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非本科學士 德國求職全紀錄 - Data

看板Soft_Job (軟體人)作者 (每天都是晴天)時間1月前 (2025/01/11 21:31), 1月前編輯推噓35(35035)
留言70則, 35人參與, 3周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原文恕刪 >__< 想分享一下: 1. 人生不是只有賺大錢,能夠在其他國家有工作經驗也是很棒的人生經歷 2. 我所知道的一些國家對 Data 缺的狀況 可能會寫的有點亂請見諒~ <首先> 先恭喜原 Po 拿到 offer~~~~~ 我也是政大畢業,但是是文組 後來靠洗學歷 + 各種運氣,有幸能夠在不同國家見識到其他生活方式 半路出家轉職很不容易,肉身翻牆找其他國家工作也很難 不過,能在還沒被其他事物綁住的年紀多嘗試其他生活方式,我個人很推喔! <德國> 我是 2016 年搭上 Data 這班車,開始尋找要做哪種 Data 工種 + 產業 一開始覺得做 MLE 比 DE/DS 還穩定、更重要的是「當時」我想「賺大錢」 所以我用了德國 DAAD 獎學金去德國實習三個月,看看 MLE 是不是我能勝任的 1. 結論: NO! 雖然實習的公司給我 return offer,但我實在不愛讀 paper 而且以「寫程式」能力來看,各位鐵定勝過我許多 2. 德國職場: 我實習的地方沒有半個亞洲人,是德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 同事們都是德國人,人很和善、注重家庭勝過工作(所以幾乎不加班) 講話很直接,有些隱藏的眉角要注意,例如德國工作的推薦信 例如: 如果主管寫「Eve很努力的完成工作」 背後隱含的意思可能是「Eve雖然有努力、可惜工作能力不太夠」 3. 德國生活: 個人覺得適合攜家帶眷想去德國定居的人 工會力量大,對工作比較有保障,不太會說 fire 就要我一小時內滾蛋 當然,有好有壞,例如老是誤點的德國鐵路、公家單位還是用紙本 我當時 return offer 薪資約五萬歐元一年,拿到手可能剩 50%? <美國> 結束德國實習後,我回到美國完成碩士,也跟學長姐選擇同樣的路「北漂加州灣區」 當時是 2018 年,MLE 基本要 PhD 或頂級期刊發表,求職也要求 SDE 程度的程式能力 所以我剩下 DE/DS 兩個選擇...目標下修,不需要賺大錢,給我穩定工作就好拜託 QAQ 我那時候認為 DE 會比 DS 技術壁壘還高,所以想試試看 DE 路線 於是進去了灣區 Insight Data Engineer fellowship (詳情可以自己查囉) 1. 結論: 對不起我還是無法勝任 DE...我刷了只有 200 題 Leetcode 可是面試時會考 system design、各種 Airflow/Spark/Kafka/etc 雖然接通水管了讓我很高興!!! 但是基礎打不好、面試通通被打槍 2. 美國職場: 後來還是用 DS 投履歷,幸運進到一個 DS+DE+MLE 都要懂一點的組 前公司雖然名氣大,但是我這顆草莓無法勝任有點毒的工作環境 這跟公司文化比較相關,每間公司都不同,我就不展開說了 @@ 3. 美國生活: 當時薪資約 13萬美金一年,扣掉稅 + 我單身一人租分租雅房很夠用 就是灣區一些地方治安沒有台灣好,但我那時候已經生病了所以也沒出門 除了治安外,我覺得喜歡體驗最新產品的人很適合這裡喔 好比我當時試用很多台灣還沒引進的產品,例如 Waze Carpool 搭其他通勤族的車分攤油錢,因為大多在科技公司上班,所以可以聊很多 <澳洲> 因為連續幾年都沒抽到 H1B,我沒有美國工作簽證可以繼續留在美國 那時極度想要綠卡,所以就申請澳洲 GTI,順利拿到澳洲永久居留權 1. 澳洲職場: 嚴格說我並沒有在澳洲的公司就業,我只是在當地遠端工作 下面這些都是我陸續查的資料,歡迎指正~ :) a.) 澳洲本地大廠: Atlassian 跟 Canva b.) 