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標的] 選股邏輯優缺點討論消失

看板Stock (股票)作者時間12年前 (2012/11/28 14:36), 編輯推噓2(204)
留言6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13 (看更多)
※ 引述《IanLi (IanLi)》之銘言: : 某選股邏輯如下: : 1.先篩選突破105MA(股票要漲一定會突破突破再突破) 這只有在趨勢明顯的時候會有作用,不然就被巴爽的 : 2.再篩選本益比12以下(之前看Q3台股均本益比約12,且本益比低還可以騙自己是長投) 基本面選股,都是用過往資料,應該加上未來性的評估,數據公布,只是給你核對答案 : 3.選股價50元以下,股本15億以上(本金少,便宜的才可以分批買進) 價格便宜要做的就是某段時間,很多傳產都這樣,但是也表示這個價格區間, 就是市場上面共同認知的價格 但是你選這類的股票跟你上述的方法又產生衝突了,因為這類的股票 基本都在一個價格區間內波動,用第一個方法做基本都被巴死 你如果想要找成長性的公司...你股價選50以下,把超多優質公司排除了 : 4.有突破就買進一點 甚麼情況下算突破?買進多少? : 5.跌破最近的關卡就賣,來不及賣的就當做長期投資囉....囧... .........最重要的風險控管沒做好,甚麼都害了了 : 可以請問: : 1.這樣子的選股或是操作方式,會有很明顯的差錯嗎? 很明顯缺乏一個核心概念,甚麼方式都好,可是這明顯不是一個可靠的模式 提出一些看法,明顯把選股跟操作混為一談了,如果你用2.3選股不是不可 只是還缺很多,我想應該是看到某種情境發生,就把他當成恆常性出現的例子 用2.3選擇,其目的在找便宜的好股票,買點應該遠低於企業真實價值的時候才買進, 而不是用甚麼突破...因為市場上的操作者不是瞎子...不會留這個機會給你 就算有,你花出的精力跟你的回報會不成比例..畢竟別人是一整群在做這件事情 基本面選股,是個最基本的動力,如果你把身份切換成股東,就可以很好理解 但是很多一定更重視資本利得,那選到體質好的公司,會把操作的難易度 降低很多,賺錢的機會會更多,但是體質好的公司還是要搭配操作,不然很多 "好"公司其實價格都很高了,風險控管沒做好,很容易出現--這是一家好公司 不可能跌的--但是實際上市場的價格就是大眾認知的價格,沒甚麼好凹單的 基本面如果忽略技術、籌碼、環境,還是差了那麼一些 基本面跟技術面都是同時與落後指標,但是其內涵的價值才是重點.. 舉個例子來講:就像開車,道路彎曲如同環境大勢,路面平整如同籌碼動向 只用技術面,開車如同看近不看遠,只用基本面,猶如只用後照鏡開車 但是最重要的,不會控管風險,就是開車不踩煞車... 但其實開車,缺一不可 小弟就此提出一些看法而已! : 2.我依此方式選了志超(8213),這支還ok嗎? 基本面沒看,也沒辦法在這麼短時間評估出來,技術面來講近期44塊是個關卡線 主要是風險控管得不得當,你現在買也可,但是甚麼時候賣,有想過了嗎? : 3.有不需要很強的基本面跟技術面就可以 24% per year 的方法嗎...XD 除非你把金融界的菁英當猴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28.55.35 ※ 編輯: superminos 來自: 36.228.55.35 (11/28 14:49)

11/28 15:37, , 1F
偏偏這些人就跟猴子一樣差不多,看看新光金多少買紅茶
11/28 15:37, 1F

11/28 15:37, , 2F
店?
11/28 15:37, 2F

11/28 16:00, , 3F
貳捌捌捌最好是菁英啦 養隻猴子射飛鏢都比它強
11/28 16:00, 3F

11/28 17:29, , 4F
看來媒體說的真的有人信... 果然大家都很好騙~
11/28 17:29, 4F

11/28 17:41, , 5F
一樓先搞清楚這些人是本來就是猴子
11/28 17:41, 5F

11/28 17:42, , 6F
還是裝猴子在討香蕉吃
11/28 17:42, 6F
文章代碼(AID): #1GjR3tq7 (Stoc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GjR3tq7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