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誰是休日小偷?勞工的 工作量守恆定律

看板Employee (勞工板)作者 (迎向終局 三個世界的對滅)時間8年前 (2016/12/08 16:5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在這場砍七天、一例一休的論戰中,普羅大眾、市井小民的心理學反而沒人要探討。也 就是說,職業預備軍、職業折磨完的殘渣、以及現役的產業燃料們的心理是怎麼看的? 實在很諷刺,砍了七天假後的隔天11:42分,立法院的直播竟然是「自由競爭,促進經濟 的繁榮」.....直覺得,群臣無力可回天。那麼不要當臣如何?? 晚上20:54出現那張圖,N某想著錢放放個香爐插著香.... 我反而對於制度、遊戲規則怎麼細節性趣缺缺.....因為那都不是現實的社會。連砍七天 假是什麼意義都未搞懂,實在令人傻眼,卻跟著大家一起罵砍七天假。 我想戰略上,應該要先釐清雇主們最希望哪幾天是絕對不可以放假的、找出哪幾天放假會 面對到最大的阻力。 因為這次的論戰凸顯出一件事:不是每一天都等價等值!在他們看來,假日等於加班,然 後在假與錢之間再建立起第二個等號: (命題1.)假=加班費。當然,按照經濟學者的腦袋,他們(皈依李嘉圖的)會說:這些都 是等價交換。我們可以在這場運動中分析出,哪些人其實有反動的傾向.....就是等他什 麼時候會吐出反動的修辭;對於這些人,我們要提早予以防範。 一直在追問假日有沒有真正的折抵工資,其實就跟砍假"英雄"們的預設都一樣了!我們已 然先驗的認同加班是「歷史必然性」了wwwww (命題2.) Chinese Prefer 工作量為不變量(Invariant Quantity)。所有的原則都不能 與這條「憲章」相牴觸............所有的道德值也都根據你「付出」的量(重點,是量 。)來分配的。 再來,還凸顯出「領月薪」的騙局:其實有沒有這七天假,每個月的月薪不是都死豬價 嗎?30天的月,和31天的月,月薪都是相同的不是嗎? 重點應該是在月薪之下,資方更有彈性多多壓榨勞工吧!所以也可推知,企業主不會全面 改用時心人員了! 而且,這也是德國是部分工時(TeilZeitarbeit)的奧義:你不是每一天都做滿八小時的! 為什麼?因為德國這個國家其實沒那麼多工作量要做。 而台灣相反,認為每天至少8小時。然而實際上10小時、14小時也都應該要接受的。 工作之模組有二:趕工模式─ ─ ─ 我想所謂的勞工關係學者說得很多了。然而還 不能夠解釋,為什麼台灣人需要一年365天都必須每個月坐滿20幾天、一天則必須(至少)8 小時?容我在一次提醒,西歐與北歐,資本主義先進國之中,是沒有每天必須做滿8小時之 說的。 所以另一個模式為何?我稱之為「國軍割草模式」----tadyatha,沒事要找事情做。這是 企業給員工們的自我期許,也是可藉由制度生出來的工作量。 各位也可以自我檢視,除了很忙就是很閒,是事實吧。既然如此,為什麼台灣絕對不能實 行德國的Teilarbeit Account呢? 一天實際上做幾小時,就領幾小時薪水,但更加關鍵的是不得規定每天都固定幾小時、更 非月薪!!!! 我記得,就在這個版,我已經駁斥了把「Teilzeitarbeit」翻譯成「無薪假」。剛才看了 一下中文為基,已經改為「兼職」了,但是仍然還是再強調它的道德層面(勤工儉學,扭 曲了中國的無政府主義運動) 這個詞明明有「部分工時」的譯名,卻捨棄不用,想必也是出於加班比一般「固定」班 更有道德值的緣故吧----因為這件事實與砍國定假日有很密切的關係,所以想跟先進與酸 民們一同斟酌。 小節小結,這兩種工作模態組合而成台灣人的工時,簡直是浪費生命。某些人試圖要 營造出「職場其實並不可怕,來!勇敢走向職場吧揪咪」 那麼為何有假,卻放不得呢?