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暖化 "威脅到1/3的棲地"
氣候暖化 "威脅到1/3的棲地"
作者:環境通信者Alex Kirby
  環境運動團體WWF表示,全球暖化會造成世界上1/3植物與動物棲地的重大變化。
  WWF表示,在2100年之前,改變中的氣候也許已經會讓一些物種消失。
  在北半球的高緯度地區,受到的影響似乎最為嚴重,失去了高達70%的棲地。
  此外,沿岸與島嶼物種受到海洋暖化、海洋水位上升,
    以及生存地區變化的共同威脅。
  WWF表示今日為6億人口與工業化普及的社會,與13,000年之前相去甚遠。
    近來氣候溫暖化是如此快速,在本世紀會如預期般升高。
  「到了那個時候,人類社會可能會有10億人口,而且全部都會是狩獵採集者。
    農業與城市將不會再繼續存在。」
    影響廣泛
  在一篇關於全球暖化與動物多樣性下降的報告裡,WWF表示北蘇聯、北歐與加拿大
    似乎為影響最大的地區。
  報告指出,北歐的其他部分、亞洲與拉丁美洲的一些地區,會損失將近一半的棲地。
  這篇報告的作者之一Adam Markham表示:「當全球暖化加速,植物與動物會受到更大
    的壓力,它們必須遷移到合適的棲地。」
  「有些物種沒有足夠的遷移速度。在一些地方,植物必須以比上一個冰河時期還要快
    10倍的速度移動,才得以生存下去。」
  「對於一些植物與動物而言,全球暖化意謂著滅絕。」
  WWF表示受到最大威脅的物種,為稀少、或是生存在孤立以及破碎棲地的物種。
    範例包括了:
    稀有的衣索比亞狒狒
    在墨西哥地區過冬的帝王蝴蝶
    澳洲的山侏儒袋鼠
    小心估計
  報告中並指出,美國絕大部分的北方赤松,以及新英格蘭、新紐約州的棕樹林,
    可能會消失。
  這篇報告的預測以估計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為基準。由人類活動產生的主要的全球
    溫暖化氣體(二氧化碳),在2100年之前,將會達到工業化前的兩倍。
  但是,WWF則表示有些預測,指出以目前的趨勢來看,在本世紀末時,
    二氧化碳的濃度會高達三倍。
  北美馴鹿與其它的北極圈動物面臨生存壓力
  報告指出,類似蘇格蘭的巨型山雀與亞利桑那州的墨西哥橿鳥,
    已經開始將每年的繁殖期提早,而蝴蝶的分布區域則向歐洲北方移動。
  許多北極圈的哺乳動物開始感受到冰山下降與苔原暖化的威脅。
  相對的,害蟲卻往往佔有優勢。一位美國阿拉斯加林業部的昆蟲學家Ed Holsten,
    告訴WWF:「昆蟲一直與寒冷戰鬥,當氣候變得溫暖時,它們可以完成兩倍次數的
    繁殖周期。」
  「在最近十年間,溫度幾乎呈指數上升。多年以來,蛀蟲正常為兩年進行一次繁殖
    周期,現在則是一年就進行一次繁殖周期。」
    該是下決定的時候了
  政府應該對11月在荷蘭舉行的聯合國氣候高峰會議裡,
    對1997年 Kyoto協議書做最後決定了。
  有些研究者仍然懷疑人類活動是否會導致氣候變遷。
    他們強調在地球表面取得的溫度記錄的結果,顯示出比上一個世紀更快速暖化,
    這與衛星及氣象氣球的紀錄相悖。
全文及圖示詳見: http://news.bbc.co.uk/hi/english/sci/tech/newsid_901000/901147.stm
版權歸屬 Ecotrust Website 環境信託基金會(黃曉菊 譯 ,鄭先祐 審校)
中英對照全文:http://news.ngo.org.tw/issue/climate/sub-cc00090501.htm
--
Origin:<不良牛牧場> zoo.ee.ntu.edu.tw (140.112.18.36)
       Welcome to SimFarm BBS -- From : [tsa2.thu.edu.tw]
Biology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