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花錢的藝術與科學-1 by Morgan Housel

看板CFP (理財規劃)作者 (氯雷他定)時間1年前 (2023/04/01 10:12), 1年前編輯推噓3(302)
留言5則, 3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1
來源:https://collabfund.com/blog/the-art-and-science-of-spending-money/ 內容: 全文以ChatGPT翻譯 作者:Morgan Housel "致富心態"作者、創投基金協和基金(The Collaborative Fund)合夥人、之前是《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與理財網站萬里富(The Motley Fool)專欄作家。曾贏得兩次美 國商業編輯與記者協會(Society of American Business Editors and Writers)頒發的 最佳商業獎(Best in Business Award),以及《紐約時報》希尼獎(The Sidney Award ),也曾兩次入圍杰洛德.羅布傑出商業寫作獎(Gerald Loeb Award for Distinguished Business Writing)。 --正文開始-- 前通用電氣公司(General Electric)執行長傑克·韋爾奇(Jack Welch)曾經幾乎死於 心臟病發。多年後,當被問及在他被急送往醫院的途中,可能是他生命中的最後時刻時, 他的腦海中浮現了什麼。 韋爾奇回答:“該死,我沒有花足夠的錢。” 採訪者史都華·瓦尼(Stuart Varney)感到困惑,問他為什麼會這樣想。 “我們都是來自背景的產物,”韋爾奇說。“年輕時,我可沒有兩個五分硬幣可以搓合, 所以我相對便宜。我總是買便宜酒。” 韋爾奇在心臟病發後說,“我對上帝發誓,我再也不會買一瓶價值不到一百美元的酒了。 這是我從那次經歷中學到的其中一點。” “就這樣?”瓦尼驚訝地問道。 “就這樣,”韋爾奇說。 金錢是如此複雜。它有一個可以違背邏輯的人性因素——它是個人的,混亂的,情感的。 行為金融現在已經有了很好的文獻記錄。但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人們如何投資上。韋 爾奇的故事展示了金錢心理學有多深層次。你如何花錢可以顯示出你在生活中認為有價值 的事物,你想和誰共度時光,你為什麼選擇你的職業,以及你想從其他人身上得到什麼樣 的關注。 花錢有一門科學——如何找到便宜的東西,如何編製預算,等等。 但花錢也有一種藝術。這一部分是無法量化的,因人而異。 在我的書中,我稱金錢為“地球上最偉大的展示”,因為它有能力揭示人們的品格和價值 觀。人們如何投資他們的錢往往是隱藏不見的,但是人們如何花費錢更加顯而易見,因此 它展示了關於你是誰的更深層次洞察。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這是使這個主題迷人的部分之一。沒有黑白分明的規則。 但是,以下是我注意到的一些有關花錢藝術的事情。 1. 家庭背景和過去的經歷對你的消費喜好有很大的影響。 我喜歡這個華盛頓郵報1927年6月的標題,那是大蕭條之前的憤怒20年代: “你可以告訴一個人的性格,從他的鞋子和手表上。” 這是永恆的真理,解釋了很多。 疫情封鎖後出現了“報復性消費”的概念——一種狂暴的炫耀性消費,釋放了2020年積壓 和壓抑的一切。 報復性消費也發生在更廣泛的層面上。我見過最驚人的例子是成年富人,他們從貧困中長 大——在孩童時期因為貧窮而受到嘲笑、欺負和奚落。他們的報復性消費心態可能變得永 久。 如果你深入研究,你會發現那些擁有最大房屋、最快汽車和最閃亮珠寶的人,往往是在某 種程度上被“瞧不起”的人。他們現在的消費不僅僅是為了炫耀花哨的物質品,而是為了 治愈年輕時受到的社交傷害。 即使“傷口”這個詞不適用,如果你從未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願意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成 功程度也會增加。