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經濟學人 需求面 談經濟學教學
網誌版
http://mlkj24.pixnet.net/blog/post/30707695
「只要由我來寫某個國家的經濟學教科書,那我就不會在乎該國法律是誰制定的、協議是
誰起草的。」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Paul Samuelson)的名言,而他暢銷的教科書,也遠
超過原本的目標。但該如何為這門沉悶學科做教學的辯論不斷 — 又以英國最盛。
當2007-08年發生金融危機時,許多經濟系學生發現,他們手上的工具,並無法理解經濟
出了甚麼問題,或是該如何修復。雖說頂尖大學的研究人員,有對過去的經濟恐慌下功夫
,但那些作品並沒有落實在課堂上。大學部的課程專注於枯燥理論,傳授的核心內容,是
幾十年來沒有太大變動的材料。
其結果就是,胸懷大志的經濟學家,苦惱於要如何分析燃眉之急的議題,比如說信貸為機
、銀行紓困、量化寬鬆等。而雇主也抱怨,他們招進來的人有專業能力,但卻無法將理論
跟現實生活做連結。而經濟學系畢業生對於經濟史的知識,更是缺乏 — 而這非常重要,
可以拿30年代的大蕭條時期做比較。
學生也不滿意。某些團體,比如說「反思經濟」,一個由倫敦改革派學生所組成的組織,
開始挑戰課堂上的傳統思維。而在曼徹斯特大學,因為學生抵制,導致經濟學課程的滿意
度暴跌,導致課程排名也大幅下降。
教師開始做出回應。倫敦大學學院(UCL)引進一種新課程,是Wendy Carlin教授研究計畫
的結果。Carlin說,傳統教科書的路走偏了。過去用抽象的方式,來解說例如供給需求的
概念,又用過於簡單的例子來舉證,比如說市場上的蘋果和橘子。相反地,新教科書鼓勵
學生用現實生活的例子來思考。勞動供給這章,一開始從實質薪資成長的歷史開始說起。
新課程也注意到了基本模型的侷限:比如說,效率跟公平間的權衡(trade-off),很早就
被提起。而在其他學校的入門課程中,通常學生只會考慮效率。
雖然Carlin跟她的團隊徹底改革教學方法,但經濟學課程的內容大多還是維持主流樣貌。
這讓那些認為金融危機,會帶給經濟學根本性挑戰的人相當厭煩。「反思經濟」希望課程
能涵蓋非正統的學派思想。比如說,主流經濟學模型相當程度地仰賴均衡的概念 — 一個
沒有任何人試圖改變行為的狀態。批評者說,這在現實世界根本不可能發生,所以從出發
點就開始錯了。他們希望有更哲學方式的討論,來找尋處理經濟的最佳方式,也點名里茲
(Leeds)、格林威治(Greenwich)、金士頓(Kingston)三所大學做為此種教學模式的試辦學
校。
接著兩種截然不同的問題被提出來討論。其一是,經濟學課程,是否能讓學生在主流學術
方法中,擁有最重要的洞察力。另一個問題則是,年輕的經濟系學生,是否能學習現今主
流以外的方法。如果課程從根本上與學術共識分離,也顯得頗奇怪。但也許主流理論應該
要趕上學生才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6.225.18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conomics/M.1424705748.A.64D.html
推
02/24 03:07, , 1F
02/24 03:07, 1F
→
02/24 08:56, , 2F
02/24 08:56, 2F
推
02/24 11:01, , 3F
02/24 11:01, 3F
→
02/24 11:02, , 4F
02/24 11:02, 4F
推
02/24 19:19, , 5F
02/24 19:19, 5F
→
02/24 19:20, , 6F
02/24 19:20, 6F
→
02/24 19:22, , 7F
02/24 19:22, 7F
→
02/24 19:24, , 8F
02/24 19:24, 8F
推
02/24 21:29, , 9F
02/24 21:29, 9F
推
03/12 18:04, , 10F
03/12 18:04, 10F
→
04/11 05:26, , 11F
04/11 05:26, 11F
→
04/11 05:26, , 12F
04/11 05:26, 12F
→
04/11 05:27, , 13F
04/11 05:27, 13F
→
04/11 05:28, , 14F
04/11 05:28, 14F
Economics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