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抱歉,之前的標題就不適用了

看板Soft_Job (軟體人)作者 (Who cares?)時間18年前 (2007/10/30 10:49), 編輯推噓12(1203)
留言15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9 (看更多)
※ 引述《ggg12345 (ggg)》之銘言: : ※ 引述《Aurim (Who cares?)》之銘言: : : 你可以提議台灣軟體業的發展方向,我也可以提吧?我認為自動化才是出路。 : : 台灣人就這麼少,還要如你所言的去發展人力密集的SI業的話, : 請問: 我那一段說要發展人力密集的 SI 業 ? : 到目前為止, 我都沒有提議該怎麼走, 我只講我認為過去的硬體業 : 或國外軟體業是如何成功的, 別人的成功模式要參考, 但可不是能隨 : 意複製就能跟著成功的. ↓ 當你在講軟體代工時,就是在講這件事了。 : 到目前為止, 我沒有任何的建議. 你可以把 "發展人力密集的 SI 業" 當一 : 個課題, 找出這個策略方案的優缺點. 目前印度的人力密集型外包軟體代工 : 是世界首強, 強與弱點均在能對有規範的軟體做代工, 並且逐漸進入範例型 : 設計, 也逐漸吸引委外設計. 印度的SI並不是從印度本身發展起來的,而是在美國發展的印度人帶了整套 方法回去。這麼作能成功,最簡單的道理,在於軟體本來就是在世界上的任何 地方都能寫的,甚至於開發者與使用者不在同個星球上也沒關係。最重要的, 他們能做得出使用者想要的東西。 蔽小公司只有四千人上下,不過有個專門在維護自家門面與內部企業內入口網站 的單位,裏頭大半是印度人。當大家都是手工作業時,印度人的單位時間生產力 ,每小時內能生出來的程式碼行數,其實與老美或老中是不相上下的,我想跟台 灣人也是沒差太多的,相差再多也不會差超過三倍到十倍。我問過其中一位資深 BW developer manager,你覺得印度軟體業能發達的原因有哪些,人家說:因為 我們便宜。 大家手工生產力都差不了多少,剩下來就是比人數、管理手段、使用工具。 比人數,就算是拿今年的薪資待遇來說,跟美國新人相比,台灣本地新人待遇差 不多是美國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間(仍然有台灣SI業從業員的二到五倍..) ,印度當地新人待遇是美國的六分之一到一半之間。同一個team,印度當地辦公 室的人數是台灣這邊的三到五倍以上。 我也問過老闆,為什麼我們team不請大陸人?他說,因為大陸人不能自由出入國 ,所以他認為台灣在這方面很有吸引力;不過在人力素質來說,大陸人更便宜, 表現卻不會比較差。我聽到他這樣講時,冒了很多冷汗。我的老闆會來台灣找人 ,僅僅是因為大陸人不能自由出入國,難以在必要時承擔現場支援亞太地區其他 國家客戶的任務,也很難在總部研發人力吃緊時,直接找去美國總部幫忙。 如果台灣贏大陸的地方,僅僅只有人力動員上的自由,比人力成本時一定輸,比 優秀人才的容易取得度也一定輸,那你的想法要怎麼實現得了?我是說,你拿得 出來的吸引力還能有哪些,才能夠吸引老外來委託你寫東西?跟他們說,我們的 工程師可以隨時飛去你家幫你寫東西,但是薪水比照大陸人、印度人?何況台灣 小孩普遍的英文比大陸小孩跟印度小孩差。 就算是非SI業,你一樣要面對相似的人力成本問題、管理問題與使用工具的問題 。我們寫出來的東西,check in進版本控制系統前,除了code review,還要通過 一個自動檢驗系統的檢查,放到上千台環境各異的電腦上先自動化測過一遍,有 大問題立刻就抓出來。壓力測試系統也在自動化中,針對各種需要壓力測試的test case建立PC farm,一堆機器一起跑壓力測試。比起人工QA,這樣做無疑的效率好 上很多,不然在美國哪裡請得起幾百個、幾千個QA來人工作業?不要說美國,就算 是在台灣,一樣的事情如果全部由人來手工作業,真的找得到足夠素質的夠多人來 做嗎?你覺得Microsoft跟Intel又是怎麼幹的? 如果你是老闆,你在台灣開軟體公司,你覺得軟體的品質是怎麼來的?你肯砸錢做 這種自動檢驗系統來降低bug跑到客戶面前的機率嗎?我沒那個本錢買那麼機器這 樣搞,放機器也要蓋房子啊;但是我可以自己寫軟體來自動化測試我自己寫的東西。 : 再仔細看一下我說的台積電優勢, 如果不是晶圓與IC生產代工一體化, 這個 : 架構與次序的改變, 台灣除了靠薪資低不具任何優勢, 何況你還要對外來工 : 具有學習曲線的落後, 要勝出不可能照著別人的已知方法就足夠, 下東坡棋 : 就是上不了手, 是吧 ! 