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R: 可否推薦一些德國的電影 (童聲相關)

看板Deutsch (德語)作者 (雨)時間20年前 (2005/10/11 01:0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來閒聊...) ※ 引述《siathy (勿 忘 二 戰)》之銘言: : 野玫瑰 : Der Schoenste Tag Meines Lebens : 發行年份: 1957 : 發行公司: Warner : 這部電影跟的內容有些相似,主角是一位孤兒Tony,經由一位好心人士Mr. : Blumel的引薦進入維也納少年合唱團學習音樂。其間Tony在一起偷竊事件被誤認為是小偷 : ,而被投以異樣的眼光,之後誤會冰釋,Tony在這起偷竊事件也學到了一些事情,之後繼 : 續在維也納少年合唱團學習音樂。 這讓我想到小學時,同桌坐在旁邊的捲髮小男孩 Michael,他在10點的大 Pause 都會到處 跟同學分東西來吃. 只要帶的是 Wurstsemmel, 他就會用很好笑的方式求你分一塊給他... (那時好像就是愛上他說"Bitte, bitte!"的表情, 每次都會撕下將近一半分給他) 所以我們處得非常好... 甚至送了他2隻珍藏著的小天使鉛筆... 他拿著到處炫耀: "她送我的, 她送我上面有一堆愛心的筆耶~" (讓人家很害羞 XD) 但我們只同桌了一學期, 暑假結束後的秋天, 我的同桌人換成看起來有點傲的Alfred (後來發現他人除了長得太帥有點自戀外, 其實沒什麼缺點...脾氣還很好) 老師說 Michael不會再來了, 被她推薦進了那個合唱團... 由於合唱團的名氣太大了, 大家忽然覺得他好厲害, 又佩服又羨慕 半學期後收到他寄來的信, 老師唸給我們聽, 說他除了很想我們外, 過得很好, 功課很多, 學一大堆語文, 然後... 就失聯了 ^^~ : 這部電影的名聲很大,雖然不是WSK第一部電影,但是在許多相關的音樂書籍會 : 稍加提到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比An Orphan Boy of Vienna更詳細地描述WSK的日常生活。 : 而這部電影也替原本名聲就很大的WSK,增加些許知名度。An Orphan Boy of Vienna和 : Der Schonste Tag Meines Lebens這兩部電影都是名導演Max Neufeld的作品。 : 鐘聲響起 : Wenn die Glocken hell erklingen : 一名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的團員,也是失去雙親的孤兒,陰錯陽差遇到了他有錢的 : 祖父,但在命運的捉弄下卻始終不知。後來被冤枉偷了其他人的錢而開始逃亡。 : 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紀錄 : 演出合唱團:維也納少年合唱團 : 我們這一班(飛行教室) : Das Fliegende Klassenzimmer : 發行年份: 2003 : 演出合唱團: 聖湯瑪士合唱團 : 強納森雖然才年僅12歲,但卻已經住過了6個寄宿學校…,他最後的機會是去以 : 男孩唱詩班聞名全球的『湯瑪士學院』-對強納森而言,再也沒有比這裡更好的地方了! : 強納森很快地跟他在『湯瑪士學院』的室友們變成好朋友,他們帶強納森去他們的秘密基 : 地--個廢棄的公車。 : 有一天他們在那裡遇到了一個叫鮑伯的神秘陌生人,和一個舞台劇劇本-”飛 : 行教室”。隨著創新的音樂和RAP歌詞,它逐漸成了小鬼們學校聖誕節的獨特表演。即使 : 是叛逆的蒙娜都答應參加他們的表演,因為她從沒遇過任何人像強納森這麼親切…。 : Das.Fliegende.Klassenzimmer(1973版) : 演出合唱團: 不詳 : Emil und die Detektive Das Fliegende Klassenzimmer 和 Emil und die Detektive 都是  著名作家 Erich Kaestner 寫的經典暢銷書,後來被拍成電影... 有機會也可以看看原文書,文筆迷人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84.75.11 ※ 編輯: schwechat 來自: 218.184.75.11 (10/11 01:53)
文章代碼(AID): #13IfuIFf (Deutsch)
文章代碼(AID): #13IfuIFf (Deuts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