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利潤?
共 7 篇文章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warep (我不知道)時間19年前 (2005/07/23 15:37), 編輯資訊
4
0
0
內容預覽:
今天看到楊雲明個經上的一段話:. 理性的生產者會追求利潤的極大. 面對要素價格下. 會對要素形成需求. 進而組成了要素成本的支出. 另一方面. 藉由生產要素的使用可以製造出產品. 形成商品供給量. 將此供給量乘以商品價格. 便成為生產者的商品收入. 而商品收入與要素成本的差便是利潤. 這裡是假設生產
(還有197個字)

推噓1(1推 0噓 5→)留言6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Majestic ( )時間19年前 (2005/07/23 17:45),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似乎是這樣子,因為我暫時想不到更好的講法. 也許因為是假設產品全都賣出去了,所以以此為個體假設的古典總體. 才可以繼續以此假設列出洋洋灑灑的一些計算. 也可能因此凱因斯才有理由提出經濟大恐慌的來源:. 存貨無法消耗造成價格僵固....etc.. 其實有一點小小的忽略. 那就是創造出來的產品是"附加價
(還有86個字)

推噓12(12推 0噓 2→)留言14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keyneslin (兄弟加油)時間19年前 (2005/07/23 23:35), 編輯資訊
2
0
0
內容預覽:
商品供給量形成後. 若商品價格過高. 則需求低於供給. 均衡價格便會下跌. 反之則均衡價格會上漲. 直到調整至市場均衡的價格. 經濟學上的毛利潤是以廠商的生產量乘以商品價格. 在市場會追求均衡的特性下. 商品價格會是市場均衡價. 而供給也必定等於需求. 故在這裡是保證廠商生產的商品均會以均衡價格賣出
(還有55個字)

推噓10(10推 0噓 5→)留言15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CobraTHU時間19年前 (2005/07/24 01:10),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 ^^^^^^^^^^^^^^. 從這兩句判斷 廠商為價格接受者. ^^^^^^^^^^^^^^^^^^. 在進行生產之前 看到給定的市場價量關係. 假設其它條件不變下. 預計會賣出某個數量 然後據此做成決策. 決策在事前 賣東西則是事後. --. 凡手戰之道,內實精神,外示

推噓1(1推 0噓 2→)留言3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warep (我不知道)時間19年前 (2005/07/24 11:50),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 如果是這樣的話. 為什麼用支出面法算. 還要算一個存貨投資的淨變動呢?. 這一部份就是賣不出去或是多賣的吧?.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1.19.72.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