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該不該換間學校念?

看板PhD (博士班)作者 (Es tut mir Leid)時間6年前 (2019/03/31 18:44), 編輯推噓2(2039)
留言41則, 5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我真不知學界到底比較看畢業學校排名還是論文發表的質量? : 看學校排名或是期刊論文發表的質量是否會因國家和學校的等級而異 (假設想進台灣的國 : 立大學教書或是其他國家設有碩班的科系教書)? : 又或者, 師從哪位名師是不是更重要? 借標題發揮一下,兩年前的我也有類似的煩惱 原本在美國一間公立前20的學校唸IE博士,系上的財務狀況去了才知道問 題很嚴重,拿TA的不穩定性非常高,不是你一占到坑就可以做到畢業。雖然 我很幸運有TA當,而且授課老師跟我一簽就是一年半,但我不想要之後都活 在每年有沒有funding的恐懼中,還有壓倒我的稻草是我原本的老師跳槽了, 即使這間學校排名校名真的不錯,在看不到未來的情況下我重新申請,結果 只中了一家美國的IE博士跟一家加拿大的OM商博。 不知道是加拿大還是商學院的關係,從申請到錄取,系秘到未來老闆,所有 人客客氣氣很積極,每年對學生研究與教學的規劃跟期待都很清楚,最重要 的錢也是非常大方,是那種念完肯定還能存到錢的,只是畢業生placement不 太清楚,而且商博畢業後很大的幾會是要走學術。 美國這間學校排名不好,當初申個保底用,也知道一定會上,整間學校基本 上沒有什麼台灣人會來念,留學版有人發這間學校錄取文還可以看到推文有 人說:要念這間不如不要去。未來老闆一樣積極,錢也不用擔心,實驗室背 後出資的是政府底下某單位的research lab,2016-2022的計畫一共給了 2000K(你沒有看錯)。 最後我還是留在美國,因為跟原Po想的一樣,環境已經熟悉,而且主要的會 議都在這裡,加上本來待的地方已經夠冷了,實在不想去更冷的地方。老闆 後來自己也說實驗室很有錢,但是收不到學生,看到我這種在別的學校已經 把基本訓練好來可以直接用的人當然要收。 重讀後第一學期重度憂鬱,看了幾個月的學校心理諮商,因為重新申請時先 把情緒放在一旁沒有處理,到新地方安頓好之後就開始失眠,還是被傳統亞 洲人重排名的觀念枷鎖綁住,很擔心自己的未來是不是從此要被這個學校的 排名困住一輩子從此低人一等,還有就是還在努力習慣新老闆的指導風格。 新老闆完全不給指導只問進度,他說這樣才能讓我有獨立的能力,我知道這 是對的,但是在美國的前面兩個老師都是有問必答甚至明確指示的風格下, 我起初有點適應不良。幸好隨著時間很多事情都慢慢的適應。老闆也擺明的 說做純粹理論跟演算法是做不贏那些前面學校的,但是有其他的東西可以做 ,能發到怎樣的期刊也有部分原因是要看你的寫作功力,怎麼去賣你的研究 。敝實驗室過去的期刊也都是中上(我老闆去年升Associate時已發出來的是 28篇),當然能念名校能跟大師發Top期刊的機會大很多這是肯定的。 以做研究的環境的環境跟資源來說,我覺得現在的學校並沒有輸之前的學校 ,該有的都有,反而是之前學校對於自費的博士完全不搭理,老師們一開始 也都一副請你去找別人不要找我要錢的態度,在系上一張桌子都沒有。既然 校名不好,為了增加自己的能見度,我開了一個學術twitter,我的領域非常 多老師跟博士生都在用,我就在上面厚臉皮的follow大家,對那些老師們按 讚retweet,偶爾幽默地分享自己的學術生活,慢慢的人脈就這樣建立起來, 我就因為用了twitter,得到了三個invited presentation的機會,我知道這 不是什麼成就,但是有老師透過twitter跟你互動邀請你去他當chair的 session發表,也是一種機會。 目前在新學校一年半已經作完一篇,正在做第二篇,暑假也能去那個 research lab繼續工作(薪水是平時的3.5倍),去年還當講師教一門大學部 upper level必修課,這也是老闆問我有沒有興趣可以先試試看。當初在原本 學校也有幾個朋友因funding的情況考慮重申,但最終沒有因為捨不得校名, 打聽了一下有人博三還是沒有指導老師沒有研究,還在自費上各種課上到外 系去,而TA從去年開始也不cover學費只給月薪,原因是系上負債,聽到這些 消息覺得幸好我走了。 我覺得不管原Po最後選哪一個學校,因為兩個選擇都不完美,有缺點的部分 就只能靠自己努力補起來,那你就要想哪一間學校你能靠自己的努力去彌補 ,選沒有錢的學校那就是自己要灑錢,去加拿大就是好好做研究發表,增加 自己能見度,跟美國這邊多建立人脈,盡力的極大化自己的表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0.88.241.10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hD/M.1554029053.A.190.html

