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取] 歐洲MiM 管理碩士 心得分享。

看板MBA (企業管理碩士)作者 (gerard088995)時間8年前 (2017/01/17 02:18),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ola! 大家好,在這個版潛水也將近兩年了,也終於申請到理想的學校 希望分享一些親身經驗回報大家:) Program: Master in Management (Europe)OB Admission: RSM MiM(16個月) ESADE MiM+CEMS MiM Rejection: N/A Decision: ESADE+CEMS Background: Bachelor of Arts in Foreign Languages GPA(3.6/4.0) Test Score: GMAT:650up TOEFL ibt:104 Recommendation letter: 系上二外教授*1 實習部門主管*1 Work Experience: 本土&外商實習*1/商業競賽*1/國際志工*1/國外打工旅遊3個月 ------Why MiM-------- 歐洲大部分MiM的課程都接受非商管背景的申請者,提供大家一個轉換專業的管道。 相對於歐美MBA來說,MiM幾乎都是一年的課程,我認為對於有志往商業領域的人來說, 時間跟金錢的成本都相對低。 因此,我選則在畢業之後直接出國念。雖然大部分產業的graduate scheme只要求大學畢業即可 ,但我覺得有完整的商管邏輯訓練會比較快上手,職涯選擇性也比較大一點! ------Why ESADE------- 選校的部分,當初是直接從FT times & 對岸CD追夢網做初步篩選。 英國:LBS,LSE& Imperial(英國有非常多general management的課程,cp值就比較主觀 了) 法國:HEC Paris,ESSEC,ESCP... 西班牙:IE & ESADE 德國:曼海姆,EBS,WHU 最終會選擇ESADE是因為大學選擇西文當作二外,西文也算是很熱們的商業語言,對於想 嘗試在中南美洲找工作的人會是一個很大的幫助。當然,ESADE的學生組成很國際化,同學 來自二十幾個國家。另外學校的文化重視團隊合作,這個特質在我實習完之後發現重要性 大過個人能力的展現。 (套一句大師兄的話:棒球不是沒有誰不能打,是沒有人才不能打!) 其次,是因為CEMS,有在關注歐洲MiM課程的人應該對他不陌生。簡言之,CEMS算是一個商學院 聯盟,也和很多企業&NGO合作提供實習或工作機會。CEMS只會在每一個國家或地區挑選一間 學校,在歐洲除了英國的LSE,法國HEC Paris和西班牙ESADE之外,亞洲的部分,有大陸清華 香港科大和新加坡NUS。 因為畢業之後打算往銀行業發展,第二年希望能到港科或NUS,累積一些金融業的經驗。 這邊附上CEMS的網址,有興趣的版友可以參考一下http://www.cems.org/ -------有關面試--------- 因為有其他offer的時間壓力,我直接寄信給ESADE亞洲區招生官 Mary,希望能夠盡快安排 skype面試,他也很快得幫我排定面試日期。 這邊想特別提一下Mary,因為他真的是我遇過最善解人意的面試官,從去年四月在台北MBA Tour跟他聊過之後,就覺得他很特別。他的面試中不會特別想問一下很有挑戰性的問題或是 故意讓受試者緊張,測試抗壓性。反而會盡量受試者覺得放鬆,我個人認為反而在這種情況下, 才表現得申請者最自然的特質。 照往例,Mary都會先以一個case study開頭,了解分析跟表達想法的能力。但這次Mary 卻沒有,讓我覺得有點意外。 面試的問題: 1. why ESADE? 2. why CEMS? 3. Contributions 4. Scenario test(公司有兩個人,一個有能力但傲嬌不聽指令,第二個能力普普但樂於 溝通,你是主管,你怎麼選擇?) --------心得----------- 從決定出國,考GMAT&TOEFL,實習一直到最後不斷修改essay的痛苦.. 都讓自己更堅定想出國的決心,因為這個過程中其實是孤獨的! 但好在我有可以分享情緒的朋友&願意不厭其煩幫我來回修改推薦信的老師, 才讓我能夠順利走完最後一段。 申請季結束。 歡迎也有想申請MiM的版友站內我,很願意盡我所能回答大家的問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4.250.10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BA/M.1484590684.A.CE0.html

01/17 02:23, , 1F
push
01/17 02:23, 1F

01/17 23:09, , 2F
讚讚 felicidades!
01/17 23:09, 2F
文章代碼(AID): #1OVGvSpW (MBA)
文章代碼(AID): #1OVGvSpW (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