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不是牛人的申請分享

看板MBA (企業管理碩士)作者 ( ㊣ 黑白畫映 ㊣)時間14年前 (2011/03/01 21:10), 編輯推噓3(302)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背景:輔仁貿金(GPA3.65)、Full-time w.e. 5年(含當兵和小企業約兩年管理職)、AT 640(一次)、TOEFL85(三次)。 2009年10月決定給自己一個出國圓夢的機會,就毅然從大陸辭職回台灣開始準備。自己粗 略評估過優勢在工作經驗,就把重心放在AT(2010.6);雖成績普通,但因不打算申請 top20以上的學校(也沒錢念),加上時間有限,就開始準備托福;托福表現不佳,到12月 第三次才考出85(汗顏),為了趕申請,於是決定先丟再說。 在這裡我非常謝謝學人。在跟Linda討論的過程中,了解到很多我不曾考慮卻又很重要的 選擇要素,不論是位置的重要性、實習的機會、生活費用、治安等等;更重要的是,礙於 經濟因素,Linda幫我分析出以我的條件,有些州立學校我的優勢可以補足我的缺陷,又 有些比較夢幻的學校可以嘗試。另外,Fen也幫我很大的忙,從resume、SOP到Essay,即 使寫的很多遍依然不好,她還是耐心教我如何抽絲剝繭,思考用比較受人青睞的方式表達 我的優勢,爭取更多的目光。最後,負責我的幾位秘書也幫我很多忙,從跟學校的書信往 來,溝通,進度跟進等等。我非常感激你們,畢竟我從12月中開始委託,二月初就收到 offer,這一切都是因為你們的幫助,除了感激,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而且,我很高 興在”合作”的過程中我們也因此成為朋友,真的! 過年收到學校offer的時候,我還以為怎麼睡醒了還在做夢,除了自己我還請家人幫我看 了好幾遍,我才敢確定那是一個真正的offer,雖然還有其他學校的結果還沒出來,不過 以這樣的成績有不錯的學校收我,實在是”爽”字了得。在這裡的一點分享,希望能幫助 想要出國的朋友。 一、 自身的準備與評估 不論是全職或半職在準備出國的朋友,我相信大家跟我一樣,在想出國的同時都會問自己 -“自己的優勢在哪裡?”,而且對自己的優劣勢都有自己的看法。這裡我的想法是”If you are an expert about applying to graduate school, just accept the unchangeable and altar the changeable; if not, just find an expert to help you ”。身邊跟我一起奮鬥的朋友都在怨嘆大學的GPA如何爛、工作經驗如何的微不足道等等 ,但是他們都沒有靜下心來想想,學校評估一個學生的時候是全方面的,如果我們知道都 哪些學校要什麼,那當然我們只要把可改變的東西(like GMAT或TOEFL)來提高我們被錄取 的機率就好;但是如果我們不知道,我們可能就會把時間浪費在不必要的事情上,而且會 讓申請的品質大打折扣。 舉個例子說,我一個朋友(我都叫他AT不死鳥)說他大學成績很爛,所以他必須要把GMAT考 高一點才能有學校念,結果到今年初GMAT考了五遍,把選學校、準備申請文件和趕 deadline時間壓縮到剩不到一個月,而且完全忘了很多學校可能重視工作經驗,最後在幾 個朋友的提醒下,終於知道各校deadline在即,火燒屁股,才每天熬夜處理resume、SOP 、推薦信,最後倉促完成申請程序(要不是他是全職準備加上他大學教授的幫忙,我看他 一天48小時都不夠用)。 而我運氣比較好,八月多就每天聽到我另一個朋友每天都在他改編五月天的歌(我好想好 想飛,逃離這個,瘋狂世界,那麼多苦,那麼多累,那麼多莫名的Essay),才對申請恍然 大悟,知道時間是那麼緊迫、申請文件的繁瑣和重要性,以及有些學校是如此重視除了AT 以外的東西。自問耐性不好又不專業,又不希望自己變成熱鍋上的螞蟻,於是在十月我花 了兩個星期走訪了很多代辦一一比較,到最後挑了學人。我選擇的原因是:1.時間緊迫, 我需要一個能大量幫我分擔申請工作的代辦,讓我有更多的時間準備考試;2.我對美國的 學校了解充其量就只有大家在google到的東西,因此我需要一個專家,幫我找出”合適” 的學校;3.由於每個的狀況不同,因此我需要一個有規模但能客製化的代辦;4.眼見為憑 ,因學人幫我朋友以AT五百多、托福八十幾的成績申請上UT Dallas的MS Accounting。 寫到這裡我相信有很多大牛都會覺得自己來就好,幹嘛找代辦。但是如果真有本事當牛人 ,當然可以自己來,省下一筆費用;但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的”牛人而且有那個美國時間 去蒐集”有用的”資訊呢?