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古彝文申遺

看板Linguistics (語言學習)作者 (荒漠貓)時間15年前 (2009/12/28 11:54),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http://222.210.17.136/mzwz/news/2/z_2_24068.html 為了加強人類古文字遺產拯救、研究與保護,由香港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主辦,邀請 香港世界遺產研究院、中國無形資產研究院、亞太人文與生態價值評估中心等機構合作 ,共同組成的古彝文與世界古文字比較研究課題組,於2009年6、7、8月在香港連續三次 召開「中國古彝文申報世界記憶遺產(香港)研討會」,會間邀請了兩岸四地其它有關 專家學者和各界人士參與討論,最後於8月22日在香港正式形成《中國古彝文在世界古文 字中的價值地位評鑒與申報世界記憶遺產建議報告》。 課題組組長、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秘書長、研究員吳淳在會上闡述了應用《世界古文 字珍稀遺產價值評鑒體系—試行體系》(The valued inheritance of the world ancie nt characters worth evaluation system,簡稱「6D評鑒指標」)對中國古彝文與世界 主要古文字進行比對評鑒研究的整體情況,並特別說明:此次研討會及涉及古彝文與世 界古文字比較研究課題,是基於數十年來其他諸多專家學者既有研究成果而進行的評價 意見與建議。 課題組委託特邀總指導、世界遺產研究院執行院長喬惠民發佈了該建議報告一個階 段性評鑒結論:中國古彝文與中國甲骨文、蘇美爾文、埃及文、瑪雅文、哈拉般文相並 列,是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而且可以代表著世界文字一個重要起源。 課題組成員與及與會特邀專家充分發表了研究與評鑒意見,表示贊成這一評鑒結論 ,並表示贊成這份報告提出古彝文整體申報世界記憶遺產(世界記憶工程名錄)的建議 。 一、自創評鑒體系:研究古文字遺產特殊命題 課題組長吳淳在會上指出,此間討論形成的《中國古彝文在世界古文字中的價值地位 評鑒與申報世界記憶遺產建議報告》,系課題組依據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研製和首創的 《世界古文字珍稀遺產價值評鑒體系—試行體系》有關指標、方法、流程,依托和參考 大量專業性、史料性、考古性彝族文字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而完成的。該體系研究評鑒古 文字核心價值內涵,在於「長、寬、厚、活、定、值」六個維度上,以六維簡潔指標對 彝族文字在世界古文字遺產中的地位與價值進行評鑒。 吳淳介紹評鑒體系說,課題組依據保護人類珍稀文字遺產的主旨精神,最值得總結的 是遵循系統性原則、客觀性原則、公正性原則、可操作性原則形成了古文字的專項評鑒 指標系統,以六項內核評鑒單元構建了研究評鑒矩陣模型。這一研究評鑒系統主要從文 字的生命力——「長度」、文字的影響力——「寬度」、文字的文化力——「厚度」、 文字的傳承力——「活度」、文字的穩定力——「定度」、文字的價值力——「值度」 等六個維度對彝族文字進行定量與定性評鑒。 文字長度:即以文字生命力——起源點、終止點為評鑒系; 文字寬度:即以文字影響力——使用範圍、地域範圍、史料文獻涉及範圍為評鑒系; 文字厚度:即以文字文化力——數量、形制、內涵、外延、使用狀況為評鑒系; 文字活度:即以文字傳承力——使用功能、使用效率、更替興衰等為評鑒系; 文字定度:即以文字穩定力——歷史字形(型)、發音、字意變異度及固定方言區等為 評鑒系; 文字值度:即以文字價值力——代表性、特殊性、珍稀性、傳承性、優勢性價值為評鑒 系。 其它輔助評鑒方法採用了形(型)比對法、歷史文獻、論著文獻、歷史文物參考佐證 法。 課題組成員、台灣林麗姬博士(高山族)發言說,這個課題從貴州畢節為出發點,對 中國的彝族文字六大方言區均進行了一定的調查比較。由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首創研製 該評鑒體系與方法輔助課題研究,一定程度上創新了古文字及人類記憶遺產研究方法, 彌補了目前人類古文字評鑒方法與評鑒工具的某些空白,從更具深度、廣度、新穎度的 方面,為各種相關機構、專家、學者研究世界古文字並作為人類記憶遺產保護提供了社 會第三方的參考研究工具,豐富了研究方法。 