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自體細胞療法2018.9.6正式上路
自體細胞療法2018.9.6正式上路
http://bit.ly/2NNYuP3
衛福部宣布,日前研擬開放的自體六項細胞治療技術,2018.9.6日正式上路,其中最受產
業關注的抗癌領域自體細胞治療範圍大鬆綁。未來,細胞治療將跨越「儲存」時代,將進
入真正的「專業技術」戰時代。換言之,各個培養細胞的上游生技公司,將可能進入淘汰
賽,技術優良決定下一輪出線機會。
衛福部通過「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修正條文,所開放六
項細胞治療技術。未來,有意搶攻該領域商機的生技公司,將可協同醫療院所合作,申請
特定治療項目,由醫院為患者治療,雙方再協議拆分費用,預計第4季起治療列車將啟動
。
衛福部此次開放的六項自體細胞治療項目,包括自體細胞治療,自體脂肪幹細胞、自體纖
維母細胞、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及自體軟骨細胞移植。適應症方面
,此六項細胞治療開放的病症則涵蓋癌症、腦中風、下肢缺血、困難傷口與大面積燒傷、
皮膚缺損、脊椎損傷等,其中,癌症治療開放幅度大突破,納入血癌、前三期實體癌經標
準療法無效者。
所謂細胞治療或稱CAR-T療法,全名「嵌合抗原受體重組T細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主要製程是指從病人身上分離出免疫T細胞,用基因工程技術,將T
細胞加上「導航」、大量培養,並回輸患者體內,而這樣的CAR-T細胞能夠辨識並進一步
殺死癌變細胞,達到治療的效果。
其實,台灣生技界早佈局細胞療法多年,例如:育世博、震泰生醫、源一、基亞、訊聯、
尖端醫、鑫品、宣捷等公司,他們已建構好GTP(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實驗室,
並與各大醫學中心洽談合作,由生技公司扮演上游製造、培養細胞廠的角色,而醫院則負
責治療。
細胞培養技術是取勝關鍵。業界認為,過去台灣因法令沒有開放,因此細胞治療停留在「
儲存」時代,只能存不能用,所以各生技公司打的是行銷戰、價格戰,品質好壞消費者難
判斷。但未來這個市場將很不一樣,將由具有細胞培養的「專業技術」者出線,治療效果
如何立判。還有,根據特管辦法修正條文的第18條規定,醫療機構執行細胞治療技術,每
個年度必須提出結果報告,包括案例、效果、不良事件等,並由衛福部公開該結果。
由於,細胞療法是一種高度客製化的藥物生產模式,因此藥價高昂,每個病人的治療費約
50萬美元,但未來,在更多新創生技業者及資金投入之下,應該可以漸進式降低治療費。
所以,台灣醫藥業者若能避開歐美大廠已投入的適應症,從華人或亞洲病患的常見病症切
入,未來市場空間也很大。根據統計,台灣每年罹患癌症的人數約8萬到9萬人間,其中,
癌末患者約2萬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145.192.24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otech/M.1536214311.A.116.html
Biotech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