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轉錄)彰銀特別股案 外資圈 還在三質疑

看板Economics (經濟學)作者 ( )時間19年前 (2005/07/28 01:1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Majestic 信箱] 作者: Majestic.bbs@ptt2.cc (Majestic.bbs@ptt2.cc) 標題: (轉錄)彰銀特別股案 外資圈 還在三質疑 時間: Thu Jul 28 01:11:31 2005 作者: BBMak (放不下) 看板: BBMak 標題: (轉錄)彰銀特別股案 外資圈 還在三質疑 時間: Wed Jul 27 13:55:02 2005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20501+122005072700456,00.html 2005.07.27  工商時報 彰銀特別股案 外資圈 還在三質疑 胡采蘋/台北報導 台新金控出價一股二十六.一二元標下彰銀特別股,價格雖然漂亮,但是整個收購 計畫卻在外資圈引起議論。周一里昂證券出版的報告中指出,此交易中,台新與彰銀股 東有利益衝突,有六○%機會是因彰銀股東抗議而失敗。 綜合各方意見,目前外資圈對於彰銀案有下列三項重大質疑。 一、在打銷呆帳計畫中,彰銀普通股的每股淨值縮水,但特別股卻沒有這個問題。 在台新特別股未轉換為普通股的期間,彰銀所有的打銷呆帳計畫,只針對普通股, 也就是說,普通股所代表的淨值將會因為打銷呆帳而下降,股價並將受到打擊。里昂證 券金融股分析師王北利在報告中指出,打銷呆帳計畫可能使彰銀普通股市價下跌至十元 左右。 這段期間,台新所買下的特別股,完全不受打呆影響。此舉卻違反了六月二十五日 彰銀董事會所公告的重大決議原意:「本次私募資金用途:改善財務結構,強化自有資 本」。這筆特別股並未用作打銷呆帳的補充資本,反而成為「併購過渡資本」(bridge capital),違反當初董事會原意。 投資銀行界更指出另一層稀釋風險,如果彰銀在這三年內還有減資計畫,到時候這 二二%的股權由於不受減資影響,將隨之膨脹,換言之,若未訂立「反稀釋條款」,其 他股東的股東權益將縮減。 二、彰銀實質價格並不明朗。原先曾評估參加彰銀標售的本國金控業者指出,在特 別股未轉換的情形下,台新等於先借一筆錢給彰銀,等合併後再收回,這二二%股權成 為三年後合併時的「伏筆」。 「Bidding price dose not matter.(標價無關宏旨)」摩根士丹利金融股分析師 蔡麗麗在報告中指出,真正的價格要看最後換股比例,外界現在無法衡量此交易是貴還 是便宜。 三、一般而言,買下該特別股時,買方必須將溢價認列損失於財報,這是所有金控 「買不起」彰銀的關鍵原因。然而這次台新卻將特別股以債的方式解釋,認為僅須列帳 ,而付出特別股息;基本上違反了一般企業對這類特別股的認知,造成許多早早放棄彰 銀的金控心生不平。 -- 一事物的性質是它加諸於其它物的效果,假如我們移去其它物,則一事便無性質,因此無物 不預設它物之存在,沒有所謂物自身~正因為我們要去尋求知識,讓我們來堅決的來個對傳 統觀點和價值的大翻轉吧,從別的角度看一次不是一件小事,它是為你將來獲得客觀知識 作準備,所謂的客觀別理解為不帶利益的想法,而是一種可以操縱自己的贊同和反對的能 力,使人可以運用不同的觀點和情感詮釋知識,只有觀點的認知,如果我們容許用更多情感 觀點去敘述一件事,則我們關於一件事的概念也越完全,客觀因此而來 -- ※ 發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From: 59.104.93.17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110.56
文章代碼(AID): #12vy1HO8 (Economics)
文章代碼(AID): #12vy1HO8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