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 Soft_Job ]
討論串[閒聊] 最後一根稻草... 嗎?
共 15 篇文章
內容預覽:
確實, 沒甚麼技巧是不能取代的. 不能取代的只有經驗而已.. 這經驗除了包括從過往中獲得, 知道那些pattern的東西最容易出錯,那些. pattern用起來效果比較好這些老生常談的東西以外, 更包括由過往成功. 經驗中獲得的, 對自己能力的認知.. 當要接下一個包含不確定因素的project時,
(還有1117個字)
內容預覽:
這裡講的標準話我想並非指程式是怎麼寫, 而是你寫程式的一些基本規格 ,以及必須. 產出的東西。例如,變數命名的規則,註解的格式,應該要產出的文件等。. 很多RD會想建立己的不可取代性,目的無非是希望別人不要爬到自己頭上,實務上來說. 這是可能的,但並不是最好的辦法。這樣做只會讓整個team的風險承受
(還有702個字)
內容預覽:
一個有出息Developer坐在電腦前,他深刻的了解到自己是顆標準規格的螺絲釘,於是. 他可以快樂希望的寫程式而不會擔心自己的未來?. 我比較相信他會努力的鑽研技術,努力的建立自己的『不可取代性』,然後趕快離開. 這個『模組化』的鬼地方。. 我想,軟體工程指的不是把人當成模組看待,而是把軟體設計成可
(還有892個字)
內容預覽:
========. 製造業喜歡講 "叢聚" 效應, 也就是同類型的零組件有不同的供. 應來源. 印象中早期的電子產品業在設計電路時, 如果有個零組件是. 只有一個單一來源, 這樣的設計是會盡量避免的, 但是在造產品時卻. 又故意跟其他同類型產品盡量在大組件上不能互換, 這種情況在電視. 音響業非常明
(還有801個字)
內容預覽:
如果是 找有相當,或更有經驗的人,. 其實, 要接手並不會太難.. 其實還有一個現象,. 有些老闆/主管, 會有管理風格,信仰,或成本,人力需求..等的考量,. 當專案快完成時,下次有需求可能是一年後,. 想換下自己偏好的人選(尤其是親戚這種). 一方面,RD級的人力短時間不需要,就幾乎都會被換下來
(還有597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