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Re: [請益] 建築師和土木技師?
看板Architecture (建築板)作者Longchamp (Bon Voyage)時間14年前 (2010/10/31 12:11)推噓3(3推 0噓 0→)留言3則, 3人參與討論串3/4 (看更多)
※ 引述《lilacia (lilacia)》之銘言:
: ※ 引述《monster (宅嬤)》之銘言:
: : 作者: confidence1 (ala) 看板: Civil
: : 標題: Re: [請益] 建築師和土木技師?
: : 時間: Tue Oct 26 14:04:54 2010
: : 台灣的建築師現在正在轉型中..
: : 以往建築師應該說 建築工程師,現在正在轉向為建築的化妝師
: 建築師以往給人的印象 就是把一個建築工程 從無到有的建設起來
: 但是現在的建築師 似乎正逐漸變成走純設計了
: 結構的東西一竅不通都無所謂
: 因為可以委託廠商設計整個外觀
: 再請結構技師計算整個安全性
: 走建築 真的可以什麼都不懂
: 只要有整體空間比例使用上的概念就好了
: 至於實務上 都交給結構技師 土木技師 或廠商去克服
: 建築師可以只當一個聯絡人 聯絡結構跟廠商去喬 喬出建築師滿意 或業主過得去的
: 所以變成造型、空間、表材造型美的設計師 其他什麼都不是
: 當然 還有一點 就是科技的整合
: 我不知道看這版的各位大大是本科還是對建築非常有理想 有想法的人
: 但現在的社會的確就是這樣
這是一個專業分工的時代
不可能有全能的人
也唯有專業分工
才有可能把各方面都做到最好
你說從前那種一個建築工程從無到有
指的都是小規模的案子吧
像是一般的透天小住宅
這種規模的案子
雖然我不是建築師
但是因為經驗的累積
你叫我配水電、算結構
要我連室內設計一起做
我全套圖都可以畫給你
就像拍片一樣阿
我一台DV可以也許拍一部紀錄片然後自己剪
但是有可能自己拍一部像英雄本色那樣的動作片嗎?
當然要找專業團隊來整合阿!
像是規模較大的案子、或是預算比較好的案子
比較有機會做一些新的嘗試
對於新的材料或是創新的工法
這都是建築師在執業的過程中必須不斷學習的地方
建築師必須去了解、去聽取專業廠商或技師的建議
再整合業主的需求、控制預算、檢討法規
來達到設計的最佳平衡點
然後把施工圖畫出來讓工程發包
: 我不是再批評任何一位建築人 而是這是台灣的建築文化
: 看不懂 是真的難以理解 還是不願接受?
: 當然 還有很多好建築師 逐漸建設出為人稱道的建築物
: 這個現象 說的不是個人 而是社會
: 建築師 是否還屬於 ”工程師”
: 是否還在工作上計算照明 通風 雨水匯流管徑 電力敷設接地?
: 是不是全給了結構技師 電機技師...少有自己的想法?
我再說一次這就是專業分工的時代
電機技師就是負責機水電的整合
他要根據建築圖面來配置
然後跟建築師討論各部份的細節
結構技師就是配合建築形式來做結構設計
通常技師跟建築師吵架的時候
技師就會說建築師不懂結構
(其實我們建築師以前在技師補習班教過結構)
建築師就會說技師怕死不敢做結構上的突破
(當然以上都是私底下偷偷說)
雖然水電、設備、消防、結構都附委託出去了
但是最後還是會回到建築師的手上
他去檢討那些圖面是不是跟設計標的相符
: 是不是接的案子常常是整修 拉皮 的案子
: 很少是新建 整體的案子?
: 是否努力的花俏 變弄造型 而不是中規中矩的為了居住活動而想?
: (我看過許多設計案 為了引人注目 極度的花俏 背離結構與活動的常理)
對於建築形式跟是否背離結構與活動常理
老實說這就是各個建築師跟每位業主意志總和的結果
這種事情就是這樣
不只是台灣,各國都會發生
建築物中規中矩就被批評建築師不求長進
建築物造型太炫就會被說浮誇違背居住跟活動的初衷
像是萊特的落水山莊,夠有名吧
當初這棟房子的屋主被萊特說服
在水上蓋了這棟世界上最出名的住宅
但是這棟房子根本不適合人居住
第一是因為非常潮濕
第二是水流聲造成的背景噪音讓屋主腦神經衰弱、還一直想尿尿
再來說說柯布的villa savoye吧
這棟建築物的平面跟動線無不令人讚嘆(也是有人不喜歡啦)
但是因為施工品質不良
造成一些漏水的狀況(好像還有壁癌)
屋主住在裡面的時候並不是很開心
當然現在已經沒人住了
就是開放參觀
全票好像是3.5€
總之我要說一棟好的建築物
絕對要仰賴一個好的團隊
設計團隊要好之外
施工團隊也要好
而且蓋出來之後
你覺得好別人也不一定覺得好
也可能蓋之前很多人都反對
蓋了之後卻很受歡迎(像是艾菲爾鐵塔跟羅浮宮金字塔)
這種東西就是結果論
難以預測
: 建築業 加班情形的旺盛 是為了早日完成而加班?
: 還是為了心中無法中斷的美好設計想法而無法中止?
: 建築這行 究竟是為了賺錢 還是為了實踐理想而存?
: 當我們在設計的時候 想到的是呈現台灣的文化風格 還是美、能用就好
: 我用google看各地區的地圖 其實每處都有該處的文化風景
: 英國的穩重典雅 法國的簡潔慵懶
: 台灣呢 呼著都市計畫、法規限制了設計 卻有沒有想到塑造文化特色的這點呢?
: 我說的不是個人 而是目前的整個社會文化...
以上這些我不太知道
不過說一下法國巴黎的部份
巴黎的法規非常嚴格
也是目前少數幾個有建築高度限制的城市
也因為這樣保護了巴黎的市景
沒有突然爆幾棟奇怪的摩天大樓破壞天際線
此外好像還有規定立面的分割
所以他們街景看起來非常均質舒服
在台灣誰敢限高
容積率都是蓋到最滿還要再玩獎勵容積
為了開發為了政績
古蹟都可以亂拆
像我家這附近有一幢很漂亮的三合院古厝
前鎮子聽說在申請古蹟保存
最近突然夷為平地
變成什麼XX溪步道+自行車道工程
問題是那條XX溪看起來跟水溝沒兩樣
回到正題
其實蓋房子就像拍一部電影
建築師這個工作就是導演
導演不可能什麼都自己做(攝影、化妝、武術、特效、道具、剪輯....)
但是他必須都有一定的瞭解
當他想要做一些新的嘗試
當然是找專業團隊來一起突破
而不是什麼都自己去親自操刀
很多時候建築師也是邊做邊學習(新技術、新工法)
溝通協調大大小小的雜事
然後在有限的預算之內達到他跟業主都認可的設計
(就像導演拍一部達到他跟片商都認同的電影)
在台灣人人都可以當導演
只要你想
在台灣也是人人都可以當建築師
只要你想
就去修設計學分
然後去考阿
考到執業了就可以來說嘴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2.105.231.226
推
10/31 12:24, , 1F
10/31 12:24, 1F
推
10/31 22:52, , 2F
10/31 22:52, 2F
推
05/20 13:06, , 3F
05/20 13:06, 3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4 篇):
Architecture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