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抗通膨投資之常見迷思

看板Stock (股票)作者 (元)時間17年前 (2008/06/16 21:10), 編輯推噓31(31012)
留言43則, 3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之前有回文討論過房價抗通膨的效益,寫的比較簡陋。 這次整理了一些資料和其他相關的標的來做比較。 回來野人獻曝跟大家分享一下XD 以下的文章同步發表在 http://www.wretch.cc/blog/izaax/12080141 直接轉貼自網誌 懶的重新排版了~~所以排版和標點問題請見諒m(_ _)m 其中有部分圖表無法呈現於BBS 請自行參考網誌文章 ---------------------------------------------------------- 抗通膨投資之常見迷思 Some Myths of Fighting Against Inflation 先介紹一個好用的查資料網址:) http://research.stlouisfed.org/fred2/ 有很多經濟數據圖可以看..有圖有真相..XD 迷思一:房地產抗通膨最有效: (圖一) 這個圖呈現了美國從1890年以來的房地產與其他相關數據的對應關係,以1890年為基準 100 然後加上通膨平準, 指數只要高於100代表打敗通膨 低於100代表低於通膨水準,我們從這個指數上來看,會 發現絕大多數的時間,房地產價格大約維持和通膨水準一致。 也就是90~110左右的區間 ,有時輸給通膨,有時贏給通膨,一百年來大約是打成平手。 其中當然也有些例外,例如: 1920~1940年那20年...房地產簡直是負資產,當然那時有那時的時代背景 (先有經濟大恐慌產生大蕭條的通貨緊縮,造成資產價值大幅減損;後有二次大戰,民間 工業產能全投入戰需生產,民間消費,包括房地產基本上處於缺乏”產品”和”消費意願 ”的情況,當時美國的民間儲蓄率高達40%以上。) 悄悄話:所以這樣就可以知道為何柏老寧願製造適度的通膨,也不想讓通縮有絲毫發生的 可能性產生,因為一旦發生通縮不但會導致債務負擔急速增大,更無可避免會導致房價大 崩盤。 1940年代以後直到2005年...房價也都大約保持相當平穩的態勢,也就是和通膨水準成長 相當一致..然後,大家都知道,老葛一路降息,終於炒出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房地產泡沫 ....XD 短短三年間,指數就衝到了185.. 所以你就知道為什麼這一年來的修正會這麼痛苦了 ....(之後會另闢專文,針對此房地產議題來深入討論) 泡沫不是常態,終歸要回歸長期趨勢,一百年來的數據證明,房地產頂多保值,很難帶給 你對抗通膨的額外收益。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二十世紀時只要買在對應通膨相對高檔的位置的(110~120左右) ...以長期趨勢來看就別妄想打敗通膨了(因為最高點頂多跑到這,那也只是保值)。 至於買在21世紀初這段不正常的房地產泡沫的投資人呢?...恐怕,未來更是凶多吉少。 不過,可能有些人會說,房地產至少保值啊?其他的方式更容易被吃掉,所以對抗通膨房 地產還是最好的標的。 好,究竟,在過去的一百年間,房地產打敗通膨相較其他投資的效益好不好呢?我們就挑 幾的傳統上我們認為較保守的工具來看。 這是美國過去一百年來的每年通膨成長率: (圖二) 對應到一般最蠢的投資:定存。 (圖三) 別傻了,從1954年後的五十多年間,Fed基準利率出現低於通膨成長率的時期只短暫出現 在80年代初期,本世紀初和現在(未來一兩年絕對會改變),總為期還不到3年,怕錢被 通膨吃掉?乖乖定存就辦的到了,胡亂投資才真的會被”吃掉”。 另一個也是被認為很"保守"的投資-->美債 (圖四) 公債的特性我們可以發現它的波動比較遲鈍,也就是當通膨揚升,或是基準利率揚升時, 它往往沒有辦法亦步亦趨的反應,所以容易在通膨升溫(或利率上升時)造成資本利損; 不過,正是這種”遲緩”的特性,讓公債在通膨降溫時(利率下降時)可以獲得額外的資 本利得。特別是從1980年代中期之後,我們可以發現美債殖利率的下降 曲線相較於基準利率和CPI來的緩慢許多。例如即便是前幾年基準利率降到1%,通膨也近 乎轉入通縮之際,美債的利率還是穩穩在3.5%以上。 事實上,五十年的趨勢來看,美債每年平均可以獲得比基準利率多0.5%的收益,也就是以 長線來說,若每年投入等值的資金進美債市場,50年來你獲得的收益會比呆呆定存稍高一 些(若以五十年的複利總報酬來看,投資美債和定存的總收益比大約是3/2,也就是可以 多拿50%的收益),當然,這麼一來要打敗通膨亦是輕而易舉的事。 迷思二:抗通膨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趕快投資買股就對了: 當然還有人說,通膨的時代就是要靠投資才能致富,那我們來看看投資股市抗通膨的效益 好不好: (圖五) 要注意的是,道瓊工業指數算是股市的一個長期向上的特例。 