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怎樣分別 動聲帶的音 和不動聲帶
※ 引述《chiachialiu (Chia Chia)》之銘言:
: 今天第一天上課
: 可是 我沒辦法發出 b | p
: 然後 我上italian ABC's聽 C | G
: 發現我念Ca是ㄎㄚ\但是Italian念的ca是ㄍㄚ\聽起來跟ga很像
: 我想是否就是老師說的一個是動聲帶 一個是不動聲帶
: 可是發音方式是一樣的
: 可是 有人可以提供方法
: 練習 怎樣 發出 同樣的音 但是 是 用聲帶 和不用聲帶去發他
: 有訣竅嗎?
在開始之前,
先談一下一個快要被談到爛掉的東西:
p / b、
k / g、
t / d... 的差異。
很基本的一點,
p / b 的差異,
並不是送不送氣,
而是 voiced (b、g、d:濁音) 還是 voiceless (p、k、t:清音)。
所謂的 voiced,就是聲帶會產生震動;
而 voiceless,則是沒有。
如果還是不清楚 voiced 跟 voiceless 的差異,
可以將手放在脖子上,約略聲帶一帶。
假如你知道 s 跟 z 的差異的話,
就可以發現,
當你發 z 的時候,手是感覺得到聲帶在震動,
而發 s 的時候則沒有。
這就是 p (voiceless 清音) / b (voiced 濁音) 之間的差異:
一個聲帶有震動 (b),一個則沒有 (p)。
當然,
假如你不是很清楚 s 跟 z 的差異,
還是一樣,將手放在脖子那裡,
隨便發一個母音,
像是 a,
聲帶自然就會震動囉!
然後 就可以透過這個線索,
試著增加自己對 p 跟 b (以及 k / g 等等) 的理解。
而,為什麼國語裡的 ㄍ 也是 [k],而不是 [g] 呢?
那是因為 ㄍ 是清音子音,不送氣。
國語裡,ㄍ跟ㄎ在音標裡雖然都是 [k],
區別是,
ㄎ送氣,而ㄍ沒有。
所以,如果 ga 發成ㄍㄚ的話,
是有可能被糾正的...
不過這也不能怪誰,
因為國語裡 幾乎沒有 voiced 的子音,
而且我們第一外語通常就是英文 (雖然英文裡也有不送氣的 p、k、t),
加上漢語拼音的ㄍㄚ就寫成 ga...
其實,我自己就活在這種錯誤觀念下很多年了...
要不是近年來學義大利文學得更投入了,
加上接觸的語言變多,對國際音標的需求變大,進而有了一些語音基礎後,
才開始慢慢了解 voiced 跟 voiceless 的差異...
ps: 雖然以前高中學法文時有發現到 p / b、k / g、t / d 的不同,
但那時候還不知道那是怎麼一回事,只是單純地跟著老師念,
老師在教字母的時候也指正過我們好幾次。
而義大利文,在我有限的理解裡,
k、p、t 雖然沒有像英文德文那樣明顯送氣,
但也沒說不能送氣;
聽仔細點,通常都帶有一點點送氣 (這點不重要)。
所以,ca 要發ㄎㄚ還是ㄍㄚ就不用太在意。
如果,知道了聲帶震動跟沒有震動的差異,
卻不知道 b、g、d 要怎麼發,
可以試試下面這幾個方法...
其實算不上是方法,
而是接觸希臘字母的時候發現到的一些特例 (mp = mp 或 b;
nt = nt 或 d)。
ps: mp 不等同 b;
nt 不等同 d
雖然推文裡已經貼過了,不過還是再囉嗦一次。
b 的話,就當成 mp (要說是 mb 也可以) 試試看,像是 mpa,不過 p 不送氣。
g 的話,當成 nk 試試;k 不送氣。
d,就當成 nt 試試;t 不送氣。
先這樣子,有錯有漏有需要再補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10.41.253
※ 編輯: stranck 來自: 61.10.41.253 (03/15 22:51)
推
03/16 01:50, , 1F
03/16 01:50, 1F
→
03/16 01:52, , 2F
03/16 01:52, 2F
推
03/16 02:01, , 3F
03/16 02:01, 3F
→
03/16 02:02, , 4F
03/16 02:02, 4F
推
03/16 13:08, , 5F
03/16 13:08, 5F
→
03/16 13:09, , 6F
03/16 13:09, 6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2 篇):
Italiano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
17
43
187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