吳淳介紹說,關於世界古文字比對選例,該課題應用了《世界古文字珍稀遺產價值評 鑒體系—試行體系》,1)選取了全球公認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世界古文字進行比對參照, 如蘇美爾文字、古埃及文字、中國甲骨文、古瑪雅文字、腓尼基文字、哈拉般文字、阿 拉姆文字、伊特魯裡亞字母等;2)選取了香港發現之畢節《彝族字典》(1978手抄油印 版)作為彝族文字樣本,與選取的世界古文字、國內4個考古區的遠古文字文化符號進行 比對;3)選取了世界古文字與國內四個考古區的遠古文化符號進行比對; 4)歷史文獻 、論著文獻參照佐證,則從上百篇專家學者論文中精選了十四篇國內外較有代表性的研 究文獻資料作為參照佐證。這樣,就形成了互為交叉比對,形成了相對的評鑒可證性、 推衍性、可靠性。 二、文字長度:生命力指標評鑒分析: 該課題是從上個年度課題組在烏蒙山彝區調研時,恰值8月10日紀念已故著名彝族作 家李喬誕辰100週年,而動議開題的。總指導喬惠民認為,李喬不僅是「當代彝族文 學的拓荒者」,他的作品為雲南文學和中國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為文壇留下寶 貴財富,而且,上世紀80年代由他組織彝族老畢摩識別出半坡陶器刻劃符號是彝文的肇 始遺跡,揭開了彝族文字可能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古老文字之一的研究序幕。 中國出土古陶符究竟是不是一種歷史與甲骨文一樣歷史悠久抑或形成時間更久遠的古 文字,近百年來一直是歷史懸疑。對此,吳淳進一步介紹有關背景說:對於19世紀末在 河南安陽出土的甲骨文,中國科學院老院長郭沫若先生曾用漢字辨認出一部分,接著也 有彝族學者用彝文認讀出一部分,彝漢文字同源的猜想從這裡萌發。1954年,中國西安 半坡出土了一批彩陶及「疑似古文字」的陶紋,郭沫若先生1959年和1961年兩次前住半 坡博物館研究而未能破譯,只說那些陶紋「其為文殆無可疑」,當時他把這些陶紋稱為 「刻劃符號」。以後多年有許多國內外專家學者反覆研究,亦無力破譯。20世紀70年代 末有彝族學者到半坡無意中發現這些陶紋疑似古彝文,但未深入研究。直到80年代,李 喬先生認為彝文與中原文化的關係密切,專程將半坡出土的1個陶紋中的32個樣本帶回雲 南與古彝文對照研究,發現二者之間相同的比例很高,認為兩種古文字具有血緣關係。接 著,他邀請紅河縣老畢摩李八一昆協助辨認,終於嶄露奇跡,李八一昆讀出了其中23個 陶符,而且能夠釋譯字義。為此,李喬先生興奮不已,寫下《這是偶合嗎?》等兩文發 表於《雲南民族》、《雲南師大學報》,接著以年邁之軀輾轉於雲貴川陝等地與學界多 番交流。後來,在貴州彝學報告會上,李喬進一步披露了能夠用彝文破譯解讀半坡彩陶 「刻劃符號」的例證,從此揭開了半坡文化的陶紋就是彝文的學術謎團。新華社貴陽分 社為此專電發出新聞通稿,人民日報則於1990年11月12日以《半坡刻符是彝文始祖》為 題作了深度報道。 喬惠民說,李喬先生的貢獻在於,解開了半坡陶紋千古之謎,將彝文亦即所能部分代 表的中華民族文字史,上溯了數千年,實際上也是把文明中國的古彝文推上了世界最古 老文字之一的歷史地位。 吳淳闡述說,一花引來百花開,當時又有學者採用古彝文破譯了山東丁公村、河南舞陽 、甘肅大地灣等地的陶器刻劃符號。這些研究成果,將彝族文字史上溯到6500年以上. 初步提出了中國古彝文可能是世界最古老文字之一的命題。有關這一時期的研究,彝族 學者火補射日《論古彝文在世界文字上的地位》等論文比較具有代表性。 彝族歷史源遠流長,是孵化古彝族文字史的文明溫床。吳淳引述諸多專家既往研究成 果說:大家都知道彝族的虎圖騰,一般卻不瞭解彝族的猴圖騰。彝族古先民遺址及古老 「猴圖騰」文化也可以揭示其形成歷史非常久遠,具有誕生發展的充分時間與孕育環境 。至今在大部分彝區,以阿妞(猴)作圖騰姓或名字的屢見不鮮。滇黔地區古代以12生肖 命名的市場中,原稱之為猴街的不少。而祖先由猴變人,在貴州的《西南彝志》、《彝 族源流》、《始物紀略》、雲南的《阿赫希尼摩》、《門咪間扎節》等彝文古籍上都有 相關記載。其中《門咪間扎節》不僅有猿猴變成人的敘述,而且還說及了猴變人的生產 勞動實踐過程中有關取火用火的發明故事。彝族猴圖騰不是偶然的。從彝族歷史聚居地 看,森林古猿化石在雲南省紅河州開遠市小龍潭出土,臘瑪古猿化石在雲南省楚雄州祿 豐縣出土,古猿岔科和距今170萬年的元謀人化石在楚雄州元謀出土; 以及所謂的 「觀 音洞人」、「麗江人」、「西疇人」、「昆明人」、「蒙自人」化石在雲南、貴州各地 出土。舊石器時期的古人類遺址在雲南的石林、馬關、羅平、河口,貴州的水城,四川 的富林、攀技花等地出土。新石器時期遺址則更多。如雲南雲甸,貴州的赫章、威寧, 四川涼山州西昌、昭覺、普格等。戰國中期古墓和春秋中期的青銅文物在楚雄萬家壩、 晉寧等地出土。漢代前後彝旅先民建立的部落王國如古滇國遺址在滇池晉寧,古葬國遺 址在雲南保山,古蜀國遺址在四川廣漢三星堆,邛都國遺址在四川西昌市,夜郎國、羅 甸國遺址在貴州,南詔國遺址在雲南發現。根據彝族文化為特徵的雲南九鄉張口洞古人 類舊石器時代洞穴居住遺址發掘表明,早在1萬年前,九鄉一帶就有了古人類的活動,創 造出具有南方特點的舊石器文化。