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複委託券商、英股、重置成本相關問題

看板Foreign_Inv (海外投資)作者 (a6182317)時間1月前 (2025/09/01 20:22), 1月前編輯推噓19(19039)
留言58則, 16人參與, 1月前最新討論串1/1
<現況> 四年多前在版上問過重置成本的問題, 在今年初累積未實現獲利接近750萬免稅額的門檻, 是時候該來面對問題了 (重度拖延症患者... 原本因為想減少每年分批賣出較複雜的成本計算, 所以打算一次整批全部賣出後(原持有VT)、再全部重新買回重置成本, 之後每當累積獲利接近免稅額就重複整批賣出買入的操作, 但確實分批賣出所累積的手續費比較少,不過不太清楚用何種成本計算方式比較合適 <考量> 我目前在元大複委託,手續費0.1425%、低消1美元,打算換去富邦或國泰, A:富邦買VWRA/D,優點是英股內扣成本較低且省去未來遺產稅問題 B:國泰買VT,優點是買賣ETF手續費一律只要3美元 假設富邦手續費能談到0.15%,一賣一買0.3%,雖然比起國泰的6美元高出很多, 不過考量我的資產量要累積個幾年獲利才會接近免稅額門檻, 這過程英股省下的內扣成本就不只0.3%了, 但爬文看到版友分享富邦同一天賣出買入會視作當沖、無法認列為獲利了結, 要重置成本就必須承擔隔天再買入的價差風險 (另外有其他版友表示國泰當天賣出買入可認列獲利,但沒有後續確認) 雖然長期報酬影響很低,但若把這風險加上手續費後再與省下的內扣成本做比較, 似乎兩者差距又更少了,這樣感覺差別就是有無遺產稅問題了, 唉,可惜國泰沒英股,富邦則是按%數收取手續費,有一好沒兩好QQ 如果未來兩方都能補足各自的劣勢就好了 (做夢比較美 <問題> 1. 成本計算? 分批賣出時如何選擇計算方式呢?有平均成本、先進先出、個別辨認法等等... 2. 券商選擇? 這樣應該還是選富邦英股比較好是嗎? 或是還有其他因素沒考慮到的呢? 3. 富邦英股是否有即時報價? 若沒有的話下單時要去哪看即時報價呢? 或是要如何從網站提供的價格來判斷下單價格呢? 不好意思內容有點長,還請各位賜教,感激不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5.156.12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reign_Inv/M.1756729348.A.681.html

09/01 21:03, 1月前 , 1F
賣出後買入不算當沖吧
09/01 21:03, 1F

09/01 21:03, 1月前 , 2F
賣出後再買入 隔一年後才賣出怎算當沖?
09/01 21:03, 2F
我是看這篇的分享,或是我可能誤解意思?! https://www.ptt.cc/bbs/Foreign_Inv/M.1703663237.A.439.html

09/01 21:06, 1月前 , 3F
2. 英股沒有即時報價,價格會LAG 1-2天,要自己查好價格
09/01 21:06, 3F

09/01 21:07, 1月前 , 4F
要自己查好現價(yahoo, google) 才好輸入價格下單
09/01 21:07, 4F
有點不太懂,yahoo、google的價格也是延遲的不是嗎? chatgpt說Investing.com、TradingView有提供接近即時報價, 所以我就從他們顯示的價格去下單猜現在的價格大約是多少?

09/01 22:06, 1月前 , 5F
匯撥到美國券商再賣 分年匯回即可 完全免稅
09/01 22:06, 5F
我知道外國券商有這優勢喔,但因為個人能力的關係,優先考慮使用複委託QQ

09/01 23:08, 1月前 , 6F
好奇你沒有其他收入了嗎?基本所得額也含綜合所得淨額
09/01 23:08, 6F
這我知道喔,只是為了方便所以省略不提