如果你去應徵北京的微軟研究院,我肯定你在面試的五個問題上就被刷掉。 你覺得我們會在外來工具有學習曲線的落後,那你要不要學compiler? 你要不要學資料結構、演算法?生物資訊上有很棒的字串搜尋演算法, 大量搜尋時,在Java上可以比String.compare()要快上三到二十倍, 你的工程師們要不要學?看到別人家有新的好點子,你要不要去了解? 你能吸收別人的智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嗎? 雖然你對外來工具有學習曲線的落後,但是一來你不學就永遠都不會,二來 別人家出新東西時,你跟別人是站在同個起跑點的,無所謂落後。你不去學, 你才會落後。 : : IBM 5550是先有日文漢字系統的。我倒是覺得你的認知糟糕到不行, : : 東西並不是台灣人先開發出來的,整個技術老美跟日本人早就有了。 : 事實當然不是如此. : 1974/5 年成大的孔令洋教授帶學生做出了點陣的 Raster Scan CRT Display, : 使用 ROM /8 吋軟碟機 存字形 pattern , 1977 年整套電腦含磁碟作業系統 : 在別的合作案下陰錯陽差的完成, 其中的中文展示例是電報明碼, 中英夾雜也 : 可以列印. 之後才是朱邦復的倉頡輸入法與字形產生器. : 孔教授的合作公司就是東元. 那套電腦系統東元因不知如何行銷而作罷, 後來 : 1982 年東元獲得 IBM 委託獨家生產單色Monitor訂單, 生產技術與檢測方法 : 全來自 IBM 公司, 而且是使用 PC/XT. 條件之一就是東元不得生產類似那套 : 微電腦的系統. IBM 5550 是 1983/4 的事, 也就是委託 III 做漢字字形(因 : 日文漢字字數很少而且日本政府官方限制使用). 唉,我要對你嘆氣的理由有兩個。一個是,你以為傳統CRT終端機上的字是怎麼 顯示出來的?螢幕是怎麼取得放在ROM中的字體的點陣圖,把文字模式的視訊記 憶體中的字元畫出來的?給你Apple II的線路圖的話,你看得出來吧?你覺得 這很了不起嗎?給你夠大的記憶體空間,給你字型的一堆圖素,你愛秀什麼字 都是你的自由。第二,VT05是1970年生出來的第一個CRT終端機,可以接受NTSC 規格的RS-170彩色視訊輸入,而NTSC的RS-170是1953年提出的東西。 : 台灣的硬體能勝出, 真是不要太妄自菲薄. 台灣緊跟著 INTEL 1971 的 8008 : cpu 就跟美日在同一起跑點上做微電腦系統, 涉及機械的,VLSI的,我們沒基礎, : 但架構設計與應用的, 我們都不輸, 點陣中文當然是我們贏. 孔教授當年把實 : 驗室透過校友多年從檢驗線上外觀有瑕疵的 MSI 捐贈的零件幾乎都燒光了. 吶,給你一張白紙跟筆,你只會寫中文跟英文? 我無意抹煞前輩們制定中文字碼與製作中文字體的辛苦,因為這種事情總是要有人去 打頭陣的,也因為已經有人辛苦過了那麼一回,所以我們今天可以很簡單、很方便的 在任何點陣圖裝置上秀中文(跟其他任何字或圖)。 我不解的是,都已經會畫中文了,為何把自己限制在一個系統只能秀一種語文的東西 ,而不是更一般化的東西?你看Steve Jobs在設計麥金塔時在想什麼:我不要文字模 式了,我只要一張白紙般的繪圖模式,我可以畫任何我想畫的字體上去,這當然包含 所有的非英文的字。 : 你的時代, PC 電腦已經普及在台灣, 所有國中小老師從 1983 年就開始集訓使用, : 何況 1991 之後還有網路普及. 網路普及是我上大學後的事了。又如果把LOGO也當作程式設計語言看待,那我1983 就會寫程式了,也只有LOGO是靠著人類當面教的。如果真要說,我會說施威銘惠我 良多,雖然我沒見過他的人。其他的,書看多了,記不住作者們、譯者們的名字。 : : Sorry, ISA is proposed by IBM in 1982, not by anybody from Taiwan. : : 一直到EISA出來,這些規格的推動都不是台灣廠商,台灣廠商只是遵從別人的設計。 : : 即使是EISA,你自己去維基百科上看,推動的gang of nine也不是台灣廠商。 : 台灣的硬體製造商當然是不知如何定 BUS 的規格, 連電子所都不敢. 但不做 : BUS 插槽, 台灣的PC硬體可能就接濟不上本土人力與快速低成本的發展方法, : 台灣的那些廠商至少曉得利害, 沒有同意使用 IBM 的 Micro Channel. : 這些硬體廠商確實是都不怎麼樣, 但卻能言聽計從抓住重點 ! 