而1964年,考古學家裴文中試掘的黔西觀音洞遺址, 以出土的3000多件石製品和大量哺乳動物化石,揭開了貴州彝區「史前文化」的帷幕, 使貴州的人類歷史發展線索向前延伸了24萬年。在此之後,古人類在貴州這塊土地上的 活動更廣,創造更多,已發現的古人類、古文化遺址將近百處,在全國佔有重要一席。 四川省博物館及金沙遺址收藏2500)3000年前的古蜀國青銅器,有些有古文字銘文,經四 川省科學技術協會高級工程師兼史學專家錢玉趾考證,其中一個銅戈銘文釋義為「諾蘇 用的銅戈」。四川大小涼山彝族自稱「諾蘇」,1989年11月23日新華社從成都發出專電 ,認定這些文字是古彝文。貴州省博物館於1978-1979年,兩次在畢節地區威寧中水梨園 發掘戰國至西漢墓葬350餘座,得到的大量陶器上都有與古蜀國青銅器上的銘文一樣的古 彝文,被列入中國年度十大考古發現。這些出土文物不僅是展現在我們面前的一條從古 到今的彝族歷史社會各時期順序鏈環帶,而且充分證明了彝族是亞洲乃至世界上最古老 的民族之一。漫長的民族履歷,催生了漫長的民族文化,催生了彝族文字的出現與發展 ,證明了古彝文可考的史實至少已有數千年之久。 亞太人文與生態價值評估中心評鑒師朱伯奉發言說,接觸這個課題,便看了不少關於 彝族文字起源問題的文論典籍,其中不能不看《彝族源流》、《西南彝志》、《物始紀 略》等彝文古籍,其中關於使用文字的記載是說,彝族先民中有十九個哎哺氏族和兩個 哲咪氏族,智慧很高,能夠「心裡想知識,口裡講知識,手裡寫知識」,畫出天上星象 圖,並向族人傳播,彝學工作者把這一時代稱之為彝族發展史上的「哎哺時代」,而且 是一個歷經「九十代的漫長古代文明進程的年代」。《物始紀略》在「文字的產生」一 章中,則把著名女工匠夠斯藝尊為彝文始祖,指是她創製了彝文。而上世紀30年代貴州 彝學家羅文筆,認為彝文是從人類始祖希母遮開始至撮株瀆共歷經三十代,由於山間無文 字,到武老撮之時,上帝差遣祭司毖阿疊創造了文字。當時地質學家丁文江組織譯著《 爨文叢刻》,前言裡引用了羅文筆先生此述。也有專家根據《阿諾史色與彝族文字》和 有關資料研究,認為古彝文創製時間可推算到距今約有七千多年歷史的母系氏族社會後期 「阿諾史色」時代。本課題研究認為,這些都是彝族有了完整語言文字以後對前輩口口 相傳之傳說故事的記載,固然不能完全作為古彝文創製的依據。但民間口碑傳說往往正 是遠古先民向後人的托夢,是歷史的特殊回聲,是一種值得參考的本原歷史信息鏈上的 衍生產物。正如傳說漢字是倉頡創造的傳說一樣,有關彝文是女工匠夠斯藝或祭司必阿 疊創造的傳說,也極可能是當時這些歷史人物在古彝文創造、發展、廣泛應用過程中, 由於在文字的收集、整理、規範等方面作出卓越貢獻,於是才成為族人敬仰的先師,後 世崇拜的偶像的。一經在彝族古籍裡加以記載,便可納入傳說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和記憶 遺產保護和繼續深入研究。 林麗姬博士(台灣高山族)舉證說,她參與課題組搜集了近年來部分關於古彝文研究的 代表性成果,是本課題關於古彝文形成歷史「長」度結論意見的重要支持。如中國國家 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張京華、張利等撰著《二十世紀疑古思潮》提出:最近一 二十年考古發掘陸續出土的資料進一步證明,彝文與漢文均是中國古老方塊文字,其共 同源頭還可追溯到距今7500-8500年的賈湖遺址出土刻符及距今7800-8200年的彭頭山遺 址出土刻符中,其形體均與彝文頗有相同或相似之處,表明彝族傳統文字與賈湖刻符之 間有著一定的淵源關係,古彝文8500年前便已存在。 世界遺產研究院研究員張劍發言說,內地研究成果表明,彝族先民很早就具有東方人 的特別智慧,他們經長期觀測,以斗柄上指、下指把一年分為寒、熱兩季,又辨識二十 八宿和天上九星,於是在創造文字的同時創造和發展了自己的天文學,他們掌握了日月 星辰運轉的規律,由此來確定時間和季節的更替,並研發了彝族獨特的歷算。其十月太 陽曆十分特殊,專門用以觀察太陽運動而劃分季節,以夏歷六月為歲首,每月36天,正 好是三個地支屬相的週期。一年十個月360天,每年餘下的5—6天則用來決定平閏年及過 年。這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十月太陽曆,使用於夏朝,至今仍保留在彝族人的節日習俗 中。而其民族曆法,一直是以彝文形義為載體來傳播和承載的。 吳淳先生以挖掘的資料佐證說,雲南省紅河州石屏縣人施友萬,通過用26個英文字母 的原始形態如A、B、C、D等是『牛頭』、『院子』、『直角』、『門扇』等形狀,而這 些形狀的勾畫符號與古彝文有諸多相同或相似處,這不是偶然的巧合,大量字符的寫法 基本一致,連當年上世紀30-40年代德國使用的『萬』字符,也在楚雄、紅河彝文中可 以看到,讀音為『萬』,有兩種寫法,意為陰陽,分四方、雌雄和鱗甲。若干跡象說明 其中顯然有一個東西方人類文字相互交叉影響的問題。