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50年代台灣街道建築問題

看板Architecture (建築板)作者 (仰望巨人)時間18年前 (2006/08/17 01:09),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yclaire (瘦子正妹)》之銘言: : 不好意思請教一下 : 我查了半個下午的資料都查不到 : 台灣在這40-60年代時期的街道商店立面 : 這時候的街道多半是仿洋風建築或簡單巴洛克式的立面及柱 : 或二層紅磚街屋、牌樓厝....等 : 那請問為何會有貼馬賽克磚的出現呢!? : http://kuso.cc/0mea : http://kuso.cc/0mec : http://kuso.cc/0mei : 我唯一查到的是磁磚在40年代開始發展,這時燒磁磚都是以手工方式製作 : 產品也以小型馬賽克磚為主 : 所以是因為這個原因商店立面開始貼起了馬賽克磚嗎!? : 還有這個時期可以貼馬賽克的住家或是商店 : 是不是就是當時有錢人的代表? 以下就我個人所知回答 你前面提到的仿洋風建築或簡單巴洛克式的立面及柱 應該在更早以前、日治大正時期就開始了 當時的動機主要有二 一是街區改正 包含改善舊有以木造房屋、土石路面為主的傳統市區 除了將路面改為混凝土路面、並加入衛生排水系統外 基於防火、都市防災的考量 而將木造的房屋改為磚造(稍早)、混凝土造(略晚) 二是為了美學上的實驗 我的意思是說 把學自歐洲的巴洛克風格應用到台灣市街建築的立面上 因為這些從國外學來的東西對日本而言太新了 在日本本土不見得人人能夠接受 於是乎就先拿來台灣做實驗 其實就"實驗"這個出發點而言 更明顯的應該像菸酒公賣局、總統府、監察院這些洋式建築 因此就上述動機一而言 大正時期應該還沒有顯著的「貼磁磚」的習慣 反而是磚面、洗石子表面居多 從你秀的照片來看 這裡的「貼磁磚」應該跟一般建築立面習慣貼磁磚的用意不太一樣 因為這裡的裝飾意味比較重 感覺上是有某種美學上的意圖 而且你沒有說明這些房子以及這些磁磚拼貼是什麼時代的作品 所謂的40~60年代是指民國還是西元 因此我個人直覺地會想到一個人 顏水龍先生 顏水龍先生是最早將馬賽克拼貼藝術應用到建築上的人之一 1960年代初完成於今日台中體專體育場的馬賽克壁畫 (裡面很多運動員的那幅) 堪稱這個運動的濫觴 爾後到1960年代晚期 在劍潭捷運站附近、中山北路旁擋土牆上又完成另一件馬賽克拼貼作品 只是這次不是應用在建築立面上 而是道路旁邊山壁的檔土牆 但無論如何 都是把馬賽克拼貼藝術應用到"構造物"上、並讓人可以看得到 有頗為明顯的"美化"的意圖 相較於一般貼於建築上的馬賽克 顏水龍先生的這些作品具有更高的藝術價值 這有點牽涉到你問的貼馬賽克的房子是否意味著使用者的地位的問題 因為顏水龍先生的這幾個創作 很明顯是應用在公共建築上 甚至於 他替太陽堂創作的向日葵馬賽克拼貼壁畫 (沒錯、就是賣太陽餅的那家太陽堂) 也比較像Logo或是招牌類的創作 不算是建築立面的修飾 但這些事情是否影響到常民建築對馬賽克的熱愛 蠻值得再深入研究的 尤其你再注意一下 我提到的這些都是顏水龍先生於1960年代的創作 說到影響 也應該要影響1960年代以後的建築比較有可能吧 回頭看看自己key的東西、越來越覺得自己好像離題了 總之我就個人能想到的回答 畢竟你分享的照片讓我想到的是馬賽克拼貼藝術 而非應用在建築立面、用以掩飾混凝土表面的磁磚 :p 有錯還請前輩指教喔 : 謝謝回答 : 或是告訴我可以參考哪些書籍找到相關資料的~~也請告訴我 :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8.153.83

08/17 10:59, , 1F
推喔~~
08/17 10:59, 1F
文章代碼(AID): #14ur5RxE (Architectu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4ur5RxE (Archite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