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 Stock ]
討論串[心得] 本益比是不是假議題
共 5 篇文章
內容預覽:
每個指標在它發明的時候,一定都有它的意義存在,只是在實用的時候,是不是真的有用,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PE的話,我覺得它是有一定的參考性質的,但正如大家所說的,它也是個落後資訊,但幾乎所以的指標都是落後指標,因為這些指標,都是依據過去資料去計算出來的,一定就是落後指標。. 可是並不會因為是落後指標
(還有550個字)
內容預覽:
是. 本益比河流 跟評價區間根本是假議題. 比如環球晶 當初本益比高到30倍都有可能. 殺下來時根本不見骨 現在又說OK了. 看看南電 漢磊. 當初超高本益比 殺下來時連媽都叫不出. 一切都是法人講出來騙大家的目標價. 還是要回歸市場上大家資金追逐的題材. 再來判斷當時的本益比. 不然超容易陷入所謂
(還有2個字)
內容預覽:
你要說是也對,但沒有本益比的話很難評價. 理論上傳統的投資學都是告訴你要用股利折現之類的評價. 問題是股利折現變數太多,常常算出來跟市場價格差距甚遠. 那你到底是要相信模型? 還是相信市場?. 最後法人決定還是相信市場,所以才用價格跟獲利的比例去評價. 某方面來說跟股利折現是一樣的啦. 只是股利折現
(還有492個字)
內容預覽:
本益比就是看後照鏡開車. 拿過去的資料給予定價. 所以才有本益成長比來看. 甚至有本夢比 直接拿最遠的未來來估值. 放在大盤來看 整個市場願意多少年來回本買單. 還有更平滑的席勒本益比,用十年來看. 大家都知道 最終泡泡會爆掉. 但2000爆掉時席勒本益比破40. 現在還沒破40 整體社會壽命更長,
(還有317個字)
內容預覽:
股民最愛看的本益比. 是不是有點倒果為因的數據. 就以航運股來說好了. 在疫情爆發前 幾乎是銅板價. 導致股民給他的本益比是2倍. 儘管當時獲利超級好. 因為本益比2倍的關係. 股價也一直被低估. 大家認為景氣循環過了可能又要回去銅板價. 不敢給太高的合理價. 但幾年過去了 雖然股價有稍微修正. 但
(還有268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