1995年,戈隆阿弘將古彝文與意 大利凡爾卡莫尼卡巖畫刻符(距今約4000年左右),克里特島線形文字(距今3900—3450年 )、邁錫尼文(距今3450—3000年)、印度河谷古文字(距今5000—4000年)相比較和論證後 ,得出中國古代和西方有過文字發展交互影響的結論。 他繼續引用彝族學者火補射日論文提請大家斟酌:火補射日認為,彝族專家學者有貴州 的陳英、羅國義,四川的伍精忠、沈伍己,雲南的朱琚元等,他們都能用古彝文識讀半 坡等地出土的陶符。許多會彝文的人,特別是民間的布摩們也能認讀一部分。著名彝學 家陳英和李家祥通過考究半坡、山東太波口、丁公村、甘肅大地灣、馬廠、河南舞陽賈 湖等地出土的陶符之後,又把古彝文的歷史上溯到近八千年。四川科協的錢鈺趾先生用 古彝文破譯了成都周圍的郫縣、什邡,新都、峨眉以及重慶萬縣和湖南長沙等地出土的 銅戈銘文,新華社成都分社為此發了專電。人民日報曾報道「中國社科院馮時先生用古 彝文破譯了山東丁公村出土的陶符」。四川省主持撰寫《稅務志》的斑遠老先生將古彝 文與蘇美爾文對照研究之後,得出了古彝文是「西歐六國文字鼻祖」的結論。湖南省株 洲工學院劉志一先生在1988——1997十年間對古彝文的考究比較大膽,他不僅通過考究 把古彝文出土的範圍擴大至國內90% 以上的省市區和亞、非、歐三大洲的一些國家,而 且還考證古彝文距今已有九千年以上的歷史,加上其草創時期已有萬年以上歷史。於是 他大膽立論「古彝文是世界文字始祖」(劉志一:《涼山彝學》)。他更認為:全世界所 有的民族文字,除三種民族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彝文,漢甲骨文)之外,其餘各民 族古文字和現代民族文字,都是不同民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參照上述三種原始民族文字 ,先由少數人創造出來,然後再向全民族強行推廣的。劉志一先生認為:古彝文對世界 古文字的廣泛影響涉及歐洲、亞洲、大洋洲、非洲廣大地區,包括7500年前的西亞兩河 流域的彩陶符號、蘇美爾楔形文字、印度印章文字、復活節島象形文字、北歐如尼文、 北非的巴蒙文與瓦伊文、巴甘語文字、古羅語文字等,以及日本北部蝦夷人所有權符號 等等。總之,古彝文自7500年前外傳之後,對世界古文字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現代 西方表音文字無一不是源於古彝文。……劉志一還認為西方遠古文明是中國遠古文明的 西漸產物,其中主要是古夷人文化和古越人文化,因此,古彝文應該是世界文字的始祖 。 會上,課題組全體成員與特邀與會專家對著名彝學專家、原涼山彝文教材編譯室主任 馬拉呷先生剛剛去世表示痛惜與緬念。喬惠民指出,馬拉呷先生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 就是為我們提供了一條「古彝文——蘇美爾文——拉丁文——英、法、德、俄文」和「 古彝文——印度印章文字——太平洋復活節島象形文字」相互交流、影響、交融的人類 文字歷史線。吳淳引述馬拉呷先生1998年就發表觀點說,馬拉呷先生發現在4672個甲骨 文中有323個完整的古彝文字,而印度河谷印章文字中有300多個可以在現今彝族畢摩經 書中找到同樣的文字,這樣的舉證還很多,因此,這樣一條古老而悠久的文字歷史線應 該是存在的,也可以說明彝族在9100年前就使用了古彝文字,進入了文明時代,而距今 7500年前,是彝族文化高度發達的時期,中國90%以上廣闊疆域上曾普遍使用過古彝文 ,就在這個時期古彝文與世界各國各地區發生了傳播交流。因此,馬拉呷先生認為,古 代彝族先民曾為世界文明做出過偉大貢獻。 針對以上現象,課題組副組長、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副院長、台灣學者高明達博士闡 述自己的觀點認為,有人分析考證史前古彝文傳播到了西方,啟動了西方的文明進程, 也有人認為是西方古文字史前較早就走進了東方,影響著東方文明,比如劉志一與馬拉 呷先生的觀點就比較大膽,這些都可以繼續深入研究探討,但至少可以相信,史前時代 的中國古夷人與西方存在文化和文字交往,應是極其可能之事。東西方遠古文明時期的 語言文字交流很可能在7500年前乃至更古老的年代就開始了,彝族文字與世界其它古文 字源遠流長,也應是起源階段及發展早期便互相影響與交流的產物。與會專家比較贊同 高明達博士的觀點。 喬惠民說,我贊成課題報告在古彝文源流時間長度上提到值得參考的一個佐證,就是「 萬年彝族譜牒」之說。原始文化與宗族制度起源於巖居穴處時代,彝族主要聚居地是東 亞喀斯特中心,是世界上巖溶洞穴區分佈最密集、發育最完整、古人類最適居的區域, 發現有諸多重要的古人類活動遺址,譬如畢節觀音洞、盤縣大洞,有的地方至今仍有穴 居人活躍痕跡,為彝族文字文化的醞釀、發展提供了最具優勢的歷史環境。