其他國家在澳洲的分部: Google, Amazon, Microsoft, Salesforce, CrowdStrike, Square, Snap, eBay, Adobe, Slack, Tripadvisor 根據我不專業的觀察(樣本數稀少),MLE/DS/DE 在澳洲的職缺很少 有些甚至要跑到偏商科的顧問業(consulting firm)比較有可能 不然就是要往 DE 或 SDE 這類工作走,不過「聽說」薪水跟藍領大致差不多 2. 澳洲生活: 我目前只短暫住過三個地方 - 雪梨、布里斯本、伯斯 治安: 明顯比美國某些區好很多,但「聽說」有針對亞裔女性暴力事件(?) 啊對了,不知道為什麼我以為車子會禮讓行人,可是沒有耶 @@ 生活: 因為我待的都是大城市,所以喜歡台灣味亞洲菜的會很習慣 唯一缺點是高房租,雪梨就不用說了,即使住分租雅房也很貴 我個人體感是,澳洲大城市房租跟美國灣區房租差不多(雅房來說) <英國> 因為被美國工作簽證嚇怕了,所以也有申請英國 HPI 工作簽證 碩士級可以在英國工作生活兩年、博士好像是三年 1. 英國職場: 老樣子,我依舊沒有在英國當地公司就業,只是在當地遠端工作 下面是根據我英國友人+我查的資料,歡迎指正~~~ a.) 產業: 金融業跟生技業比較發達,分別集中在倫敦、劍橋、牛津三大城市 科技業也有,不過其他國家科技公司設立的分佈大多集中在愛爾蘭 例如Intel、HP、IBM、Microsoft、Google、Apple、Meta、LinkedIn b.) 薪資: 朋友評估我的技術能力大概拿七萬英鎊一年,我覺得高估我了 假設五萬英鎊一年好了,扣掉稅和健保費,大概實拿 39k英鎊/年 2. 英國生活: 呃...因為我病情越來越重、幾乎足不出戶 我只能說有很多古蹟、離歐洲很近可以買便宜機票去歐洲各國玩 但目前脫歐 + 歐洲政治經濟等因素,聽說生活跟求職也有壓力 <落落長結論> 我後來是選擇可以遠端工作的 DS 職位 (*時間點發生在被美國趕走回台灣後任職) 以下是我個人看法,我玻璃心拜託不要戳太大力 QQ 1. 幸運 >>>> 選擇 > 努力 上面不管是洗學歷、在德國實習、找到美國第一份工作、直到現在遠端工作 我真心認為幸運佔的比重大多了,我都是認識到很棒很善良的人才成就現在的我 而且我就是風口上的那隻豬(?),是 2021 年擴招的受益人,不全是我個人努力 (*偷插入: 感謝 AmosYang 這位在我轉職時各種提攜的版友 ヾ(*′∀ ˋ*)ノ 2. 趁年輕時多出去探索世界,不一定要以賺大錢為導向 我承認當初轉職 Data 完全就是為了「賺大錢」 但透過一些海外工作的經歷,讓我覺得「原來除了工作,我也是有故事的啊~」 第一次在赫爾辛基參加 hackathon 結果筆電壞了,在雪中碰到好心店家幫我修理 第一次碰到同批德國實習生,週五下班馬上跳上 Flixbus 周遊德國、週一再繼續上班 第一次在美國近距離碰到街友很害怕,結果他跟我說 Happy New Year! 只是想說,趁著你現在還年輕,多去看看不同人的生活方式吧 :D 3. Soft_job v.s. Tech_job 我比較少看 Tech_job 版,但也有耳聞半導體產業、台積電薪水很好 跟原原 Po 類似,身為文科轉職的我,DS 也不是台積電必需品,我大概也進不去吧 不過我想說的是「世界上還是有給 global pay 的公司在招軟體工程師或 Data 人」 至少我現在在台灣同公司的軟體工程師同事們,都是遠端工作拿 global pay 當然,這也要看當初怎麼跟 HR 談薪資 & 有沒有 compete offer & 運氣運氣運氣 4. 其他 我沒有要盲目鼓勵大家跑去海外工作的意思,這都是個人選擇 我只是提供個人的經驗供參考,海外生活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你是有選擇的」 祝福大家一切順心啦~ PS. 有些縮寫先列在這邊 MLE: 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 DE: Data Engineer DS: Data Scientist SDE: Software Enginee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7.102.24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ft_Job/M.1736602303.A.1B0.html

