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保險業務員有多少話術呢?

看板Insurance (保險)作者 (艾克迪斯)時間14年前 (2011/02/28 15:2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舉例3 : 要儲蓄保險嗎? 推薦你OOXX增額終身壽險 你可以看一下帳戶價值 : 此類商品需要用錢時 是要做解約 : 所以不是看帳戶價值 是看解約金表 ^^^^^^^^^^^^^^^^^^^^^^^^^^^ 補充說明一下,有些保單的帳戶價值剛好就是解約金, 所以不見得會有如上的對比狀況. : 舉例6 : 現在美金是低點 要保要快 : 假設買6年期的 第2~6年繳費剛好是高點 : 以匯率來說 損失機率大 但好像沒有多少業務員敢說 針對外幣保單,我對我的客戶也不會去特別強調高點或低點, 因為我覺得那很難完全說得準,頂多能夠拿「歷史數據」與 「未來展望」的資訊供客戶做「參考」.老是在跌的時候叫 客戶「逢低加碼」或漲的時候「趁勝追擊」我覺得意義都不大, 更為重要的應該是作法與整個商品的結構性問題. 舉例來說,若以台幣換匯買一個繳費時間6年期的美元增額保單, 每年固定差不多要繳保費的時間再去換匯,就算第一年未實現 匯損有6%,其它年度未有匯損也未有匯益,平攤下來到繳費期滿 的實際報酬損失大約也只是1%,而這類增額保單放的越久也越能 減損可能的匯損,因為繳費期間有一些保險公司的內含費用在, 真正開始有較高遞增比例通常是在繳費期滿後.或者也可以 這麼說,這有點類似買基金定期定額的概念,要每年都買到 相對高點真的是不容易.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繳費期間越長雖然越有可能平攤匯率風險, 但就這類增額保單來說,若在匯率不變的情況下,繳費年期越長, 通常同樣時間的報酬率也會越低.(原因就在於前面提及的繳費 期間有內含的費用,越早繳費完越快開始更大的增值效果)所以, 若真有想要購買此商品的需求,一般我的建議會是六年期,頂多 是十年期,以平衡匯率風險與商品本身結構性報酬的差異. 當然,如同ac大在舉例8所提及的,商品的需求性更是在上面所 談及的這些東西之前.有的人很可能極會操作其它金融商品, 根本覺得不需要購買此類俗稱「儲蓄險」的保單.也有人雖然 有很多其它門路賺大錢的方式,但卻想透過購買保單來達成 一些其它的目的(ex:節稅、支配權問題等等),相形之下商品的 結構性報酬率也不見得是那麼的重要.(這裡也沒有說買保險 一定是唯一、最好的解決方式,但絕對是種可能的方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7.134.156
文章代碼(AID): #1DQqxfBD (Insurance)
文章代碼(AID): #1DQqxfBD (Insu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