通過彝族典 籍《物始紀略》、《彝族創世志》、《阿細的先基》、《西南彝志》等可以看到,彝族 與漢族一樣,是一個自古以來便重血統、善史志、修家譜、記傳承的民族,而彝族家族 譜牒又是一道文化奇觀,其傳統姓氏由母子連名而父子連名,制度井然,形式穩定,形 成的「萬年彝族譜牒」是考據彝族漫長髮展歷史的有力佐證之一,也是考據彝族古語言 文字產生發展的有力支撐依據之一。 吳淳說,關於這個佐證,論者,火補射日在《論古彝文在世界文字上的地位》中揭示 得很清楚:作為彝族文獻重要組成部分的彝族譜牒,其形成於原始母系社會晚期,是最 先由母女連名制逐漸地過渡為父系社會的父子連名制的產物。這一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將還會延續到漫長的未來歲月。目前,在諸多譜牒當中,四川的《你茨》記載有241代人 ,以平均30年為一代計已有6400多年歷史,雲南的《天文起源》記載有248代人,距今已 有7500年歷史;而貴州的《西南彝志?譜牒志》和《彝族源流》記載的代數最多。在篤慕 都姆之前有360代,都姆以後又傳70代(1664年安坤為止)。照此說,篤慕前後有430代, 加安坤之後11代共為441代至少有13230年歷史,若按平均25年為一代,也有11025年,若 再加母系社會晚期的時間到現在的代數就更多。如果這個佐證可以成立,則古彝文的起 源可推前到10000年以上,其醞釀、形成和發展史就更久遠了。當然,有關此說的最後成 立,還假待時日。 課題組搜集和查閱了中外大量的史料,認為支持中國彝族文字走過10000年以上時間 「長度」的觀點在學界已比較認可。與之作比較的蘇美爾文字、古埃及文字、中國甲骨 文、瑪雅文字、哈拉般文字等學界比較一致公認的世界最古老文字,最早出現約在3000 ——10000年以上。該課題報告依據大量考據資料,採用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世界古文 字珍稀遺產價值評鑒體系—試行體系》評鑒認為,原始古彝文的創製和出現大致可推算 為7000—10000年以上。該結論得到與會專家一致贊同。 三、文字寬度:影響力指標評鑒分析 1、在中國範圍具有廣泛影響: 根據最近國內相關考古研究成果的新聞報道,中國29個省市自治區都發現了古彝文刻 劃符號。截至2008年12月底,中國考古工作者已在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東、山 西、陝西、甘肅、青海、新疆、西藏、北京、上海、重慶、香港、海南、雲南、貴州、 四川、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蘇、安徽、台灣、江西、內蒙古、寧夏等全國29個 省、市、區考古發現或陸續出土了大量刻劃在陶、石、骨器、巖畫、服飾上的古夷(彝) 文字,即「刻劃符號」。 中國無形資產研究院副院長王合成分析說,這些文字早期被考古發現時,曾長期被認 為是「難以解釋的文字」,或被說成是「史前文明留下的文字」,甚至有國外考古專家 稱其為「外星人留給地球人的信息密碼」。實際上,這些文字經過與現有的古彝文進行 對照、識別、翻譯、破譯和釋讀,85%以上都能夠識讀和解譯。由此可見,古彝文在遠古 時期與中古時代曾覆蓋中國90%以上地區。籍此,湖南省株洲工學院教授、全國著名彝學 專家劉志一認為,在夏朝以前,彝族可能曾經成為過中國大地上的統治民族之一,否則 古夷(彝)文字不可能在全國如此廣泛的區域留下傳播足跡。 他認為,彝文與中原文化源遠流長的關係有據可考。古蜀國銅器的銘文及夜郎國墓葬出 土的陶文均與彝文有關,彝文與半坡陶文之間也具有淵源關係。另外,當代學者把彝文 和甲骨文對比研究,發現四千多個甲骨文中,有六百多字與彝文的形義相同。由此,有 專家分析,甲骨文與彝文可能是「同母所生的兩兄弟」,認為最早出現於古夷人伏羲部 族中的書契,即刻劃文字,一個走向是在中原地區演化為甲骨文,繼續發展為鐘鼎文、 篆書、楷書,最終成為現代漢語言文字系統,而另一個走向是隨著古夷人分支傳入西南 的刻劃文字,發展為彝文。 課題史料員吳驍桐以文獻證據舉證說,彝文所載的有關內容亦與先天八卦以及河圖洛 書理論相似,彝族先民在哎哺時代最早出現的哎哺(乾坤)、且捨(離坎)、魯朵(震巽)、 哼哈(兌艮)四個部族名稱,正是以八卦合稱命名的。 2、在海外也可能具有的廣泛影響: 彝文可能在遠古時就與西方形成一定的交流關係。吳驍桐繼續在會上提供以下相關資 料供與會專家進行比較: 彝族除了十月太陽曆之外,還有一種古老太陽曆,規定一年365天,分為18個月,每月2 0天,剩下5天作為祭祀日,奇怪的是古瑪雅人使用的曆法與此相同,莫非真是一種巧合 。 法國境內阿爾卑斯山脈中的貝古山(Mt. Bego)山谷中光滑的巖谷上佈滿了短劍、刀槍 、農夫和耕牛等謎一般的雕刻巖畫,有10萬幅左右,創作年代在距今3500年以前,而這 些法國牛耕出現的圖案及描述表達的意思,與雲南九鄉崖刻的圖像幾乎完全一樣。 6月15日,由本課題組發起組成的大陸、台灣、香港學者前往畢節地區,開展世界古文字 與彝族文字源流關係的學術交流。