那,很不好意思的,回到前文,你怎麼能說是台灣廠商因著我們自己國內的採購需求 發展起來的?我是說,既然設計都不是自己設計的,作也都是別人要求那樣子作的, 你就不能說得好像東西都是我們自己定規格的、我們主導了什麼什麼什麼,雖然他們 從這些生產行為中賺到了錢,而且老外很歡喜的繼續讓他們有錢賺,最終讓台灣成了 全球供應鏈之中很重要的一環。 : 你要起得來, 還得有人肯看得上跟你肯分工合作, 是吧 ! 起頭那一段發跡是完全 : 不能忽視的. 我可沒說台灣的硬體在目前先進又了不起, 但她能長大賺到錢是吧 ! : 以今比昔不就犯了大錯嗎 ? 這不是單一的個別的技術能力問題, 是比賽較勁時,天 你不是一直在犯這樣的錯誤嗎?一直拿古早以前的中文電腦跟阿文電腦事蹟出來說。 我真的覺得很不好意思,讓人說得前後自我矛盾的。 : 下那隻鹿是鹿死誰手的問題. 就像產業外移, 不移到印尼而是到大陸, 真是自由化 : 市場的力量而已嗎 ? 不要忘了 大陸對電腦技術的教育與重視, 還有他們的"人才" : 與戰略, 那是一個敢拿鳥槍打韓戰, 有其謀略, 膽識與方法的地方 ! : 軟體業想贏, 想了超過 30 年, 但世界上的輸贏並非單一的絕對比較, 那是聯 : 考的人為制度給的印象, 商業市場是個 "場地" "領域" 並不是一條線. 有時候,我真的完全無法接受你的立論,太脫離現實了。 仁寶在昆山的電腦組裝廠裡,有成堆高中生年齡的女工,沒受過什麼高深教育, 台灣人在教她們怎樣組裝筆電。這跟教育又有什麼關係?識字又肯學,就會裝了吧。 台灣人不用學別的語言,就能教他們組裝東西。 你肯犧牲幾十萬人,去拿鳥槍打韓戰,打一場陣亡率超過八成的戰爭? 對不起,為什麼年輕人要去犧牲?為什麼不是你去犧牲? 我認為跟眼光與視野有關係,你看得到前面的路,你就不會怕。 謀略不過是碰到問題時拿出來的解決辦法而已,考驗的是你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卑不亢的認清自己跟對手能做到什麼、不能做到什麼,是完全不需要膽識的事情。 先不說Google其實是間廣告公司,他們的搜尋引擎做得真不賴。 你有想到怎樣幹掉他們的搜尋技術了嗎?怎樣做得比他們更快、更好? 2007年Microsoft有79000名員工,其中聽說有超過六萬人是軟體工程師, 所以他們其實很重視軟體開發工具、軟體程式庫與軟體開發方法, 尤其作為整合軟體開發環境的龍頭之一,很多人在想新東西, 而他們想出來的新東西可以在內部推廣實驗。 你覺得我們要怎樣超越他們? NVIDIA作的是很強的GPU,可以做到幾千個執行緒一起跑的平行計算。 你覺得要怎樣超越他們,或者拿他們的東西來做些很棒的事? 或者你能從其中得到怎樣的啟發,想出什麼創見來? Oracle,世界最大的資料庫伺服器廠商,你要怎樣超越他們? 你知道的,他們的資料庫伺服器其實是純軟體的,只是要一個電腦平台來跑。 關聯式資料庫裡用到的搜尋與運算,你覺得可不可以硬體加速? 像是用VHDL把一樣的演算法實作出來那樣,做成chip, 然後自己搭個便宜卻比Oracle快的(硬體加速過的)資料庫伺服器實作... 現在已經不是打韓戰的時代了。 你要怎樣移動富士山或聖母峰? 你要怎麼跟別的地方的人競爭或合作? 我覺得人們來這個地方看板,不是來看某某人如我show off的, 也不是來看你講古或說些脫離現實的東西的。 人們想知道怎麼贏,如果看不到贏法,起碼要知道怎麼生存, 當職員的問哪個工作好,問將來出路。 當老闆的問將來該做哪種東西、該賣哪種東西。 我所提比較具體的business,我想也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 只是一些過去survey過的領域,與當事人有些討教, 手上有愈多資源的人愈容易達成而已。 雖然我把SI業說得很血流成河又吃不飽(也餓不死?), 對於新人來說,多少還算是個磨練人生跟手工技術的職場, 有很多人也是只要能得到那樣的飯碗,就算滿足一時的期望了。 如果沒有那五年,我大概還有很多事情不懂(雖然現在也還是)。 人生很少有人能一直路走得很順遂的, 我也有那種當了兩個孩子的爸爸,中年失業改行當programmer的同事, 以及四十歲以後才開始寫程式的前輩。 除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其實大家心中也都是各有看法的。 有什麼好想法、好點子,還希望大家不吝指教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6.40.228

