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未來的教職工作

看板Bioindustry (生物科技)作者 (夢想專賣店店長)時間20年前 (2005/06/15 22:01),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7 (看更多)
※ 引述《KaurJmeb (維基百科執行編輯)》之銘言: : 推 albertwang:榮景依舊....現在好像沒有榮景吧 218.167.201.79 06/15 : 推 coyot:如果唸完待在美國不回來 當然有榮景; 如果唸完能在 61.228.126.205 06/15 : → coyot:台灣找到大學助教授職 當然不愁吃穿; 不過一切都是 61.228.126.205 06/15 : → coyot:"如果..." 61.228.126.205 06/15 : 推 wellenshell:國外博士後通常都是兩年 際遇很重要 在國外 24.63.25.166 06/15 : → wellenshell:如果你找到工作的話 國外確實比國內多很多薪 24.63.25.166 06/15 : 離個題,大家念博班好像都有個希望能到大學謀教職的願景。 : 不過,現在生育力那麼低, : 去年的新生兒出生人數是當年的大學院校入學人數的一半, : 六年後的中小學教師需求量幾乎為零..... : 大學的「退場機制」相信也會漸漸成熟..... : 我相信研究還是要做, : 不過,到時候,大學研究單位的研究人員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情形呢? : 有興趣的話,大家繼續討論吧~ 國外有一種職位 research fellow, or senior scientist 地位介於博士後研究員和助理教授 大概就是幫一些大頭教授管管實驗室出出paper之類的 其實降也不是完全沒好處 大牌教授人脈多名氣大拿計畫也比較容易 只是雜務太多沒辦法專注做研究 博士新鮮人有衝勁有idea 但是如果想要做一些突破性的研究了話 不容易拿到經費 因為沒名氣 一般贊助者不會冒太多風險贊助一個新人做太開創性的研究 所以找個大牌教授罩著其實是個不錯的辦法 也算是互利共生 去年拿諾貝爾生醫獎的Linda Buck就是有Axel罩著 才能專心的作實驗 如果Buck那時是助理教授兩三年沒出paper了話 大概就拿不到經費了更不用說拿諾貝爾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5.9

140.109.40.29 06/15, , 1F
research fellow就是中研院的那些研究員!
140.109.40.29 06/15, 1F

59.104.5.9 06/16, , 2F
研究員是正式職位 跟本文所述不同
59.104.5.9 06/16, 2F

59.104.5.9 06/16, , 3F
我應該寫research associtae才對
59.104.5.9 06/16, 3F

61.31.134.251 06/16, , 4F
對,所以你應該寫像是postdoctoral fellow的稱呼
61.31.134.251 06/16, 4F
文章代碼(AID): #12i3IZRJ (Bioindust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1
1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3
4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7 篇):
2
10
3
4
1
1
文章代碼(AID): #12i3IZRJ (Bioindu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