對於在舊錢財富家庭長大的人來說,蘭博基尼可能是炫耀自大的標誌; 對於從一無所有中成長的人來說,這種車可能是你已經成功的最終象徵。 許多消費行為都是為了滿足根深蒂固的心理需求。 2. 被消費所困:生活不是用錢來建造的,而是圍繞著錢建立的。 喬治·范德比爾特花了六年時間建造了佔地135,000平方英尺、擁有40間主臥室和近400名 全職員工的比爾特莫爾莊園,但據說幾乎沒有在那裡度過多少時間,因為它“完全不適合 任何可能的生活安排”。然而,這座房子的維護成本幾乎毀了范德比爾特。90%的土地被 出售以支付稅務債務,房子被轉變成一個旅遊景點。 1875年的一篇社論說社交名流“不顧一切地追求快樂。”一位范德比爾特的繼承人回應說 ,實際上他們“不顧一切地追求消費”。 范德比爾特家族顯然是極端的,但這是普通人中普遍存在的特點。 不管快樂與否,追求消費的執著。 其中一部分是相信花錢能讓你更快樂。當它沒有實現這個目的時——不管是因為永遠不會 還是因為你沒有發現讓你快樂的購買——你的反應是你必須花更多錢,一次又一次地加倍 。 我常常想知道有多少人因為花錢並沒有帶來快樂而陷入個人破產和財務麻煩。這一定是巨 大的。而這是一種雙重損失:你不僅陷入了麻煩,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也沒有樂趣可言。 我有一個老朋友為了去歐洲滑雪而深陷信用卡債務,但他卻從中感到無比快樂。我能理解 他的決定,即使我不會推薦他這樣做。他能掌控自己的財務。 那麼,那些出於相信金錢應該花費而進行消費的人呢?無論這些支出是否帶來任何樂趣, 金錢都牽動著他們,控制著他們的生活。他們被金錢的影響所束縛,彷彿被它牢牢地困住 。 節儉慣性:一輩子良好的儲蓄習慣無法轉移到花費階段。 我認為很多人真正想從金錢中得到的是能夠停止想著金錢的能力,有足夠的金錢讓他們停 止思考金錢並專注於其他事情。 然而,當您與金錢的關係成為您個性的一部分時,這個最終目標可能就會瓦解。您努力脫 離對金錢的關注,因為這個關注本身是您的一個重要部分。 如果您早期建立了儲蓄體系並且生活在您的財務能力以下,恭喜您,您贏了。但如果您不 能夠從這個體系中脫離出來,並在退休後仍然堅持嚴格的儲蓄體系……那是什麼?還算是 贏嗎? 我和很多理財顧問交流過,他們告訴我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讓客戶在退休時花費金錢,即 使是適當的、保守的金額。有些人對節儉和儲蓄的追求成為了他們個性的一部分,因此永 遠無法改變。 對於一些人來說,這也許是可以接受的。看著金錢增長給他們的滿足感,可能比花費金錢 帶來的樂趣還要多。 但對於那些最終目標是停止思考金錢的人來說,他們陷入了僵局。拒絕認識到您已經實現 了目標,和從未實現目標一樣糟糕。 ---- 下篇接續第4-8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28.153.20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FP/M.1680315142.A.46A.html

04/01 10:16, 1年前 , 1F
這篇是 blog post,不是新聞喔
04/01 10:16, 1F

04/01 10:21, 1年前 , 2F
我找不到合適的分類...心得討論都不是
04/01 10:21, 2F
※ 編輯: Loratidine (140.128.153.201 臺灣), 04/01/2023 10:25:41

04/01 10:25, 1年前 , 3F
版規其實沒有強制一定要選分類,也沒有說一定要用預設分類。
04/01 10:25, 3F

04/01 10:26, 1年前 , 4F
也許可以改成[翻譯]之類的。
04/01 10:26, 4F

04/01 12:10, 1年前 , 5F
04/01 12:10, 5F
文章代碼(AID): #1a9vC6Hg (CFP)
文章代碼(AID): #1a9vC6Hg (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