01/11 22:16, 1月前 , 1F
出國念書?
01/11 22:16, 1F

01/11 22:26, 1月前 , 2F
大推!
01/11 22:26, 2F

01/11 22:27, 1月前 , 3F
每個人想要的不同。有人求穩定在台灣賺錢,有人想嘗試不同
01/11 22:27, 3F

01/11 22:27, 1月前 , 4F
的風景。謝謝你的認真分享 ^_^
01/11 22:27, 4F

01/12 00:13, 1月前 , 5F
謝分享 板上一堆大神
01/12 00:13, 5F

01/12 00:26, 1月前 , 6F
德國稅前薪資中位數149萬台幣,扣一半稅,實拿看來也不多
01/12 00:26, 6F

01/12 01:21, 1月前 , 7F
目標是在台灣拿Global pay 的DE該怎麼準備 英文不好是不是
01/12 01:21, 7F

01/12 01:21, 1月前 , 8F
跑這麼多地方也是厲害
01/12 01:21, 8F

01/12 01:21, 1月前 , 9F
沒救了
01/12 01:21, 9F
回T大,應該說,能付得起 global pay 的大部分是外商公司,英文是基本能力吧 「英文不好是不是沒救了?」取決於你到底有多想在台灣拿 global pay

01/12 05:58, 1月前 , 10F
感謝分享,「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這真的是我最大的
01/12 05:58, 10F

01/12 05:58, 1月前 , 11F
感觸,我並不比很多人都厲害,但就是在這個沒有包袱的
01/12 05:58, 11F

01/12 05:58, 1月前 , 12F
年紀,勇敢去嘗試自己想探索的新地方。或許不盡如意,
01/12 05:58, 12F

01/12 05:58, 1月前 , 13F
但最少走過一遭,有一些有趣的故事可以留著老了回味哈
01/12 05:58, 13F

01/12 05:58, 1月前 , 14F
!祝福原 Po 身體健康,繼續往下一個想嘗試的目標前進
01/12 05:58, 14F

01/12 05:58, 1月前 , 15F
01/12 05:58, 15F
謝謝你的祝福 :)

01/12 06:33, 1月前 , 16F
"沒有包袱",真的很重要。人生在世,隨著年紀漸長,一般而
01/12 06:33, 16F

01/12 06:35, 1月前 , 17F
言"包袱"會越來越多(雖然不少是"甜蜜的負荷")。趁年輕無牽
01/12 06:35, 17F

01/12 06:35, 1月前 , 18F
無掛時多方嘗試、體驗生活,確實是不錯的想法
01/12 06:35, 18F
對呀,這就是我這篇想表達的用意 :)

