農藥、種子、汽油,地裡長不出莊稼,肚子很餓。二十來歲的 阿蒂安娜(Adriana)在八○年代初出生,記不起那些日子怎樣度過,但父親那時用橡膠熬 湯的故事她聽得很多。要存活,古巴別無選擇,開始用心看土地,真正回應環境和生態 的呼喊。 沒有汽油啟動拖拉機,就請牛馬代勞;沒有化肥,就用有機廢料做堆肥,由蚯蚓把 牛糞變「黃金」;沒有農藥,就種植天然的抗蟲花草,生產生物菌,改善土壤,增強作物 的抵抗力。從1991年開始,古巴政府在全國設立了近三百個實驗室,因應各地獨特的情況 ,生產自然除蟲劑和分解有機物的生物菌;採用輪耕控制雜草;間種和栽種多種顏色的作物 ,擾亂蟲鳥的認知規律。從大規模機械密集使用化學農藥肥料的單一經濟作物耕種模式, 古巴迫於現實需要,進入小農合作社、人畜勞動密集、多元化種植、使用生物有機農藥 肥料、綜合改善土壤品質的生態農耕。這些年下來,農田裡的物種豐富了,而最重要的, 是人和人、人和土地的距離和關係都變得越來越親密。 古巴被迫跟自然和解,逆世界剝奪性現代農業發展而行,發覺面前是一條康莊大道。 在短短兩三年間,就成功打破很多對生態農業的錯誤觀念:拖拉機停工、化學農藥肥料 大量減少後,一些合作農場的?量居然可以達到原來的90%。幾種主要農產品的產量在 1998年竟比十年前翻了一倍以上。 【完整內容請見《人籟論辨月刊》2010年1月號】 --- 此文是古巴近十年來農業發展的介紹 描述從工業化轉為較自然的栽培方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4.146.6

01/18 16:57, , 1F
推作者!!他們有出一本「敲打天堂的門」也有一些介紹
01/18 16:57, 1F
文章代碼(AID): #1BL1zZDu (Agriculture)
文章代碼(AID): #1BL1zZDu (Agri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