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利潤?

看板Economics (經濟學)作者 (我不知道)時間19年前 (2005/07/24 11:50),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7 (看更多)
※ 引述《keyneslin (兄弟加油)》之銘言: : ※ 引述《warep (我不知道)》之銘言: : : 今天看到楊雲明個經上的一段話: : : 理性的生產者會追求利潤的極大 : : 面對要素價格下 : : 會對要素形成需求 : : 進而組成了要素成本的支出 : : 另一方面 : : 藉由生產要素的使用可以製造出產品 : : 形成商品供給量 : : 將此供給量乘以商品價格 : : 便成為生產者的商品收入 : : 而商品收入與要素成本的差便是利潤 : : 這裡是假設生產出來的商品一定會賣出去嗎 : : 不然賣不出去的商品哪來的收入 : : 又哪來的利潤? : 商品供給量形成後 : 若商品價格過高 : 則需求低於供給 : 均衡價格便會下跌 : 反之則均衡價格會上漲 : 直到調整至市場均衡的價格 : 經濟學上的毛利潤是以廠商的生產量乘以商品價格 : 在市場會追求均衡的特性下 : 商品價格會是市場均衡價 : 而供給也必定等於需求 : 故在這裡是保證廠商生產的商品均會以均衡價格賣出 : 以上是在完全競爭下 : 若在獨占下 : 則廠商追求最大利潤的行為為減少產量提以提高售價 : 簡而言之就是利用供不應求來提高價格 : 故也能假定商品並定能賣出 : 這是我的想法 : : 這讓我想到我念總經時一個存在很久的疑問 : : 在計算GDP的時候 : : 若用要素所得法 : : GDP=工資+租金+利息+利潤+折舊+間接稅淨額 : : GDP是一定期間內所生產的最終財貨與勞務的市場價值總和 : : 然而生產出來的不一定賣的掉 : : 所以支出面法要加上一個存貨投資 : : 但是在要素所得法中 : : 就有點奇怪 : : 將GDP扣除工資+租金+利息+折舊+間接稅淨額 : : 剩下來的就是利潤 : : 但是這利潤中包含了賣不出去的產品的市場價值 : : 既然賣不出去 : : 就不會有收入 : : 又怎麼能算做利潤呢? : : 這個問題著實困擾了我很久 : : 不知道是我忽略了哪個部份 : : 還是哪裡想錯了? : GDP的最終財貨與勞務 : 是指已完成交易的財貨與勞務 : 所以會算進去GDP的財貨都是已經賣出的 ^^^^^^^^^^ 如果是這樣的話 為什麼用支出面法算 還要算一個存貨投資的淨變動呢? 這一部份就是賣不出去或是多賣的吧? : 故不會有賣不出去的財貨算進GDP的問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1.19.72

220.137.32.251 07/24, , 1F
存貨投資淨變動的部分可視為廠商自行購買
220.137.32.251 07/24, 1F

220.137.32.251 07/24, , 2F
因為, 總不能到12/31時什麼都沒有
220.137.32.251 07/24, 2F

220.137.32.251 07/24, , 3F
那01/01要賣什麼 @@a
220.137.32.251 07/24, 3F
文章代碼(AID): #12un0Bbv (Econom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12
14
19年前, 07/23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5 之 7 篇):
19年前, 07/23
1
6
19年前, 07/23
12
14
19年前, 07/23
10
15
19年前, 07/24
1
3
19年前, 07/24
11
12
19年前, 07/24
13
20
19年前, 07/24
文章代碼(AID): #12un0Bbv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