01/12 09:53, 1月前 , 19F
01/12 09:53, 19F

01/12 10:51, 1月前 , 20F
感謝分享
01/12 10:51, 20F

01/12 11:09, 1月前 , 21F
分享推
01/12 11:09, 21F

01/12 11:57, 1月前 , 22F
很正向,謝謝分享!
01/12 11:57, 22F

01/12 14:54, 1月前 , 23F
01/12 14:54, 23F

01/12 15:04, 1月前 , 24F
推推推
01/12 15:04, 24F

01/12 17:21, 1月前 , 25F
努力跟運氣同等重要,正向推
01/12 17:21, 25F

01/12 18:26, 1月前 , 26F
:OOO
01/12 18:26, 26F

01/12 23:34, 1月前 , 27F
都來台灣設點了,怎麼會幻想還要拿global pay...外商來台
01/12 23:34, 27F

01/12 23:34, 1月前 , 28F
灣越開越低
01/12 23:34, 28F

01/12 23:36, 1月前 , 29F
初期有2的想法很好,等到回頭看跟自己同齡的人已經屯了五
01/12 23:36, 29F

01/12 23:36, 1月前 , 30F
間房子後,你就會認清所謂的眼界跟見識有多可笑
01/12 23:36, 30F
剛好我最近在台北買房,看台灣的房也有快五年的時間了,我大致理解你說的 基本方式就是一直貸款買房出租開寬限期,用台灣的低利率和持續高漲的房價賺錢 這也是一種生活方式,沒有好壞之分,我也喜歡錢啊,當然是錢越多越好~ 但我想表達的是,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生活方式 至於值不值得去嘗試,我個人沒有答案、每個人的答案也都不一樣 僅提供自身經驗分享,或許H大也可以另寫一篇文提供你的經驗分享,讓大家發大財 :)

01/12 23:50, 1月前 , 31F
樓上很奇怪,自以為是還莫名優越,狹隘的心胸才可笑
01/12 23:50, 31F

01/13 00:57, 1月前 , 32F
SDE的全名怎麼沒有D!
01/13 00:57, 32F
對耶! 感謝糾錯,是 software development engineer 啦 :D

01/13 01:07, 1月前 , 33F
推分享~生病是怎麼回事@@
01/13 01:07, 33F
一開始是在美國工作被 PUA,憂鬱症+焦慮症 後來我親哥哥在台灣車禍當場過世,我跪在柏油路上撿他的... 還有為了打官司去警察局看行車記錄器,重複播放被輾過的畫面 之前的病變得更重,然後又多加上 PTSD

01/13 02:22, 1月前 , 34F
人各有志,這也無妨,自開一文較適合。不斷出言挑釁別人觀
01/13 02:22, 34F

01/13 02:22, 1月前 , 35F
點,實在是莫名。難道是鬥雞體質?
01/13 02:22, 35F

01/13 02:45, 1月前 , 36F
就價值觀不同而已,何必比來比去
01/13 02:45, 36F

01/13 08:25, 1月前 , 37F
推經驗分享
01/13 08:25, 37F

01/13 09:57, 1月前 , 38F
那句「講話很直接」後面的舉例也太不直接了吧
01/13 09:57, 38F
我個人覺得德國的話,工作時「口頭上」會講話很直接 但是書面上、尤其是德國推薦信就很拐彎抹角這樣

01/13 11:48, 1月前 , 39F
七萬英鎊叫global pay 喔?
01/13 11:48, 39F

01/13 11:52, 1月前 , 40F
後面看不太懂 是說領台灣公司薪水 去英澳工作?
01/13 11:52, 40F
不是啦,是在台灣做「沒有在台灣設點的外商公司」遠端工作,領外商薪水 以台幣來說,稅後年薪約等於美國灣區的年薪 因為公司只規定要在「有合法工作簽證」的國家工作 剛好我有英澳的合法簽證,為了緩減喪親的傷痛,帶著媽媽到處去散心