換個角度想,代辦費不就等於省下更多的時間,不就可以拿來 換取更好的成績、挑選更適合自己的學校或者品質更很的申請嘛?我希望想出國的朋友在 評估自己條件的時候,最好也評估一下自己”有多少時間”、”想做什麼事”和”能做到 什麼事”,可以的話,就選一條風險小的路吧。 二、 勇敢去嘗試和接受別人的建議 拿到AT成績後上網爬文,發現自己的落點大概就是50~100大,尾巴翹起來了,當時還想 說非什麼學校我不念;可是拿到Linda給我的出選名單而自己托福出來只有八十出(這樣的 成績離多數學校要求有一大段的距離),尾巴又垂下去了。最後跟Linda商量給自己最後一 次機會再討論,結果是個85(而且我又不打算再考了),實在是晴天霹靂。 在修改選校名單的過程中,我總是問Linda這些學校托福我都沒過,我會不會去當砲灰, 她都說希望我可以再考,但這名單我可以再想想。開始我都不明白是什麼意思,結果有一 次她說:”學校考慮學生是全面的,你的優勢在工作經驗,這是我們的共識,而這些名單 就你的條件是有機會的;我是個樂於助人的獅子座,我覺得我們是夥伴的關係,我們的共 同目標是要申請的學校,你都這樣沒自信,讓我想幫你的心情都沒有了!” 我才真正了 解到,這些名單的挑選是專業的,如果我連自己都沒有自信感動我的夥伴,我又怎麼感動 挑我的學校;從另一個角度想,我的最終目標是今年出國圓夢,這些”嘗試”的申請費都 如果是我自己挑的話,說不定跟丟到水裡差不多。這個第一個收到的offer就印證了他們 的專業(Stony Brook的托福min requirement 90,每項不能低於22),二月中陸續收到UTD 還有Missouri at Columbia的offer。雖然不是甚麼牛校,但是這個結果告訴我,如果堅 持自己的看法,不相信專業和接受別人的建議(不管是嘗試或妥協),我永遠是沒辦法突破 自己,去美國更不能適應那種與不同背景和個性合作的讀書環境。 在寫文件的過程中,我每天也開始邊唱著我朋友改編的歌曲,邊泡在網路上前人的分享和 各大網站的教學等等,幾天的努力下來,以為自己寫的不錯,結果是個震撼教育。一開始 嘗試用英文寫,為了避免混亂,我不斷的向Fen強調我負責的公司跟母公司的關係,幾經 修改後,她跟我解釋到後來告訴我的文章內容中上但英文卻是很”生硬”;最後她告訴我 美國人根本不在意這些,重視的是我的經歷和內容,尤其是P&L(Profit & Loss),而且, 我勇於嘗試英文是正確的態度,但是文件的重要性影響力頗大,希望我先用中文表達清楚 ,再考慮要不要找翻譯社處理;最後決定用中文再重寫,但是也重寫了N遍才過關。 坦白說,這個過程讓我了解到,用使用多年的中文表達自己的優勢,如果欠缺美國人的青 睞的模式,其實也是一場空,更別說是英文了;另一方面,網路上的分享跟教學不是沒有 用,而是不見得適合自己。這個收穫我相信對我未來在美國念書,一定有很大的幫助,因 為學校對MBA的要求,就是針對個人,而不是攤在google上的東西;而且,對比翻譯社回 來的東西,我才咋舌發現什麼我的文章是如此的…”生硬”。 希望想出國替自己圓夢、學習、鍍金,或是體會不同生活的朋友不要放棄,打從選擇出國 這條路,就是辛苦的開始,如果不能克服,又如何突破自己和為自己增值。就像我推薦給 我的學弟跟朋友一樣,如果因為工作或其他原因讓你考試申請兩頭燒,又希望申請到一個 滿意的學校,但自己又不是那麼牛,我認為學人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起碼他們客製化的服 務,讓你參與但又大大減輕了申請的瑣碎工作,讓你爭取更多時間繼續工作或準備考試。 衷心祝福各位,順利拿到心目中學校的offe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5.160.107

03/01 23:38, , 1F
推 不是牛人的分享更應該被鼓勵 能激勵更多人!
03/01 23:38, 1F

03/02 01:01, , 2F
你適合做生意.肯拼.
03/02 01:01, 2F

03/03 13:27, , 3F
AT550+,T80可以上BU IMBA;AT640,w/e 5yr,T85要衝UIUC
03/03 13:27, 3F

03/03 13:33, , 4F
AT610,GPA不到3可上W&M拿獎,樓主其實還有前進空間
03/03 13:33, 4F

03/03 14:03, , 5F
感謝分享阿~
03/03 14:03, 5F
文章代碼(AID): #1DRF120g (MBA)
文章代碼(AID): #1DRF120g (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