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雜誌] 培養老總的黃埔軍校

看板CareerPlan (生涯規劃)作者 (肥貓)時間20年前 (2005/04/12 01:0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tw.news.yahoo.com/050406/132/1o4re/0.html 【宋秉忠】 即使各公司在徵人啟事上從未註明:限用某校學生,但根據《遠見》雜誌調查, 台灣產業界在聘雇總經理時,多少看得出些許「門戶之見」。在所有大專以上 總經理中,有11.1%來自台大、其次是成大(6.6%)、交大(6.3%)、政大(5.7%) 、清大(2.5%)。至於國外名校部分,2.3%畢業於加州大學,1.8%畢業於南加大, 賓州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都排第三位(1.1%)。台達電總經理柯子興解釋說, 企業在徵才時從未設定所謂「名校」排行榜,但名校畢業生一般來說,學習能力較強 、較認真負責。這兩項人格特質在學校和企業同樣吃香。 沒有台大幫? 然而,統籌課程、決定未來總經理該吸收什麼知識的,是學院而非校方。「學院」, 才是決定總經理格局的一大關鍵。再進一步分析總經理最後畢業的科系,有九名以上 畢業系友擔任五百大總經理的學院只有六所,包括交大電機資訊學院(17人)、成大 工學院(15人)、政大商學院(15人)、台大管理學院(12人)、交大管理學院(10人) 和台大電機資訊學院(9人)。有趣的是,台大各系的大學入學成績在相關類組皆名列前茅 ,但培養出的總經理人數,卻略遜於政大商學院、交大電機資訊學院以及成大工學院。 企業界的台大幫在那裡?「名校、名系的學歷只有在找第一份工作時有用,」 當年在丁組以第二十八名高分考進台大商學系工商管理組的麗嬰房總經理王國城 深有感觸。王國城表示,台大學生個性獨立,同學各自發展,出路多元, 政界、金融、創業、出國都有,像他班上同學三分之一留在國外,還有改行從政的 現任桃園縣長朱立倫。因此,台灣企業界一直沒有「台大幫」。即使留在國內發展 ,王國城認為,台大學生個性獨立,加上眼界高,工作換得相當頻繁,以致於中大型 企業不喜歡用台大學生。1985年,王國城退伍,去長榮海運應徵,當時有兩千人應考 ,錄取幾十人,台大學生只錄取兩人,進入公司後才知道,長榮已經六年沒有錄用 台大學生。王國城笑說,「長榮可能認為台大校風太自由了。」而他也只做兩個月 就走了。 「比爾蓋茲」現象不再 全球首富比爾蓋茲不要哈佛的學歷,台灣最大民營企業主郭台銘只有中國海專的學歷 。但是,隨著組織和業務的擴張,現代企業總經理所要處理的問題比過去更複雜, 像蓋茲和郭台銘這類非學院派的總經理,未來將不復可見。 《遠見》調查顯示,88.4%的總經理擁有大專以上學歷,至於高中以下學歷的總經理 比重僅6.4%。其中,擁有碩、博士學歷的總經理高達35.2%,逼近大學學歷的比重 (41.6%),顯見在大學教育日益普及後,擁有碩士以上學歷,將有利於朝總經理之路 邁進。此外,在日益國際化的台灣經濟環境下,留學經驗也是競逐總經理的重要條件。 有24.4%的總經理擁有外國大學以上文憑;留學的國家主要是美國(20.4%), 其次是日本(2.4%)。1965年美援中止,美方不再直接給台灣魚吃,但仍傳授台灣 「釣魚」的方法:美國投資800萬美元,由知名的密西根大學商學院協助台灣籌設企管 學院,培訓企管師資。但是當時的台灣社會根本不瞭解企管教育的重要。 MBA一統江湖 曾擔任政大企管系主任、企管所所長,隨後出任台大管理學院首任院長的許士軍指出, 美方原先希望與台大合作,但台大校方卻認為「管理學不是一門學問」,未配合美方 組建企管學院。反而是政大態度積極,於1962年成立了台灣第一個企管系,奠定政大 今天在企管界的領先地位。四十多年來,隨著台灣經濟發展,事實證明企管教育已經 是總經理的必修學分。商業管理科系成為總經理最大的搖籃。五百大總經理中, 有近三成自大專以上之商業管理科系畢業,進一步分析任職的領域發現,管理系所 畢業的總經理,平均分布於各行各業,可謂全方面就業。只是當台灣企管系所畢 業生,由四十年前的一年五、六人,到現在的五、六千人,也有人認為:「企管人才 太多了」。台灣第一位「國產企管碩士」、淡江管理學院院長陳定國卻指出, 一年出五、六千個企管人才,一點都不多。事實上,美國的五百大企業總經理幾乎 都是企管碩士,或曾經受過短期企管教育。反觀台灣僅三成總經理是商業管理科系畢業 (其中包括會計、統計、財務等科系),真正的企管專才還是太少。除了管理科系外 ,在近二十年來電子產業熱潮推動下,電子資訊科系擔任總經理的比重是第二高, 比例約18.8%;第三大總經理搖籃是化學類科,第四是機械類科,分布情形大致反映 台灣目前的產業版圖。 總經理要會「管人」 雖然電子資訊類科擔任總經理的比重第二高,但隨著台灣電子產業國際化,特別是由 代工轉向品牌後,電子類科畢業且只懂電子知識的人,可能就不再適合當總經理了。 交大計算機控制工程系畢業的台達電總經理柯子興即指出,台灣電子業未來會有愈來愈多 非電子專業出身的人出任總經理。以前創業者本身是電子專業,找的人也是電子專業, 但是當台灣電子業發展至一個程度,總經理要懂的是「人」,而不是「產品」。 畢業生雄霸台灣傳統產業的成大工學院也感到:產業結構改變,人才需求也改變。 成大工學院院長吳文騰感歎地說,以成大工學院畢業人數之多,當上總經理 的人數的確太少了。吳文騰強調,隨台灣產業結構改變,漸漸從代工轉做品牌, 工程師做個幾年,就必須加強管理知識,轉做管理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0.124.235
文章代碼(AID): #12MgyGi9 (CareerPlan)
文章代碼(AID): #12MgyGi9 (Career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