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 朱濤:(建築)批評的貧瘠

看板Architecture (建築板)作者 (arslen)時間20年前 (2004/09/09 23:35),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GiveYouZero (￾ ￾ N￾   ￿惽I》之銘言: : : 相當多的建築評論家一般大多是具學術教育背景 : 並且是建築觀察敏銳的人 : 他們的最主要舞台就是報章雜誌的專文撰述~ : 演講~座談會或是出書 : 如美國的建築評論家Paul Goldberg、Herbert Muschamp~ : 日本的建築評論家馬場璋造、村松伸等人 : 都是舉言輕重 : 著名的建築評論家們的言論都很有份量與地位 : 足以論斷一棟建築物的名聲 : 而著名的建築師Bernard Tschumi早年也是做建築評論的呢 : 在現代主義當道的時期~建築評論家的觀點還足以影響整個建築界~ : 如六十年代耶魯教授Robert Venturi~也是建築的實踐者 : 他的著作"建築的複雜與矛盾"~"向拉斯維加斯學習" : 以及英國建築理論家Charles Jencks的大作~"後現代建築語言"~等之著作 : 影響之大~大到可以影響後來的現代主義發展 : Venturi在1991年也獲得Pritzker獎 : 而國內的建築評論也大多是在報章雜誌發言或是出書~演講 : 但是~他們大多只是說說~不會有什麼影響力 : 聽過演講~看過文章的人~也不會太去在乎 : 被說的人不痛不癢~ : 說的人也大多是褒多過貶~不想得罪人 : 這麼樣只是建築觀察家~不是建築評論家 : 只有分析性、缺乏批判性 : 個人覺得在台灣~ : 阮慶岳等這一輩的年輕留美建築師 : 有做一個專業建築評論家的潛力 我想評論家之所以大多都具有學術背景的原因在於研究素養 一般而言 評論家是由巨觀的體系去看待建築的存在 建築乃是整個都市 社會 經濟 行為甚至哲學體系的其中一部分 之所以從巨觀體系來分析批判建築 在於這類巨觀體系具有某種普世價值 對於這些巨觀體系長時間蒐集資料及深入研究 正是評論家聲望的基礎 相較之下 建築實踐者是以援引這些巨觀體系的相關理論來作為設計的背景 建築體本身的意義遠大於建築作為巨觀體系下一份子的意義 理論研究成為後盾而非批判的利器 這也是實踐者創意的主要來源 這其中當然也不乏如Tschumi、Koolhaas及Libeskind這類 將自己的理論研究藉由建築實踐出來 互相辨證取得平衡點的天才 但台灣目前的研究風氣實在太薄弱 原本應該是學術研究大本營的建築學院也顯得故步自封 尤其是這類巨觀且長時間的深入研究可說是無 這也造成我們無法對自己的環境提出有力的批判 而只能停留在案例分析或是援引國外的相關理論對自己所處的環境作蜻蜓點水式的觀察 因此台灣所謂的評論家發表在雜誌上的泛泛言論 根本沒有辦法探討現象的核心 僅僅是在現象的表面觸摸 而建築師們則忙著援引理論 將這些理論稍微本土化粉飾一下 就拿著這些理論當免死金牌 讓自己的設計鍍上一層金 再加上台灣太小 評論家可能走沒兩步路就碰到自己批過的建築師 以台灣人的民族性 要評論家狠下心批判實在很難批的下手 不過阮慶岳這一輩 雖然還是有狠不下心的缺點 但他們確實是最有潛力成為專業建築評論家的人 還是沒做太多功課 歡迎大家討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0.89.39

140.116.146.88 09/11, , 1F
大師..
140.116.146.88 09/11, 1F

203.70.51.53 09/12, , 2F
這個ID好眼熟......
203.70.51.53 09/12, 2F

220.142.100.39 09/14, , 3F
orz.....跪拜
220.142.100.39 09/14, 3F

211.74.83.8 09/16, , 4F
真是夠了.........
211.74.83.8 09/16, 4F
文章代碼(AID): #11G7WdOG (Architecture)
文章代碼(AID): #11G7WdOG (Archite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