01/13 12:43, 1月前 , 41F
台灣屯房沒用,這座島的風險大家都知道
01/13 12:43, 41F

01/13 12:43, 1月前 , 42F
而且越來越高,今天新聞,美國不要的DEI
01/13 12:43, 42F

01/13 12:43, 1月前 , 43F
台灣衛福部要了,多去國外體驗生活才好
01/13 12:43, 43F

01/13 12:43, 1月前 , 44F
有喜歡的地方就待下去吧
01/13 12:43, 44F

01/13 12:51, 1月前 , 45F
有選擇的前提是語言溝通沒問題 大部分人應該也是死在這
01/13 12:51, 45F

01/13 12:51, 1月前 , 46F
關吧
01/13 12:51, 46F
我個人是認為,想要什麼東西,就得有所犧牲 以我文科畢業的背景,學語言相對較不難,可是學寫程式、刷題是個超大難關啊 @@ 每個人背景都不同,但各有各的難處,重點是「你願意做出什麼選擇」 :)

01/13 15:55, 1月前 , 47F
"帶著媽媽到處去散心",這也太暖心!@@
01/13 15:55, 47F
依舊感謝收留我的敝司讓我能這樣工作 + 陪伴父母 其實噴了很多很多錢在緩解父母老年喪子的悲痛中,但他們只剩我了 ※ 編輯: Evagelion (114.37.102.242 臺灣), 01/13/2025 17:22:15

01/13 19:46, 1月前 , 48F
這麼正面 也有資訊含量 必須推
01/13 19:46, 48F

01/13 20:52, 1月前 , 49F
感謝分享給推
01/13 20:52, 49F

01/14 01:37, 1月前 , 50F
那個hegemon不就在這板到處跟人吵架嗎 感覺現實生活很
01/14 01:37, 50F

01/14 01:37, 1月前 , 51F
難相處
01/14 01:37, 51F

01/15 13:06, 1月前 , 52F
只要說實話就有人崩潰,可憐呀
01/15 13:06, 52F

01/15 13:18, 1月前 , 53F
做軟工的都要有一個覺悟,就是職涯有很高的機率比其他行
01/15 13:18, 53F

01/15 13:18, 1月前 , 54F
業短,在有限的職涯內累積儲蓄跟部位至關重要
01/15 13:18, 54F

01/16 01:15, 1月前 , 55F
各位,以和為貴!
01/16 01:15, 55F

01/16 09:07, 1月前 , 56F
不需要"各位"啊!只有一位不想"和"吧?!=_=#
01/16 09:07, 56F

01/17 08:53, 1月前 , 57F
好豐富的人生!
01/17 08:53, 57F

01/17 19:59, 1月前 , 58F
謝謝分享,從原po的回文中感受到強大的EQ與勇氣,
01/17 19:59, 58F

01/17 19:59, 1月前 , 59F
佩服您
01/17 19:59, 59F

01/17 20:58, 1月前 , 60F
01/17 20:58, 60F

01/18 03:20, 1月前 , 61F
感謝分享~ 我在澳洲住了十幾年,車子通常是會禮讓行
01/18 03:20, 61F

01/18 03:20, 1月前 , 62F
人的,但也要看開車的人(有時候可能遇到三寶或是不符
01/18 03:20, 62F

01/18 03:20, 1月前 , 63F
合澳洲駕駛習慣的外國人開車),我去德國時才覺得他們
01/18 03:20, 63F

01/18 03:20, 1月前 , 64F
都不禮讓行人
01/18 03:20, 64F

01/19 17:52, 1月前 , 65F
佩服原PO的精神力 感謝分享
01/19 17:52, 65F

01/22 11:07, 1月前 , 66F
推優質文,每次看到屯好幾棟房發大財的,或是半導
01/22 11:07, 66F

01/22 11:07, 1月前 , 67F
體發大財的這些人出來嘴國外工作軟工,就覺得到底
01/22 11:07, 67F

01/22 11:07, 1月前 , 68F
在優越什麼,是不是這些人在網路上,在親友面前優
01/22 11:07, 68F

01/22 11:07, 1月前 , 69F
越才是生活的方式?
01/22 11:07, 69F

01/29 01:29, 3周前 , 70F
推分享
01/29 01:29, 70F
文章代碼(AID): #1dWdA_6m (Soft_Job)
文章代碼(AID): #1dWdA_6m (Soft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