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商周老闆簡介

看板Management (企業管理)作者 (寶~~~)時間19年前 (2006/01/20 04:3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原網址 http://www.sinchew.com.my/content.phtml?sec=857&artid=200511281373 出版界梟雄何飛鵬 updated:2005-11-28 16:40:03 MYT (放大) 出版是一個充滿挑戰的行業,甚至有人開玩笑說:“如果你痛恨一個人,就叫他搞出版” ,由此可見當中的艱難與苛刻。 可是,具備冒險精神的人都知道,危機當中也存在生機,只要瞭解市場,加上眼光精準和 掌握時機,這個謬論就可以推翻了。 何飛鵬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子。 要瞭解何飛鵬在出版業界的份量,首先必須翻開他的“事業紀錄簿”,以他一路走來所創 下的業績作為一個初步的認識。 1987年何飛鵬與老友詹宏志、金惟純和孔誠志等人,創辦了《商業週刊》,隨後成立商業 週刊出版公司,出版過銷量與口碑都傲視出版界的刊物,比如1994年出版的《1995閏8月 》和《理財聖經》已成為出版業界的典範,而1997年出版的《李敖回憶錄》一出版就擠身 暢銷書排行榜,並盤踞榜上長達半年之久。 何飛鵬同時還兼任《保險行業》的總編輯和《就業情報》的社長,爾後又投資《PChome》 及《PC office》月刊。1997年,商周出版社與貓頭鷹出版社合併為城邦,採多品牌策略 發展,迄今旗下共有40餘家出版社。 另外,他還開創了將近十幾個不同類型的出版社,包括MOOK(旅行)、新手父母(幼兒) 、布克(藝人流行)、啟示(宗教靈修)等。 那麼多漂亮的戰績,為何飛鵬贏來了金石堂1997年出版風云人物的榮譽。說起此事,他呵 呵地笑說那是“錯賞”和“謬賞”,還自嘲說:“每年都要選一個代表,在出版界那麼久 ,遲早會被選上吧?嘿嘿嘿。” 大時代的轉變涌現機會 1987年,不但是何飛鵬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對整個寶島來說,也是新的里程碑。 那一年,何飛鵬創辦了他輝煌事業的起點刊物:《商業週刊》。他的開創精神,源自於當 時的台灣環境變革,讓他看到了契機。 “1987年是蔣經國去世的前一年,台灣發生了3件歷史性大事,是台灣變動最劇烈的一年 。”那一年,蔣經國在他有生之年宣布了開放黨禁(政治)、開放報禁(大眾傳播)和解 除外匯管制(經濟)。3件大事在同一年發生,使何飛鵬感覺到台灣面臨了一個結構性的 大變動。 何飛鵬一直認為,台灣如果要繼續繁榮興盛,就要發展經濟,而發展經濟,就要辦商業管 理雜誌。於是,他離開前途倍受看好的新聞界,創辦了《商業週刊》。 “我覺得經營企業是協助台灣興盛的重要處方,如果我們能訓練出100萬個優秀的企業家 、專業經理人,台灣的力量就無限。” 滿足讀者的需求就是成功 繼《商業週刊》後,《保險行銷》、《就業情報》、《PChome》和《PC office》雜誌都 很成功,人們說那是市場區隔策略正確,可是何飛鵬卻說原因只有一個:滿足了讀者的需 求。 當《PChome》在1995年推出的時候,台灣市面上的IT雜誌,沒有一本的發行量是超過2萬 本的。何飛鵬和同僚針對該現象仔細研究,發現了一個問題:這些IT雜誌,大多是IT界的 專業人士在辦,這些人具備了專業的IT知識,可是他們的弱點是不瞭解不會電腦的人的困 擾。 “你知道用電腦的第一步驟是甚麼嗎?”何飛鵬的問題使人一怔,好像太過簡單而使人不 知怎麼回答。 “曾經有一個接近60歲的老人家打電話給我們的雜誌,說他按照我們教導的方法開機,可 是電腦卻沒有反應。最後弄了老半天,才想到他可能沒有插電。” “IT人士是不會教你插電源的,他或許直接叫你開機。”這個例子說明了很多相關領域的 專業人士,其實沒有能力解決“不會者”的困難。 “《PChome》的創辦之所以非常成功,是因為我們要真正的瞭解讀者的困難,用最簡單的 方法述說,解決他們的困難。” “引領讀者”是傲慢和無知 出版人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常常強調要迎合讀者的口味,考慮他們的需求;另一種就是 肩負使命,要引領讀者。 何飛鵬對引領讀者的說法反應頗大,並不認同這樣的心態。 “作為一個媒體工作者,如果你說你要引領讀者,我認為如果這不是媒體工作者的傲慢, 就是他的無知!” “我從來不敢講我能引領讀者和教育讀者,有使命會使你變得傲慢,而且很危險,讓媒體 不夠謙虛,不夠謙虛就不夠客觀,不夠客觀,社會的歧見和多元聲音就不會出現。” 何飛鵬認為媒體工作者比較正確的態度是把訊息講清楚,寫該寫的文章,謙虛的工作。 “你有甚麼資格說你的觀點是對的?你可能是傲慢和偏見,對還是不對,都還不知道呢! ” “做對事”和“把事做對” 何飛鵬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分析財經雜誌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探討方向。他說,在90 年代,財經雜誌主要是探索外在的變動,而現在則注重內部的管理。 “台灣的整體環境和過去不一樣了。過去勞力密集,很多創業者和企業家崛起,台灣一度 變成全世界的加工廠,產品賣到全世界。在機會很多的情況下,讀者最需要的是分析外在 的環境,選擇正確的生意來經營。” 來到21世紀,台灣的優勢不再,創業機會減少,因為創業的門檻變高了。當外部機會變少 之後,就是如何把現有的生意和企業做到最好以及持續經營下去,因此內部管理成了關鍵 的知識。 “在機會很多的時候,你要分析外部環境,做對事(Do Right Things);當外部機會變 少了,你就要把事情做對(Do Things Right)。Do Things Right是執行(Execution) ,而Do Right Things是策略(Strategy)。” 返朴歸真的管理學 出版過大量的財經和管理刊物,何飛鵬對管理學在企業所扮演的角色和歷年來的變化,有 他的觀察。 “根據整個西方管理的發展歷史,管理學的出現剛好是一個世紀。自20世紀開始,管理學 作為經濟學底下的一個分支,出現過很多理論。” 何飛鵬分析了上世紀80、90年代和2000年以后的管理發展。他認為80年代最重要的討論是 策略管理,之後談變革、環境。到了90年代,IT介入了管理學,我們看到6個標准差(6 Sigma)、企業資源管理(ERP)和評論計分卡等由IT工具面做主導的系統。 這之後似乎沒有新的管理學理論出現,可是何飛鵬發現我們正回到一個返朴歸真的年代。 “我們談品質、談人的態度、談一個人的基本認知。過往絢麗的管理名詞,到了今天回到 最基本的邏輯去。我們討論待人之道,比如你以甚麼角色來領導你的員工?像一個仆人呢 ?還是一個輔導者?或是一個組織者?” 這種回歸,何飛鵬稱之為“Back To Basic”。 “21世紀是有趣的。管理可以很復雜,也可以很簡單。” 何飛鵬簡介 學歷:台灣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畢業 曾任職:《工商時報》記者、副主任/《中國時報》財經記者、召集人/《卓越》雜誌總 編輯/中華民國企業經理人協進會副秘書長/《商業週刊》創辦人、社長、總編輯、總主 筆/PChome出版集團創辦人/保險行銷雜誌總編輯 榮譽:金石堂1997年出版風云人物 現任:城邦出版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長/商周出版、MOOK出版、布克文化、積木文化、原 水文化、新手文化、紅樹林文化、易博士、奇幻基地、啟示出版、浪漫星球等出版社發行 人/《漂亮家居》雜誌創辦人 -- 好人的3大特徵 1.有耐心 2.沒膽子 3.癡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8.175.31
文章代碼(AID): #13p_RpGg (Management)
文章代碼(AID): #13p_RpGg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