因為這指數永遠只選美國最具代表性的三十家公司,並且會配合時勢變化不斷汰換組成內 容,所以此指數對應到通膨上便會呈現長期向上的趨勢。 其他絕大多數的股市多半不具此種特性,須特別注意(隨便舉幾個例子:日經,那斯達克 ,台股...) 那我們就來看看,若我們在1932年經濟大恐慌時所創下的最低點進場(42點),那麼到現在 約12500點價位,年收益大約是7.9%(已採收益滾入本金之複利計算) 而你若不是在最低點進場,而是在1929年崩盤前的高點333點進場,呃...那你79年來的平 均年收益只剩4.7%(同樣採複利計算) 前者收益是略高70年來平均5~6%的通膨水準,勉強打敗通膨,而後者,抱歉,你抱了快八 十年還是不如乖乖定存。 老實說,這並不代表股市不值得投資,相反地,我們只要能避開每次波段的高點,股市的 長期收益無疑是可以打敗通膨(且效益超過定存和美債)。 此外,也要補充說明,此計算方式並沒有考慮到公司發放股息的因素,而這亦是長期投資 股市能否獲益的重要關鍵,在考量到並非每家公司都具有長期穩定回饋獲利的情況下,我 們因此可以明瞭,長期投資股市能否打敗通膨取決於->投入的時間點(務必避開波段高 點)和標的(能否提供長期穩定收益)。 所以憑良心說,放到長期的軸線來看,房地產的保值效果一點也沒有比定存或是政府公債 來的傑出。 在考量到所背負的風險下(房地產過去百年來的波動若以80~120的區間來看,買到高點的 損失有可能高達30%~40%,這樣的波動幅度,扣掉經濟大恐慌那次特大崩盤外,以百年的 長期觀點來看並沒有比道瓊小到哪去)。 抗通膨效益比起保守投資半斤八兩,風險卻直逼股市投資,你,還覺得房地產是抗通膨的 最佳投資利器嗎? (當然,房地產標的繁多,其中的差異極大,不一而足。房地產投資想要賺比通膨還高的 收益,恐怕還是得套用老掉牙的術語:location, location, and location,沒有獨具慧 眼能力的人,像是駑鈍的i小本人,恐怕還是不要想太多比較好XD。) 迷思三:通膨有助於房價和股價: 事實上,在通膨高漲的情況下,股市的表現並沒有特別傑出,1980年代初的超高通膨時代 帶來的是道瓊長達多年的黑暗時期,而在1985年通膨開始滑落到較低水平時,道瓊卻開始 開展一波史上罕見的大多頭行情。同樣的現象也出現在二十世紀初,通膨和利率都降到史 上最低水平之ㄧ,卻造就大波段的牛市。 同樣的,房市也有類似的現象產生,除了1980年代初期,房市多頭多半出現在通膨較低水 平的時期,本世紀的房地產泡沫就是一大明証。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唯有低通膨和低利率的環境才能促進市場上的貨幣近一步寬鬆,而 有越多的貨幣在市場上追逐商品,意味著房價和股價的價值越能提升(代表錢貶值),一 旦通膨揚升,表示市場資金過多,縱然有時有助於推升最後一波噴出走勢,但即使有也往 往是強弩之末,因為接著就會面臨資金開始緊縮的政策,錢從市場上抽回,如此一來往往 會導致房市和股市的回檔,甚至崩盤,這是很簡單的基礎理論,在此就不多作贅述了。 可以肯定的是,通膨和股價、房價的相關性遠比一般所想像的來的低,此為常見迷思之三 。 迷思四:黃金可以抗通膨,所以最好抱到天荒地老。 (圖六) 深色線是實際金價,淺色線是通脹調整後的金價。 不用多說了,1988年以前買黃金的人擺了幾十年到現在,有超過半數以上的人無法打敗通 膨。 1988年以後的好一點,大致都可以打敗通膨。 嗯,所以買黃金的人要考慮好,你要在哪個時間點買進?黃金買錯了,一套就是幾十年, 人生沒有太多幾十年可以浪費。 提供一點小技巧,事實上金價是和通膨最相關的標的之ㄧ,但是仔細觀察這張圖可以發現 ,當通膨高漲時,金價多半已經盤上高檔,此時要做的動作其實是”賣出”, 買在歷史高點的人真的很難解套...畢竟高通膨和低通膨always是一個循環,而你知道的 ,當通膨回落到歷史低點時,金價往往就會欲振乏力。 老實說,波動大的標的,比較適合短線的投資操作,當做長期的投資,甚至抗通膨標似乎 並沒有那麼適合。要買,也要等到通膨來到歷史低點來時再進比較有搞頭(前提是你要能 忍耐金價往往一蟄伏便是十年光陰的痛苦。) 油價和金價基本上也蠻類似的,不過油價的影響因素有日趨複雜化的情形,在此就先不討 論了。 上面四項觀點,相信又是和坊間「常見的說法」有些出入XD...在此i小要很謙卑的跟各位 看倌闡明。 以上淺見,僅供參考,有錯歡迎指證,但不認同的話請別太認真、看看、笑笑就好,感謝 m(_ _)m。 izaax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4.208.33.233 ※ 編輯: isaacchen 來自: 134.208.33.233 (06/16 21:11) ※ 編輯: isaacchen 來自: 134.208.33.233 (06/16 21:12)