09/01 23:22, 1月前 , 7F
中國的新x財經英股有即時報價
09/01 23:22, 7F
X浪財經嗎

09/02 01:03, 1月前 , 8F
我以為open>close這樣算一次rpund trip(當日沖銷) 台
09/02 01:03, 8F

09/02 01:03, 1月前 , 9F
灣券商自己一國close>open算當沖?
09/02 01:03, 9F
我也覺得奇怪...但就是版友的經驗分享

09/02 02:24, 1月前 , 10F
恭喜需要考量稅額XD
09/02 02:24, 10F

09/02 02:26, 1月前 , 11F
基本稅額不包含綜合所額稅哦 這兩個取其高
09/02 02:26, 11F

09/02 02:26, 1月前 , 12F
然後其實你打去國稅局問他就會跟你說了
09/02 02:26, 12F

09/02 05:51, 1月前 , 13F
不太懂,為什麼不今年先賣一部分,明年再賣另外一部分,
09/02 05:51, 13F

09/02 05:51, 1月前 , 14F
每年獲利控制好就不需要繳稅
09/02 05:51, 14F
抱歉我原本敘述不好導致您誤會(已修改內文), 我是想減少分批賣的成本計算所以才打算一次整批賣

09/02 08:28, 1月前 , 15F
為何會有英股delay一兩天,隨便TradingView都寫明15分鐘
09/02 08:28, 15F

09/02 08:28, 1月前 , 16F
了…
09/02 08:28, 16F

09/02 08:50, 1月前 , 17F
我都是累積獲利三、四百萬就 故意 賣出實現報酬,然後
09/02 08:50, 17F

09/02 08:50, 1月前 , 18F
誠實報稅,反正又不用繳稅,屆時看是美金匯回或是股票
09/02 08:50, 18F

09/02 08:50, 1月前 , 19F
轉回複委託都行呀!這不難呀......
09/02 08:50, 19F
我也是要賣出後報稅呀,只是我優先考慮使用複委託

09/02 12:47, 1月前 , 20F
沒特別需求本來就該分批提領分批賣,成本計算難易不應
09/02 12:47, 20F

09/02 12:47, 1月前 , 21F
比稅務成本本身更重要才對,所以awss講的很正確
09/02 12:47, 21F
確實分批賣累積的手續費比較少,那請問成本計算一般有建議哪種方式比較好嗎? 平均成本法?先進先出法?個別辨認法?

09/02 13:02, 1月前 , 22F
你要成交的話 買賣價上下高或低一點就成交了 哪那
09/02 13:02, 22F

09/02 13:03, 1月前 , 23F
麼難
09/02 13:03, 23F

09/02 15:32, 1月前 , 24F
VWRD和VWRA交換買, 就沒有當沖問題
09/02 15:32, 24F

09/02 15:36, 1月前 , 25F
VWRA跟 ISAC交換買就好啦 簡單
09/02 15:36, 25F
對欸,突破我盲點了...

09/02 17:18, 1月前 , 26F
成本計算你在台灣報稅根本無關, 那產生出來的獲利(虧損)
09/02 17:18, 26F

09/02 17:19, 1月前 , 27F
數字是要報美國稅務的人才需要
09/02 17:19, 27F

09/02 17:20, 1月前 , 28F
你報台灣的基本稅額, 你可以自己列舉成本以及獲利, 控制
09/02 17:20, 28F

09/02 17:21, 1月前 , 29F
到不用繳 20% 是靠自己的
09/02 17:21, 29F
那向國稅局列舉成本和獲利時,不會牽涉到用何種方式計算成本嗎? 如果是一次整批賣出,可以直接扣除本金就是獲利, 如果是分批賣出不就會牽涉到成本計算了嗎?

