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想問關於柯比意 Le Corbusier設計的薩ꔠ…
歐洲的建築物除了木構造外,大部分都是磚石造的。
磚石造的建築物是這樣,因為材料的限制,所以用在
建造房屋時,大概都是以承重牆系統為主。
承重牆的壞處是,一來開窗不能太多,二來是如果樓層越高,
低樓層的牆會更厚。看過一個資料,如果建築物樓層高度大約
5-7樓,那麼一樓的牆厚大概將近1.3公尺!
想像一下,那麼厚的牆壁,那麼小的開窗,光線及通風之差是可以
想像的。所以低樓層--尤其是地面層,大概不是放木材煤炭等雜物間,
就是僕役傭人的居所。
所以,歐洲才會有那麼多令人神往的廣場。因為大家在通風以及
光線不良的地方待久了不舒服,所以都跑出來廣場社交啦~~
十九世紀末,鋼筋混凝土的理論及工法開始被提出。應力傳遞以及
鋼筋配置的結構計算理論也逐漸的在進步中。
鋼筋混凝土最大的特徵,是可以跟木構造一樣採”樑/柱”構造系統。
關於這個結構系統的描述,建築大師柯比意的Domi-No系統最為傳神:
http://mista.pixnet.net/blog/post/2174723
內容請自己閱讀。
簡單來說,承重牆系統中,牆很重要,牆垮了房屋就倒了;但是樑柱系統
中,牆實際上不負責結構載重,所以敲光光也無所謂。
所以不像承重牆系統的開窗備受限制(只能開垂直窗,寬度受限制),
梁柱系統是想怎麼開就怎麼開,而且牆壁還可以做得很薄。所以通風採光
可以非常良好。這也是二十世紀初這些建築革命者想要帶給勞工普羅大眾
一個”陽光、空氣人人都有”的居住環境--透過革命性的建築材料、工法、
以及前衛的建築概念。
這就是”自由立面”。
至於”自由平面”,事實上也因為梁柱系統的緣故,隔間牆可以非常自由的
任意隔間,不會像承重牆系統必須很規矩的配置。
http://www.ad.ntust.edu.tw/grad/think/TEAM/Andrea/Article/
其實應該要先提及”自由平面”的,因為柯比意認為”立面是平面的結果”。
兩者間有因果關係。
...
因為很晚很累了,大致解釋到此。不清楚的,再說吧~~
※ 引述《jjzack (終極的布拉姆斯第四號)》之銘言:
: 其實 "自由平面"、"自由立面"和"水平窗帶",都是基於同一個原因(樑柱結構)產
: 生的結果,所以你可以想成同一件事情,從三個不同角度來解讀。
: 平面可以自由發展不受以往承重牆系統限制;立面上可以各樓層不連續;也因為
: 牆柱分離開窗可以很自由。
: ※ 引述《likeat (本來無一物)》之銘言:
: : 我看了這段文字好幾次...
: : 還是不知道
: : 自由平面 和 自由立面
: : 有什麼差別..
: : 不是都是牆嗎?
: : 我看不太懂耶...
: : 我是一位美術系學生...可是看這個好幾次都不懂
: : 可以幫我解答嗎? 謝謝~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4.237.176
→
12/30 00:19, , 1F
12/30 00:19, 1F
推
12/30 17:53, , 2F
12/30 17:53, 2F
→
12/30 18:03, , 3F
12/30 18:03, 3F
→
12/30 18:05, , 4F
12/30 18:05, 4F
→
12/30 18:06, , 5F
12/30 18:06, 5F
→
12/30 18:22, , 6F
12/30 18:22, 6F
→
12/30 18:22, , 7F
12/30 18:22, 7F
→
12/30 18:23, , 8F
12/30 18:23, 8F
→
12/30 18:24, , 9F
12/30 18:24, 9F
→
12/30 18:24, , 10F
12/30 18:24, 10F
→
12/30 18:27, , 11F
12/30 18:27, 11F
→
12/30 18:28, , 12F
12/30 18:28, 12F
→
12/30 18:28, , 13F
12/30 18:28, 13F
→
12/31 12:41, , 14F
12/31 12:41, 14F
→
12/31 12:41, , 15F
12/31 12:41, 15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2 篇):
Architecture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