看得到而吃不到難道不卑微嗎?被小資們稱為「福利」的, 其實與學者們探討的Walfare相去甚遠!我們可以看做那是公司內部的「跟會」現象,不 過是本土風俗的殘餘物.....闌尾。 企業內部的「國內法」----潛規則,又比勞動三法還多.....然而就是有人對職場潛規則 並不敏感,如我。 為什麼「二萬就打發一個勞工啦」、「有賺錢至少就有錢繳稅繳健保」會這麼流行,難道 都是合理的嗎??? 反而在那裏反對資本課稅「懲罰企業」,難道沒有必要性嗎?目前為止,真正被社會懲罰 到的獨獨是沒有職業的人而已。 這個罪罰是個人主義還是集體主義啊?非鳥又非獸,四不像。 我想,大部分的工作量(再次強調,量。不管用什麼衡量,但是做了多少大家心知肚明)根 本受不必要的吧!! 任何工作,存在於市場社會,沒有那個不必on call standby的。所謂的「支援」、配合 加班,彈性無上限。 最後,當然就是勞工的單位(Monad)性以及絕對可替換性,認為一個人本來就是什麼都該 會,國人確實認為「你要去學的啊」 已經沒有什麼因材施教了。 國內對於把就業給變成非典型就業一直存在有恐懼......這類「消滅工作機會」的恐懼 ,其實也與一直想把工作量撐到Maximum有極大關聯。 實際上,你該問的是非典就業是異化(Alienation或疏離)或非異化才對..... 實際上,尼特族反而比友在上班的人更加關心勞動議題、更加熱心想要勞工鬥爭!若說原 因是什麼,那就是尼特族更加敏感於職場壓力的時時刻刻的逼近、迫害,如救頭燃!對於 異化的強烈恐懼,傳播受壓迫教育學上這族群的人更加熱情。 資方團體的「憂國」說你們敢爭取假,台灣「將」成為低成長的國家....難道並非「已 經是」嗎?想一想,成長、開發、建設還能騙的大概只剩下偉哉鬼島了。這全歸咎於在台 灣教育=就業力,導致教育失敗.....所以中小企業主還可以在有話好說上面肆意鬼打牆 ........ 不是第一次看到走狗們在有話好說講:是勞工自己不要放假的。這見下文。 教育失敗還表現在民眾還是堅持涓滴效應,企業多喝水、人民有尿喝。這涓滴到對於 加班費的絕對信仰也是像金剛般那麼堅固:只要加班費一出,民眾就認為那絕對是錯的。 民眾為什麼是反砍七天假,而不是更根本的針對加班費亂象做批判?主要是勞團本身也還 堅持著這份迷思。有企業才有加班費,所以民眾普遍是這麼思維: 少了七天假,就是少了七天的加班費。 外國人早已經發表文章:說這就是Sisyfus就業法:把大石頭從底推到山頂,再從山頂 吊回到谷頂....這樣就可以保證有無限的工作量可以讓你做。 無論中小還是財團,都覺無誠意要雇用足量的勞工數量....因為這牴觸資本主義的神主牌 。這才是加班被視為圭臬的根本原因,我們可以在歷史上找到這樣的反例: 資本家想要結束一個企業卻勒令不准停工!這在什麼時候有發生過? 國共內戰時期。那麼現在企業為什麼一律都積極的想擴張,沒有想要脫產獲利了結?因為 奴役人民仍舊是有利可圖的。 稅金小偷其實也不是公務員,所以台灣人才不會占領金融業....因為根本就沒有「資本 利得就是吸血鬼」的意識。儘管人們認同企業都是逃稅大王,卻因為這是一份工作(人資 、律師、會計師的金三角)而予以肯定! 凡是工作上班的,一律是正確的。 心裡根本不想要放假,而堅持放假就是可以加班費。民進黨立委們說得很明,這些群眾的 思想分明就是柯建銘等人說的那樣,卻也沒有發覺矛盾?政府不是一直強調一例一休就是 更多加班費嗎?我看人民有半數以上明明和政府同一個思想,我想這只是罵政府罵到慣性 而已吧。 難怪沒有工作的人們也都"必須學著"怎麼玩股票.....因為這被當作是正當的事情。這不 是台灣的畸形現象嗎?再說一次:反正只要能吃飯的,一律是正確、道德上無缺、不可以 批判的。多麼扭曲! 又來一個工作是為了工作,不是為了休假。每個資方代表上談話性節目都不外乎兩個論 點: (第一)‧我底下的勞工其實很想拼,都不想放假的。 (第二)‧工作多快樂,我加班愈加愈快樂,愛加班的人就不會嫌加班.....請哲學系和心 理系的學生出來吐槽吧,看他們邏輯中有多少謬誤(Fallacy)。 他們宣稱,淡出工作人生就失去中心、女性除了家庭要另外找到生活重心....云云。那就 表示這個國家教育失敗,你的人生意義是Heteronomy給你的、是去找一個老闆給你的;人 生毫無目標,連這輩子為什麼是人也毫無知解。 先進國家人民,不會積極的尋求工作。他們即使是零成長、吳成長也毫無這類虛偽意識, 所謂「危機感」!再怎麼低度成長,也都不會影響任何公民的生活.....因為他們靠政府 養,而這正恰好是台灣等右派國激烈批評的。 我已經在極多場合論證:工作求職不可能解決(社會系統)任何問題。我在此就不再多談。 我還是強調:要怎麼樣才能夠不依賴薪水就能過活,就決定了這個國家幾十年來的經濟起 飛有沒有成果 不然就是永續空轉、摩擦致死罷了。台灣要怎麼樣不必靠接單也能生存?這個問題三代的 台灣人從來沒有問過,還繼續認為TINA(There is no Alternative)。同情勞工真正的方 法不是「給釣竿」,反而是創造淨土! 要怎麼樣在思維上有次元上的差別,而不只是數量上有差別而已?這才是次元上的差異 啊!我說台灣的企業家實是二等企業家、二流企業家。 歐洲的大財團主,各個都是有閒階級論。格調啊格調!華人出產的、日韓出產的企業家除 了打拼、刻苦耐勞、任勞任怨之外簡直乏善可陳。堅持著不休假導向的企業家,和真正的 全球1%(甚至是0.01%的霸權)相比猶如天與地! 台灣又特別無恥,世界永遠只剩下日韓與新加坡。你看,勞團與資深記者一談到其他的國 家他們就開始不耐煩啦! 勞團的語氣是急迫性的、具有問題意識的。而資方的口氣則是淡定的、篤定的(因為他們 除了從商的準則以外目空無物!所以一切都好像理所當然,卻不知已然山崩地裂)、毫無 任何危機感的「危機來了」、「霸氣」(事實上是華人的道德神主牌,沒有人會議是道有 問題罷了)。 柯建銘在媒體前說「....交給勞僱協商」。事實上,勞資之間怎麼可能協商!這不是天方 夜譚嗎?勞資之間只能開槓,協商的意思真正的意指簽不平等條約。 我國民唯一的道德來源惟有上班,那還能有什麼協商?只有「自願離職」或者「自殺」 兩條路吧。 關於勞檢員,我又有意見了。 根據Marc Lorey《稅的社會學》(抱歉,我比較喜歡直譯......衛城出版)一書論述的: 法國行之有年的稅稽查員,很大程度上與企業已經結成共謀關係了,政府也藉由查稅源的 存在說服國民不需要更多改革。 我想「查勞員」應該也是同理吧!一旦這一行也專業化之後,他們也將只顧怎麼和為他們 這一行的專業而已........最初想達到的目標,就被所謂「組織文化」所瓜代了。 Niklas Luhmann的系統理論也可佐證,這樣做不能改變問題的。我們要跳脫「把關」思維 ,才能把惡根從根本處斷去! 不然就是留著禍根,來換許可以、得以永遠的把關...... -- N某圖文網頁部落格... http://mypaper.pchome.com.tw/virgin_spica 以MAHORABA TUNAK為首的改編圖文, 以Akaa'sa Chromatic為首的創作, .......不定期發文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56.84.7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mployee/M.1481187561.A.BEE.html
文章代碼(AID): #1OII3flk (Employee)
文章代碼(AID): #1OII3flk (Employ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