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16:9的棚內取鏡&拍攝

看板Media-work (傳播媒體人)作者 (老低調習慣了)時間14年前 (2011/07/07 04:52), 編輯推噓3(303)
留言6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07/03 09:41,
不要切下巴就好這是規矩
07/03 09:41

07/03 10:21,
SBS就算不是特寫也幾乎都會切頭 感覺很像用4:3的畫面
07/03 10:21

07/03 10:23,
硬裁成16:9的感覺 視覺感受上就覺得很不舒服
07/03 10:23

07/04 04:26,
SUPER LIVE 好懷念
07/04 04:26

07/04 14:06,
看時機吧?!
07/04 14:06

07/04 15:45,
我個人覺得以觀眾來說不會特別在意,會在意的都是學攝影的XD
07/04 15:45

07/04 15:46,
但其實這兩種風格各有特色啦,人像很難說到底應不應該裁
07/04 15:46

07/04 15:48,
只能說是不同攝影風格的展現,個人覺得切頭也沒啥不好
07/04 15:48

07/04 21:27,
我覺得還是看上頭的意思吧~有時候感覺切頭怪~但是上頭卻要
07/04 21:27

07/04 21:28,
但是有時候覺得切頭不錯看....上頭卻說沒天....=.=
07/04 21:28

07/05 22:04,
我的習慣也是特寫時常常切頭~~~
07/05 22:04
抱歉現在才回應 其實也在別的地方詢問了其他前輩看法 又花了一點時間搜集比對參考影片 SBS畫面會切頭 是因為上下加了黑邊(可能是規避侵權) 這點有在看SBS連續劇的我也疏忽掉這點 所以如果包含黑邊 則SBS的棚內取鏡和MBC是一樣切齊頭頂 不太留天空 但是觀察日本電視台棚內畫面 則的確有切頭的取鏡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F8nAuwbqM
包含裡面右邊連結的四則影片 也都是切頭取鏡 就像一樓說的 不要切下巴 就能維持邏輯上的構圖美感 當然這只是16:9棚內拍攝特寫的構圖 如果是新聞報導類取鏡 就要留天空(字幕空間需求) 而4:3有4:3的構圖邏輯 國內現在約有三家電視台採用16:9製播 某購物台、超視、壹電視HD(網樂通相關頻道) 大陸和台灣的偶像劇為了迎合海外市場標準 也都使用16:9 HD規格 4:3 SD的製播方式 慢慢會被淘汰 從這幾年3C賣場的HD螢幕幾乎都被韓國少女時代攻佔來看 16:9 HD規格製播普及對於唱片戲劇的海外宣傳有很大的幫助 畢竟同規格畫質的戲劇及MV 才有利於國外HD電視台購買節目or取材報導 像現在國內購買日韓節目 都得考慮16:9 HD轉成4:3 SD的問題 在日漸普及的16:9 HD電視上 16:9轉4:3又用16:9螢幕播放4:3 只會讓4:3畫面呈現的比例更奇怪 但若不採用上下加黑邊 把16:9兩側裁掉變4:3全螢幕 則會破壞原本16:9的構圖取鏡 容易造成不正常構圖而必須捨棄不該少的畫面(不合邏輯的剪片) 另外順便來看看棚內燈光 SBS的燈光真的很漂亮 尤其是頭燈 讓頭髮呈現的閃閃動人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GFWBctKxMY
比對一下不同燈光 特寫時頭髮看起來就毛燥盡現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w5KZnTO7Og&NR=1
值得一提的是 韓國在歌手服裝造型設計上 有針對錄影需求的後麥包設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rGrEjTHSOM
雖然線一樣從裡面穿 但國內多掛在褲頭上 造成常見歌手拉褲頭畫面及照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Orfenok 來自: 220.134.232.98 (07/07 05:44)

07/07 09:59, , 1F
推~
07/07 09:59, 1F

07/07 12:00, , 2F
某購物台就U-LIFE啊,這也不是秘密
07/07 12:00, 2F

07/07 12:01, , 3F
HD畫面送到觀眾家中,還得透過系統台轉碼,
07/07 12:01, 3F

07/07 12:02, , 4F
這部分若系統業者不更新設備,就觀眾而言是假HD
07/07 12:02, 4F

07/07 12:03, , 5F
但新電視台的優勢就是設備買來已經是HD,後續無須更新了
07/07 12:03, 5F

07/07 18:05, , 6F
如果家裡看不到HD訊號 一切都是空談
07/07 18:05, 6F
文章代碼(AID): #1E5CiXUm (Media-wor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E5CiXUm (Media-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