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各所的助學金
※ 引述《implosion (obsidian)》之銘言:
: 所謂的學術志業或研究熱情 到底是什麼?
: 碩班時,寫碩論寫得頗有心得,
: 自認能掌握學術之為物,
: 很多新奇的觀點、很多想做的研究與實驗,
: 以為在學界可以有更開闊的空間與相對較高的自主性。
: 但邁向博班第三年的我,
: 漸以沈默或尷尬的笑來回應別人「為什麼要讀博班」的提問。
: 學術這條路,是不足為外人道的。
為什麼要與外人道?
作研究是為了自己的興趣 除了滿足自己的求知欲
本來也不是多值得誇耀的一件事 又何足道?
: 朋友、家人關切的是:何時畢業、畢業後能找到什麼工作賺多少錢?
那是他們的事 不是嗎?
這些一般人最關心的事 好像在我們一開始讀書就要聽到了不是嗎?
再了不起 這些話在讀大學就應該聽到膩了不是嗎?
: 早先年言之鑿鑿的學術志業或熱情,而今只剩囁嚅。
: 總究還是得回歸市場價值的取向的。
可惜的是
現在一點都沒有所謂學術界的市場機制
沒有了熱情就應該主動被動的退出市場
否則對當事人與社會都沒有什麼好處
: 研究生人數的快速膨脹,還是高等教育無節度的擴張,
這個跟質有何關係?
其實多一點人念不是什麼壞事
但必須重視的是
如何安排 熱情消退的人 發現自己不應該唸博士的人 興趣改變的人
這些人在退出市場後的出路
這才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本來這些問題 所有的博士生都該自己安排
: 畢業後失業的陰影在眼前揮之不去,
: 努力投paper、參與研究案、研討會,增加曝光度,
: 這是老師諄諄教誨的三要件。
: 學術熱情、研究志趣,這些似乎都不再重要,
: 成為漂亮的空話,
我想 因為有學術熱情才會去做研究 才有文章可以投吧?
在研討會上才有話說吧?
作了研究還是應該把研究曝光不是嗎?
: 即便以志業自詡,
: 但學術確已淪為一種職業。
研究學術的人本來就需要有一個職業地位
這是相輔相成
而不是學術淪為一種職業吧?
: 也許教授、學者真的已從儒家的最高位階退位,
: 成為的說書者,
: 各據山頭說著自己版本的故事語言。
: 這種鬻文的感受,在社會科學領域中更是強烈,
如果一個研究是有用的 那絕對不可以用鬻文去形容吧?
: 反身性(reflexivity)使我們不得不去檢視所置身的知識生產網絡,
: 但我並未因反思而得到力量,反見卑微。
: 這是回應先前TsaoHS的提問
: 『念研究所的同學你捫心自問 真的對學術有熱誠的請喊"有"』
: 學術熱誠,已被社會氛圍解讀成功利的價值取向後,
: 何苦花力氣去辯駁呢?
: 現實讓人不得不噤聲。
本來就不需辯駁 但何以需要襟聲?
--
陣而後戰 兵法之常
運用之妙 存乎一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1.169.18.198
→
12/01 21:39, , 1F
12/01 21:39, 1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PhD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