06/16 21:12, , 1F
感謝。
06/16 21:12, 1F
※ 編輯: isaacchen 來自: 134.208.33.233 (06/16 21:13)

06/16 21:14, , 2F
推!!!!!
06/16 21:14, 2F

06/16 21:27, , 3F
好強!
06/16 21:27, 3F
※ 編輯: isaacchen 來自: 134.208.33.233 (06/16 21:29)

06/16 21:34, , 4F
推薦,強者
06/16 21:34, 4F

06/16 21:38, , 5F
未看先推
06/16 21:38, 5F

06/16 21:42, , 6F
06/16 21:42, 6F

06/16 21:43, , 7F
推!感謝!
06/16 21:43, 7F

06/16 21:43, , 8F
多謝分享
06/16 21:43, 8F

06/16 21:52, , 9F
謝I大分享~
06/16 21:52, 9F

06/16 22:06, , 10F
I大好文,必屬佳作~<(_ _)>
06/16 22:06, 10F

06/16 22:44, , 11F
06/16 22:44, 11F

06/16 22:55, , 12F
又上了一課...多謝大大
06/16 22:55, 12F

06/16 23:00, , 13F
感謝分享~~
06/16 23:00, 13F

06/16 23:02, , 14F
不推對不起I大
06/16 23:02, 14F

06/16 23:09, , 15F
先推I大,這篇值得M!!
06/16 23:09, 15F

06/16 23:39, , 16F
清流
06/16 23:39, 16F

06/16 23:45, , 17F
強者I大發文 總要大推一下的
06/16 23:45, 17F

06/16 23:49, , 18F
推~~感謝分享
06/16 23:49, 18F

06/16 23:57, , 19F
只可惜沒有台灣的數據,因為我們的房市並不「正常」
06/16 23:57, 19F

06/16 23:59, , 20F
推推
06/16 23:59, 20F

06/17 00:01, , 21F
你的ID是什麼意思?
06/17 00:01, 21F

06/17 00:06, , 22F
您真用功~~推推
06/17 00:06, 22F

06/17 00:47, , 23F
isaac chen又出手了 推
06/17 00:47, 23F

06/17 01:37, , 24F
好文
06/17 01:37, 24F

06/17 05:49, , 25F
推~ 但裡面有錯字 是i"大"不是i"小" XD
06/17 05:49, 25F

06/17 08:23, , 26F
推~ 好文
06/17 08:23, 26F

06/17 10:41, , 27F
其實我覺得你忘記一件事情了, 房地產是可以收租金的,
06/17 10:41, 27F

06/17 10:41, , 28F
而且年殖利率大約是1/28..
06/17 10:41, 28F

06/17 10:58, , 29F
同時這個"殖利率"是根據"帳面價值"來決定的..
06/17 10:58, 29F

06/17 10:59, , 30F
這點跟股票正好相反, 股票是因為ESP而決定價值(理論上)
06/17 10:59, 30F

06/17 15:03, , 31F
06/17 15:03, 31F

06/17 16:35, , 32F
房租的確有可能帶來額外收益,但其實在這份數據當中,
06/17 16:35, 32F

06/17 16:35, , 33F
同樣有些開銷是沒有列入的:稅金,維護支出(特別是出租
06/17 16:35, 33F

06/17 16:36, , 34F
的話) 以及最重要的折舊等。但這樣會讓分析過於複雜,
06/17 16:36, 34F

06/17 16:37, , 35F
所以就單純取房價這個概念來談...
06/17 16:37, 35F

06/17 16:57, , 36F
1/28 是有算折舊 沒算的話大概4~5% 以rc而言
06/17 16:57, 36F

06/17 16:57, , 37F
耐用期是60年@@ 不過你說的也沒錯 只是提供另外一個
06/17 16:57, 37F

06/17 16:57, , 38F
變因而已
06/17 16:57, 38F

06/17 16:59, , 39F
感謝k大補充m(_ _)m 受教了。是值得考慮的因素沒錯。
06/17 16:59, 39F

06/18 01:48, , 40F
感謝...
06/18 01:48, 40F

06/18 05:07, , 41F
我覺得有問題 如果房屋純投資的話你說的沒錯
06/18 05:07, 41F

06/18 05:08, , 42F
但是太多人是自住兼保值 所以一般人理財上買房屋也沒錯
06/18 05:08, 42F

06/18 05:13, , 43F
簡單的說 本金和通膨打平 住了三十年的房租都是多的效益
06/18 05:13, 43F
文章代碼(AID): #18LcOl_o (Stock)
文章代碼(AID): #18LcOl_o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