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韓國KAIST核能專業無人報名 「去核」前景慘澹
《中央日報》[社論] 韓國KAIST核能專業無人報名 「去核」前景慘澹
《東亞日報》[專欄] 無人志願攻讀核能學科
-----
http://chinese.joins.com/big5/article.aspx?art_id=180910
韓國KAIST核能專業無人報名 「去核」前景慘澹
2018.06.28 13:59
韓國培養高級科學技術人才的搖籃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面臨著核能研究人才斷層的危
機。據KAIST消息稱,需要在今年下半年升大二並選擇專業的94名學生中沒有一人選擇核
能和量子工學專業。這意味著,2017級學生中,就讀核能專業的學生只有去年年末已經報
名的5個同學。就在2015年,該專業的學生還有35人之多,短短三年時間就減少到僅剩七
分之一。不僅是KAIST,韓國首爾大學、漢陽大學、中央大學等主要大學核能工學系的學
生人數也都在每年遞減。這主要是由於優秀的學子們出於對自己的前途考慮而對政府的去
核電政策做出的敏感反應。
核電站是韓國擁有世界領先技術和競爭力的少數幾個領域之一。韓國和法國、美國、日本
、俄羅斯並稱世界少數幾個擁有核電站全程自主技術且沒有發生過任何事故的「核電強國
」。政府在推動國內去核電的同時,還在鼓勵對外出口核電。但如果年輕的科技工作者紛
紛拒絕修讀核能專業,韓國核電產業的未來將非常暗淡。
去核電政策從能源供給層面和環境層面來看也令人們的憂慮不斷加深,但政府卻固執堅持
這一政策,地方選舉結束後立即決定儘快廢棄剛剛投入5600億韓元修繕過的月城1號機組
,並取消了新建4個機組的工程。即便有分析指出這一決定需要投入高達萬億韓元的填埋
費用,政府也毫不理會。而且,在就業崗位彌足珍貴的情況下,政府此舉相當於自己放棄
了可以創造巨大僱傭效果的核電產業。
在韓國推動去核電政策的同時,世界核電站市場卻在不斷擴大。因此,美國、中國等國家
都在從國家層面扶持核電產業的發展,促進大量人才流入核能學科。在這種情況下,韓國
的做法無異是與世界潮流背道而馳,自縛手腳。
韓文原文:http://news.joins.com/article/22754197
-----
http://chinese.donga.com/BIG/List/3/0502/29/1367444/1
無人志願攻讀核能學科
Posted June. 28, 2018 07:33 Updated June. 28, 2018 07:33
1948年5月14日,北韓單方面切斷了由水力發電設施供應南韓的電力。原本在街上行駛的
電車停運,不久之後,連建立不久的產業設施也瞬間陷於癱瘓。當時人均國民收入只有67
美元。政府依靠第二年竣工的木浦重油發電站和美國提供的「電力」號等兩條電纜,竭盡
全力克服供電困難。
沒有資源的韓國的成敗取決於核能發電。這就是核能被稱為「頭腦中的能源」的原因。
1956年在文教部設立了原子能系,並派研究生到美國阿爾貢研究所。1958年在漢陽大學和
1959年在首爾大學設立了原子能工學專業,致力於培養人才。1978年4月第一個核電站古
里1號機組啟動商業運營,韓國成為世界第21個、亞洲繼日本、印度、巴基斯坦之後第四
個點燃「第三種火」的國家。在發達國家進行核試驗的時候,連原子能是什麼都不懂的韓
國最後成為世界四大核電站出口國,這一過程中「頭腦」的力量是決定性的。
今年甚至沒有一名學生報考韓國科學技術院的原子能和量子工程學。首爾大學原子核工程
科也是如此,在2017年後期招收研究生時,有5個名額的博士生課程只有1人報考,有37個
名額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只有11人報考。世界已經進入第四次產業革命時代,出現了越來越
關注穩定的核電能源的趨勢,但唯獨在韓國,這些學科正在淪落為沒有未來的學問。科學
技術界陷入了50年間累積的世界級水平和研究能力從根源上動搖的擔憂。
韓國既沒有豐富的原油,也沒有像中國一樣人口眾多,只有人力、知識資源能夠成為最大
的競爭力。核能是一門綜合科學。在核電從業人員中,相關專業只占10%左右,同時需要
包括機械、化學、化學、材料、物理、控制、電腦等所有領域的工學生。政府的脫核電動
力不能導致自行破壞好不容易積累的珍貴資源的結果。
韓文原文:http://news.donga.com/3/all/20180628/90797140/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2.171.107.2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oreaStudy/M.1530288367.A.EBC.html
KoreaStudy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