令各地專家、學者驚奇的是,在交流活動中,著名的 彝文專家、畢節地區彝文翻譯組負責人、人稱彝族文化「活字典」的王繼超教授,能用 畢節地區的彝族文字解讀被稱為世界古文字中的蘇美爾文字、腓尼基文字、阿拉姆文字 、伊特魯裡亞字母、塞浦路斯字母的一部分。隨後,課題組又邀請了畢節地區相關彝族 文化研究學者對這些世界古文字進行辨析,他們中大部分學者也能部分解讀出這些距今 約2000—6500多年前的世界古文字。 蒞臨該次交流會的畢節地委副書記安金黎(彝族)認為,大家眼見的現象,從一個特殊 角度,活生生地提供了彝族文字能夠與世界其他古文字對話交流、可能是世界文字一個 重要起源或重要同源的現代例證。 四、文字厚度:文化力指標評鑒分析 張劍分析說,歷史上,中國少數民族曾創製並使用過古彝文、納西東巴文、古突厥文、藏 文、回鶻文、蒙古文、滿文、古壯文、古布依文、傣文、古瑤文、水書等三十幾種民族 古文字,並有大量的典籍文獻傳世,古彝文是其中文字與文獻數量最多、體量最大、底蘊 深厚、內容豐富、體制完善而成熟的古文字。從彝文古籍的數量及分佈情況看:彝文文 字有著悠久的文字歷史,使大量的彝文古籍得以傳世。彝文的典籍涉及社會各個層面且 內容非常寬厚,記錄著本民族大量的古文化信息,其著名典籍有木刻本《太上感應篇》、 《瑪牧特衣》、《摩史書》,手抄本《勒布特以》、《瑪姆特以》、《物始紀略》、《 爾比爾吉》、《彝族創世志》、《阿細的先基》、《西南彝志》、《宇宙人文論》等。 彝族自古重修譜,譜牒浩繁,畢節地區大方縣的彝族譜牒記錄了115代家族的繁衍歷史。 抗日戰爭期間,著名地質學家丁文江來貴州考察,偶然發現許多彝文經典、碑刻,視為 瑰寶,於是請彝族學者羅文筆翻譯出來,印成《爨文叢刻》一書。解放後在大方成立的 彝文翻譯組,將大批彝文典籍整理出版,最著名的就是《西南彝志》,全書共26卷,記 述了彝族的社會歷史,政治制度和文化藝術,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被譽為「彝族歷史 巨著」。以後,博物館還收藏了許多民間流傳的彝文手抄本,封面用羊皮或麻布做成, 被稱為「羊皮檔案」,堪稱館藏一絕。 資料統籌趙德靜例舉與此有關的專家研究成果說,長期以來,彝文有兩大傳承特點:一 是以手抄本方式為記錄與傳播載體,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在香港藏家處贖回上世紀70年 代《彝族字典》,就是手抄+油印的珍本;二是彝文古籍的收藏主要以個人收藏為主, 致使至今仍有大量的彝文古籍散落於民間。18世紀後,外國傳教士、民族學者等進入彝族 地區,他們將所收集到的彝文古籍帶回國內並收藏於各自國家的圖書館中,目前法國、美 國、日本等許多國家均有彝文典籍的收藏。在國內,著名的民族學家楊成志先生於1928- 1930年赴西南地區調研民族情況時收集有彝文典籍70多部;1931年,地質學家丁文江先生 收集彝文文獻十幾部;20世紀40年代,民族語言學家馬學良先生在雲南考察期間收集彝文 古籍2000多部,並將其分藏於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國立北平圖書館以及北大、 清華、南開大學等高等學府圖書館。 根據課題高級顧問、貴州畢節地區著名彝學專家王繼超先生提供的研究數據,畢節方言 區彝文古籍現存約有6-7千冊,有關部門僅存2千餘冊,其餘散落民間。據統計,目前雲南 各地約收藏有1萬多卷冊;四川涼山等地約收藏有1000餘卷(冊)。因此,本課題認為, 以單獨一種民族文字所具有的文字厚度做比對,彝族文字可謂在世界古文字中首屈一指 。 高明達博士說,作為台灣學者,自己也比較關心彝族文字在人類古文字史上的地位。研 究可以發現,彝族文字與古甲骨文不少特徵如影隨形,形神相合,具有諸多共性,並非 巧合或偶然。他表示贊成朱琚元所著《彝族文字與中華文明史》的諸多見解:中國新石 器時代遺跡是距今年代最早的黃河流域的賈湖、長江流域的澎頭山遺址刻符。將這些刻 符與彝文進行簡要比較,可以認為中華文明史不止人們常說的上下五千年。彝文與甲骨 文的共同點,其一,表現於兩者均同出巫職。其二,彝文與甲骨文都具有象形、指事、 會意等造字法。其三,彝文與甲骨文都普遍出現通假現象,由此決定兩者都不是純表意 性。其四,是彝文與甲骨文皆異寫字繁多。從中不難看到彝漢語言同源共生的密切關係 。但兩者在甲骨文產生前較早時期即分流,其後各自獨立發展成各具特性、不同體系的 兩種方塊音節文字。如果說,漢語言文字中的甲骨文與蘇美爾文、埃及文、瑪雅文、哈 拉般文一樣,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那麼,彝族文字亦當同時享有這一稱號。 喬惠民評鑒說,根據內地專家統計,彝族文字是世界文字中字數最多、體量最大的古文 字,屬表意文字,一個字表一個音節,彝文古籍的行文次序,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直 行排列,以五言句式為主,間雜三、四、七、九言。