09/02 17:24, 1月前 , 30F
當然如果你懶到不想手動, 也可以試看看用系統給的獲利
09/02 17:24, 30F

09/02 17:26, 1月前 , 31F
(虧損) 報表來報台灣的基本稅額, 那甚麼時候該買賣才能
09/02 17:26, 31F

09/02 17:27, 1月前 , 32F
接近 750 萬, 就變成另一個難題了, 你要自己算好 FIFO/
09/02 17:27, 32F

09/02 17:28, 1月前 , 33F
FILO 每筆進出的順序, 其實並沒有省到甚麼腦力吧 XD
09/02 17:28, 33F

09/02 18:03, 1月前 , 34F
有點看不懂a大說的「自己列舉成本」比「加總FIFO前幾
09/02 18:03, 34F

09/02 18:03, 1月前 , 35F
筆成本」更加容易的原因? 自己列舉成本變成是自己要
09/02 18:03, 35F

09/02 18:03, 1月前 , 36F
去找當年想要報帳的買入/賣出逐筆transaction 有什
09/02 18:03, 36F

09/02 18:03, 1月前 , 37F
麼更輕鬆的配對方式嘛
09/02 18:03, 37F

09/02 19:31, 1月前 , 38F
我上個月又 故意 實現獲利,其實沒這麼難
09/02 19:31, 38F

09/02 19:31, 1月前 , 39F
就像上面有人提的 VWRD換VWRA,我很懶的都是直接用券商
09/02 19:31, 39F

09/02 19:31, 1月前 , 40F
報表申報
09/02 19:31, 40F
確實還是無腦點比較省事

09/02 22:21, 1月前 , 41F
請問樓上,如果要用錢時才實現獲利,除非一年要用到
09/02 22:21, 41F

09/02 22:21, 1月前 , 42F
上千萬的資金,不然也踩不到750萬獲利的水位吧?
09/02 22:21, 42F

09/02 23:52, 1月前 , 43F
你若有每年分批賣,券商應該會幫你算好成本,直接用囉
09/02 23:52, 43F

09/02 23:54, 1月前 , 44F
我所指的分批賣是為了讓每年獲利維持在免稅額以下
09/02 23:54, 44F
之後也是打算當獲利接近免稅額時就賣出一部份來控制未實現獲利

09/03 00:55, 1月前 , 45F
FWRA 改這隻更棒
09/03 00:55, 45F
有在哆啦王的相關分享中看到~ ※ 編輯: a6182317 (122.118.74.147 臺灣), 09/03/2025 02:59:35

09/03 06:15, 1月前 , 46F
@boombastick
09/03 06:15, 46F

09/03 06:15, 1月前 , 47F
海外券商總資產有點大加上我這些資產最終還是要轉回台灣
09/03 06:15, 47F

09/03 06:15, 1月前 , 48F
,所以每年都報一些增加額度方便後面處理
09/03 06:15, 48F

09/03 11:05, 1月前 , 49F
海外券商的話那就合理了,我自己也是海外券商的每年
09/03 11:05, 49F

09/03 11:05, 1月前 , 50F
加減報個幾百萬的獲利,至於複委託就沒管它了,目前
09/03 11:05, 50F

09/03 11:05, 1月前 , 51F
累積獲利有上千萬,打算未來退休用錢再來賣
09/03 11:05, 51F

09/03 11:26, 1月前 , 52F
我複委託也是擺在那裡不動,讓資產繼續滾動
09/03 11:26, 52F

09/04 12:24, 1月前 , 53F
每年可以用的扣打也會隨通膨增加,預計十幾 二十年後 大
09/04 12:24, 53F

09/04 12:24, 1月前 , 54F
概率扣打可以破千萬
09/04 12:24, 54F

09/04 12:25, 1月前 , 55F
我在海外卷商沒放很多 才兩千多萬,如果二三十年後要開始
09/04 12:25, 55F

09/04 12:25, 1月前 , 56F
匯回,每年都有千萬以上的扣打可以用 應該是很夠用的
09/04 12:25, 56F

09/04 12:28, 1月前 , 57F
依照目前的通膨率算20年後 每年應該有1500萬以上的扣打可
09/04 12:28, 57F

09/04 12:28, 1月前 , 58F
以用,一般人基本上用不完了
09/04 12:28, 58F
文章代碼(AID): #1ejP04Q1 (Foreign_Inv)
文章代碼(AID): #1ejP04Q1 (Foreign_In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