03/31 19:18, 6年前 , 1F
真想問問看人文學科有沒有那麼勵志的情況…
03/31 19:18, 1F

03/31 21:45, 6年前 , 2F
好奇想之哪個學科的博士主要是訓練到業界就業的?
03/31 21:45, 2F

03/31 22:05, 6年前 , 3F
我的領域在美國業界比學界的機會多很多 但是必須是工程
03/31 22:05, 3F

03/31 22:05, 6年前 , 4F
拿商博要去業界比較困難 工程則是兩邊都有機會
03/31 22:05, 4F

03/31 22:06, 6年前 , 5F
就訓練內容來看的話 去業界的Research Scientist也是在
03/31 22:06, 5F

03/31 22:07, 6年前 , 6F
做跟博士班類似的事情 只是方法可能不太一樣
03/31 22:07, 6F

04/01 04:25, 6年前 , 7F
所謂方法不同是指? 業界研究方法和學界不同?
04/01 04:25, 7F

04/01 10:22, 6年前 , 8F
研究的過程應該是類似啦 只是解決的method不一樣
04/01 10:22, 8F

04/01 10:22, 6年前 , 9F
業界都在做heuristics學界要發好paper要做exact method
04/01 10:22, 9F

04/01 10:28, 6年前 , 10F
前者速度快但不保證找到最優 後者保證但能不能用不一定
04/01 10:28, 10F

04/01 17:53, 6年前 , 11F
保證最優但是目前技術可能做不到?
04/01 17:53, 11F

04/01 23:07, 6年前 , 12F
我覺得要講清楚我的意思之前可能要先講數學優化是
04/01 23:07, 12F

04/01 23:07, 6年前 , 13F
不過saltlake應該不是工程領域人也不在美國?
04/01 23:07, 13F

04/01 23:09, 6年前 , 14F
不是做不到是沒有必要 業界有差不多的近似最優解就夠了
04/01 23:09, 14F

04/01 23:09, 6年前 , 15F
但你說學界的paper沒有價值嗎?未必因為很多理論讓我們
04/01 23:09, 15F

04/01 23:10, 6年前 , 16F
在處理新問題時可以知道從哪邊下手
04/01 23:10, 16F

04/02 00:12, 6年前 , 17F
要出工程學術論文,論文的解不必然是符合某種優化條件
04/02 00:12, 17F

04/02 00:13, 6年前 , 18F
的解。但是當然論文會呈現這個解能用,除非論文是為了
04/02 00:13, 18F

04/02 00:14, 6年前 , 19F
否證某法的可用性。但是學術論文必須在方法論解釋,在
04/02 00:14, 19F

04/02 00:14, 6年前 , 20F
諸多候選方法當中,選擇本文方法的科學論據。至於工程
04/02 00:14, 20F

04/02 00:15, 6年前 , 21F
實務上,口頭或書面報告都不必解釋用這方法的理由,
04/02 00:15, 21F

04/02 00:15, 6年前 , 22F
反正做出可賣的結果來就好。
04/02 00:15, 22F

04/02 00:15, 6年前 , 23F
是這意思嗎?
04/02 00:15, 23F

04/02 00:16, 6年前 , 24F
倘是者,那前面所謂學術最優解不保證可用,就必須是
04/02 00:16, 24F

04/02 00:17, 6年前 , 25F
至少技術可行的,只是可能太貴或本公司做不到
04/02 00:17, 25F

04/02 00:56, 6年前 , 26F
我不是很懂你的意思,但是對於NP-hard的數學優化問題
04/02 00:56, 26F

04/02 00:56, 6年前 , 27F
來說,設計近似而且快速的方法(heuristic)會比設計能
04/02 00:56, 27F

04/02 00:56, 6年前 , 28F
找到全域最佳解的方法要容易非常多,而且找全域最佳解
04/02 00:56, 28F

04/02 00:56, 6年前 , 29F
的算法通常是指數時間,對業界來說,找到一個還不錯的
04/02 00:56, 29F

04/02 00:56, 6年前 , 30F
近似最優解就夠了,可是在運籌學的領域做heuristic現
04/02 00:56, 30F

04/02 00:56, 6年前 , 31F
在發不了好的期刊,所以博班的訓練不會專注在讓學生一
04/02 00:56, 31F

04/02 00:56, 6年前 , 32F
直做heuristic,這就是我說的學界跟業界的差距。
04/02 00:56, 32F

04/02 01:05, 6年前 , 33F
之前聽過教授提到美國工程博士有8成進業界 不知是真
04/02 01:05, 33F

04/02 01:05, 6年前 , 34F
是假
04/02 01:05, 34F

04/02 01:26, 6年前 , 35F
樓上 我的領域是如此沒錯 因為業界給的錢比學界多...
04/02 01:26, 35F

04/02 01:26, 6年前 , 36F
而且現在申請錢跟拿終身職都很困難 所以很多人都去業界
04/02 01:26, 36F

04/02 01:27, 6年前 , 37F
至少我的領域業界有相對應的位置只會招PhD
04/02 01:27, 37F

04/02 01:27, 6年前 , 38F
所以去業界的出路還是很不錯的 台灣我就不知道了
04/02 01:27, 38F

04/02 06:36, 6年前 , 39F
樓上領域的人到業界,只要正問題的部分有了解或公司
04/02 06:36, 39F

04/02 06:36, 6年前 , 40F
有人能做,就能專注優化的部分,出路確實能廣
04/02 06:36, 40F

04/02 11:20, 6年前 , 41F
好猛
04/02 11:20, 41F
文章代碼(AID): #1Se9dz6G (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Se9dz6G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