當代出版的彝文譯著本,因兼顧國 際音標的排版而改為橫排版式。彝文完全能對應記錄彝語,單字有8萬7千餘個,與漢字 的單字數量相當。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香港贖得的1978手刻油印版《彝族字典》收錄彝 文字詞約10000個左右,馬立三主編的《彝文字集》共收錄彝文單字87046個,畢節學院 目前正承擔的彝文計算機編碼輸入法的國家課題,收錄彝文單字也有8萬餘字,其它的彝 文字典也有數千字的收錄。而世界古文字和中國文字中,除漢語言文字外,沒有一個文 字能夠達到這樣的體量。由於彝文可以對應記錄語言,有很多文獻古籍和金石碑刻,歷 史上曾用作公文文書,因此它的使用範圍比東巴文、水書、哥巴文都要廣泛得多。用彝 文著編的典籍不僅門類齊全,而且十分豐富。因此,彝文真正體現了能完全承擔彝語言 載體的功能,是發育比較成熟、穩定和具有厚實飽和度的文字。 五、從文字活度:傳承力指標評鑒分析 張劍發言分析說,古彝文的與其它任何古文字相比的優勢在於「活」,其它都一一不存 ,而古彝文還鮮活在人間,被當代人活學活用。在世界古文字發展史上,蘇美爾與巴比倫 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聖書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瑪雅文字,中國殷商時代甲骨文,金文、還 有古西夏文、古突厥文、古龜茲文、古于闐文、古契丹文、古女真文等,這些古文字從某 種意義上說都屬於消亡類型、或整體形制過渡變化了的文字。然而,有萬年歷史的古彝文 至今依舊保留古代固有型制在中國大西南比較廣泛的地區活態傳承,實屬人類文字發展 歷史上的奇跡。他介紹說,本課題最初選取的基準比對樣本,是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專 家在香港偶然發現後,以高價購買的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之前產生的手抄本《彝族字典》 。該字典由貴州畢節地區民委彝文翻譯組編製,時間為1978年6月,字典扉頁上還印「有 毛主席語錄」和「華主席指示」的歷史時代印跡,距今已有30多年的歷史。《彝族字典 》中收錄了近10000字詞,均為蠟筆鋼板手抄,手工油印成冊,是彝族傳統手抄本形式輔 以現代手工刻印本技術的混合性傑作,是活生生的記憶遺產。本課題專家組共同認為, 以此作為一個基準比對樣本源,是具有鮮活性、真實性、可比性和價值性的。 安金黎在畢節與課題組交流時指出,彝族語 言文字的活態教育仍在現今彝族方言區普及 ,這是一項最重要的文字活度(history and nowaday)——傳承力體現,反映了政府對 保護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政策導向。雙語教學是彝族文字得以保護傳承的最重要手段之 一。僅從貴州省情況看,貴州省教育廳和省民委早於1983年就聯合發文決定在有關學校 進行民族語文的教學實驗,彝文開始正式進入中小學,拉開了貴州省彝族聚居區的彝漢 雙語文教學序幕。在漢語文教學的同時開設彝語文課的「二類模式」雙語教學,是貴州 彝區推行的主要教學模式,試行過程中,彝族較為聚居的畢節地區效果尤為顯著。 王繼超根據自己的工作實踐,介紹說,早在1955年,貴州畢節地區就成立了全國最早的彝 文翻譯組,文革期間被迫解散,1977年10月恢復原畢節彝文翻譯組的建制,課題組在香港 獲得的手抄油印本《彝族字典》,就是畢節彝文翻譯組當時的一個成果。後來,彝族文 化研究機構,除北京多家之外,還遍佈雲黔川桂四省區有關的高等院校及州地縣市。1979 年國家民委發文專題指出:彝族歷史文獻需要繼續搜集和整理研究,請各有關地區和有關 部門引起足夠重視。彝文古籍經過20多年的搶救,全國目前已收集約1.5萬冊,主要收藏於 黔滇和北京等地的民族工作、教學科研部門和圖書館、博物館等。 吳淳指出,經過幾代努力,彝文典籍逐步構建了一級類、二級類(哲學、倫理、宗教、 巫術、政治、法律、律歷、通告、軍事、經濟、語言、文字、文學、傳說、神話、諺語 、故事、散文、詩歌、小說、文藝理論、藝術、歷史、地理、民俗、譜牒、歷史、地理 、天文、天文、歷算、醫藥、衛生、醫藥、病理、農牧業技術、科學技術、工藝技術、 其他、碑刻、摩崖、譯著)等比較科學完整的分類體系,以便於研究、考據、使用、傳 承。貴州畢節地區不僅加強了彝族文字文獻收集、文字編譯、雙語應用,而且將古彝文 作為打造、傳播彝族文化的重要元素,將在大方古彝文化勝地集中收集展示古彝文獻, 並利用彝族文字圖畫之美、象形之美、厚實之美、靈變之美、多彩之美,在中國十大避 暑名山——烏蒙山韭菜坪創建「天書石林,石頭字典」古彝文化景觀,將古彝文的文化 價值、美學價值、傳承價值進一步激活。 六、從文字定度:穩定力指標評鑒分析 經過近一年努力,課題組圍繞古彝文歷史、特徵、體制、人類貢獻率等方面所表現的文 字定度(standard and deviation)——穩定力,研究評鑒形成以下階段性共識意見,由 吳淳會上加以簡述。 