10/30 11:08, , 1F
說得真好, 推一下. :)
10/30 11:08, 1F

10/30 11:23, , 2F
A大真是明燈~~
10/30 11:23, 2F

10/30 11:43, , 3F
好文必推!
10/30 11:43, 3F

10/30 12:36, , 4F
推 好文
10/30 12:36, 4F

10/30 12:56, , 5F
兩眼發出崇拜的眼光^^
10/30 12:56, 5F

10/30 16:42, , 6F
可是我是想看 show off 的 XDXD
10/30 16:42, 6F

10/30 17:04, , 7F
推樓上 XDXD
10/30 17:04, 7F

10/30 23:02, , 8F
Soft_Job板以g教授當祭品,召喚A大的經驗好談 XD
10/30 23:02, 8F

10/31 01:07, , 9F
PUSH
10/31 01:07, 9F

10/31 01:26, , 10F
好文推..果然還是要有祭品才能召喚啊XD
10/31 01:26, 10F

10/31 03:32, , 11F
說到資料庫硬體加速,netezza就是在做這個,不便宜就是
10/31 03:32, 11F

10/31 03:33, , 12F
automated regression我們也有,不過stress test要chec
10/31 03:33, 12F

10/31 03:33, , 13F
cj in 前做太耗費資源
10/31 03:33, 13F

10/31 20:43, , 14F
A大超妙的,「站在巨人的肩膀」就是牛頓寫信給死對頭時說的
10/31 20:43, 14F

10/31 20:45, , 15F
XDDDDDDDDDDDDDDDDDDDDDD
10/31 20:45, 15F
文章代碼(AID): #179fksSf (Soft_Job)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79fksSf (Soft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