1、中國的彝族人口800萬餘人,主要分佈在中國西南的雲貴川及廣西四省區。長江、珠江 上游流域是彝族的主要生息片區,尤其以烏蒙山、大小涼山一帶為主幹。彝族人口眾多 ,生息地域廣泛,歷史上曾經建立過自己的政權,文化底蘊十分悠久而豐厚,因此,彝族文 字發育很早,彝文古籍不僅收藏量大,而且富有特色,形制穩定。 2、通過與世界古文字和國內四大遠古文化區文字(刻符)進行交叉比對評鑒、推衍,彝 族文字與中國甲骨文具有同源性,與排列前五位的世界古文字具有同源性,再通過國內 文獻、典籍和論著佐證,畢節彝族文字呈現出世界文字起源的諸多表徵。 3、彝族文字的發展源流,均表現出「圖畫—符號—文字」的過程,具有世界古文字的形 成基礎,符合世界古文字產生流傳路徑規律。在長、寬、厚、活、定、值的6D評鑒指標 系統中,其中長、寬、厚、活指數的古文字同類項有關數據橫向比較,畢節彝族文字具 有顯著的表現,各項數值均排列首位。目前可證為世界古文字行列中具有高度文化價值 的世界古文字之一,如果主要以長度作為評鑒要項,畢節彝族文字更可名列前茅。 4、彝文在漢文史料中名稱繁多,有夷字、韙書、爨文、爨字、進書、蝌蚪文、裸裸文、 畢摩文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按照族稱的規範,現已定名統稱為彝族文字,簡稱為 彝文。彝文每字一音,形聲義三位一體,手抄本是彝文古籍傳世的主要途徑,因地域與 方言的關係,彝文雖未能在所有方言區完全統一,存在大同小異的現象,但總體屬於成 熟穩定的文字。 5、彝文文獻古籍在傳承上以下特點:一是彝文的創始人、創始年代,由於時間久遠難以 尋覓確鑿記述,文化古籍版本也很難找到具體作者、編著者、整理者的署名,以及寫作年 代、成書年代的標識,只有後世才偶有謄抄者、抄錄者署名,或標明抄錄時間,而且文 化古籍傳承多為民間手抄本,木刻本很少,這些特點反映了彝文文獻古籍在創作上的集體 性、民族性和漫長的歷史性,而不是個人一時一地的即興作品,顯示了彝文頑強的生命 力,同時,也反映了彝族在漫長皇權社會中曾在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受到壓迫歧視 的歷史事實,對古彝文歷史及其文獻古籍的研究,主要靠歷史傳說、現代考古、佐證史 料、邏輯推理等組合方法求證。 6、彝文與漢文一樣都有刻劃符號文字。甲骨文史籍稱為書契,即刻劃文字。就文字結構 特點看,彝漢文共同屬於中華古方塊字造字類型,同屬音節文字,並可分筆畫部首,同 樣具有象形、指事、會意的造字功能和轉注、假借的用字規律,在文字發展史上都有一些 象形文字、圖畫文字傳承。只不過,彝族文字的象形文字、圖畫文字的比重遠比漢文大得 多,漢文後來由甲骨文、金文演變到了今天的現代漢語言文字,而彝文形制變化不大,反 映了彝族文字發展的步伐比漢文要慢得多,原始文化特徵保存得更加濃重。該課題不同意 有專家認為彝族文字是高度封閉的純自源型文字,而認為彝族文字是圖畫文字、象形文 字、抽像文字混合而成的組合文字,從古西南夷地區以外也大量發現酷似、相似、近似 、疑似彝文蹤跡的情況而言,彝文應該比較具有開放度、包容度,是自源型獨立發展為主 、它源型交叉發展為輔相結合的一種特殊文字類型。後來在漫長的皇權和封建社會階段 ,彝文伴隨著彝族人民所受到的歧視和磨難,長期不能進學校,沒有印刷品,推廣和運 用只能在家族、布摩、師徒、父子之間互教、互學、互傳。直到進入現當代,憲法明確 規定各民族都有使用自己語言文字的自由,並清除了文革左的思潮影響,民族政策進一 步貫徹落實,彝文才迎來搶救保護的最好時光。 7、「彝文古籍是彝族的百科全書」,是中華民族古代語言文字瑰寶之一,是世界古文字 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29個省市區均發現古彝文刻劃符號,但價值度較高表現的區域 是在長江中上游區域、烏江上游區域和珠江上游彝族聚居區域的彝族文字。目前中國古 文字以甲骨文考古發掘地為代表,學界較多專家界定的遠古文化區是黃河中上游地區、 長江中游地區、東部沿海一帶。該次研討會專家建議應根據古彝文的歷史成因、文獻影 響、形制系統、文化價值等進行綜合考慮,應把長江中上游區域、烏江上游區域和珠江 上游彝族聚居及古彝文產生發展區域,作為與黃河中上游地區、長江中游地區、東部沿 海一帶並列的中國遠古文化區。 (後續--) ※ 編輯: ahamin 來自: 221.130.48.82 (12/28 12:15)

12/28 21:37, , 1F
當中國人真好,啥都可以沾個光。
12/28 21:37, 1F
文章代碼(AID): #1BE2lm1I (Linguist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E2lm1I (Lingu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