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托福二戰 109 L/R 滿分 30 推薦SK2 TOEFL
▌前言
因為計畫申請 2026 年秋季的CS碩士,所以需要托福成績。我在 2023 年上過 SK2 衝刺班並考過 102 分,但成績已過期,所以這次必須重考。我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是:R/L 30、S/W 25、總分 110。因為有一戰經驗,知道自己的弱點在口說與寫作;再加上這次要兼顧全職工作,下班後每天只有 2–3 小時,還得面對疲憊帶來的逃避心態,所以我報名了附每日練習計畫的口說/寫作佛腳班來督促自己。整體而言,備考過程很累,下班後還要讀書寫作業簡直生不如死,但選對方法讓我在有限時間內持續進步,最後也算勉強達標。
求學背景:中央資工
英文程度:多益960 學測15
準備時間:5月開始刷閱讀題~8/24考試
準備教材:ChatGPT、SK2教材、考滿分、小站托福App
最終成績:L30 R30 S24 W25
▌讀書計畫 / 時間軸
* 2023上完衝刺班並考完一戰 (L30 R25 S22 W25)
* 5月開始刷閱讀題,每天一篇
* 6 月與 8 月參加口說/寫作佛腳班,每天交作業
* 課後持續和讀書會同學練習作文和口說+小站托福刷閱讀題
* 8/24考試
▌各科心得
聽力
因為平常就有接觸英文內容的習慣,聽力是我最有把握的科目。不過 Chris 老師的「抓八大點、聽態度、帶答案看選項」還是讓我的作答更穩定。相比把所有細節都聽懂再作答,抓重點、判斷態度、邊聽邊猜題,最後再核對答案,反而更輕鬆,不會因為漏聽一些細節而自亂陣腳。畢竟托福聽力考的是抓重點的能力,不是聽到多少細節。到後期熟悉這套技巧後,我發現自己不太需要依賴筆記,把注意力放在理解重點,題目出現時通常都能抓到考點。
閱讀
一開始最大的瓶頸是速度太慢,雖然正確率高,但每次都會超時兩三分鐘。後來我開始逐題計時並檢討自己的作答習慣,才發現我常因為沒有真正理解重點,而反覆閱讀同一段落,浪費了很多時間。我認為原因有兩個:第一,抓重點的技巧不足,無法快速看出句子的態度與功能;第二,心態太急,怕來不及寫完,所以每次都讀得很快,反而越急越慢。這時候 Rosa 老師教的「skim + scan 策略、主動式閱讀」就非常有用:專注在主要子句的
SVO,主動消化每段資訊,預判作者的態度與論點方向,並相信自己穩定的速度其實足夠。靠著這套方法練到後期,我終於能在維持正確率的同時穩定提升速度,減少時間壓力,最後也順利拿到滿分。
寫作
對我來說,最大的挑戰在於速度。從審題、想點到完成,整個過程只有短短十分鐘,一開始我常常光是想理由和例子就耗掉五分鐘,後面很難在時間內完整展開。但連續 14 天的佛腳班強迫我每天交作業、反覆檢討,再加上 Chris 老師提供的範文與親自解說,讓我在短時間內有效累積
Wordbank,也快速掌握學術寫作的精髓──理由必須切題,例子要具體有細節,才能真正說服考官。老實說,如果沒有每天交作業的壓力,我不可能維持穩定的練習。不過,如果能有更多準備時間,我會加強「審題的廣度」,讓自己在面對不同主題時能更快反應。因為實際考試時,我還是花了不少時間思考,導致舉例部分只剩兩分鐘可以發展,細節不足,有點可惜。
口說
口說一直是我最不滿意的科目。在練習錄音時,我總覺得答案不夠理想,句子架構不夠完整、用詞也不夠精確。這種不自信常常進一步影響到作答的穩定度。幸好在考前和 Pallas 老師一對一諮詢時,她提醒我考試的重點應該放在穩定度與鬆弛感:先讓答案聽起來自信、從容,再去追求語句架構與用詞的進階表現。在有限的準備時間內,與其期待組織能力大幅提升,不如專注於讓輸出更穩定。因此我後來的練習重點放在使用固定的模板,增加答案的可預期性,把更多注意力留給穩定度與語調,讓整體表現聽起來更流暢自然。
此外,SK2 的課後資源也非常豐富。即使我是在兩年前上完衝刺班,這次重新準備時仍然可以持續運用,特別是針對需要即時回饋的口說與寫作部分幫助很大。平台上有很多老師的示範音檔,我每次練習完整合口說題,都會反覆對照音檔,學習老師們如何將聽力內容簡化、以及使用哪些自然又高分的句型來表達。這些資源讓我可以即時糾正自己的錯誤,持續進步。
▌課後練習
我一開始是用考滿分網站練習刷題。但後來因為準備時間有限,想把完整的時間留給相對比較弱的口說跟寫作,所以需要一個有效率的利用零碎通勤時間刷閱讀跟聽力題的方法。推薦小站托福這個 App,介面好用,有完整的 TPO 題庫,還可以看到每一題分別的作答時間,我後來都改用這個刷題。
口說跟寫作則是倚靠佛腳班的督促來持續練習,穩定進步。課程結束後我自己也有找讀書會的同學一對一每天練習持續維持考試臨場感。
▌心態調整
我認為上班族考生最大的挑戰就是要對抗下班後的疲憊感。我是透過建立習慣的方式來讓自己自然而然的在生活中完成必要的練習。例如我會在上班路上寫一回閱讀並且完成檢討,中午吃午餐前會先計時寫完一篇學術討論作文再去吃飯,吃完飯會去跑步機上走10分鐘順便做完聽力lecture和conversation各一題,下班路上會去看老師前一天發的解析影片跟範例回答,最後回家再跟讀書會練一小時口說。這些日常流程讓我不需要每天痛苦的用意志力去逼自己開始讀書,而是默默地在生活中完成每天讀書的進度。
另一方面,我也覺得持續的自我觀察很重要。每次錯題都要追問自己:為什麼會錯?是因為觀念不清楚,還是用了錯誤的方法?只有把原因分析清楚,才知道接下來要怎麼避免同樣的錯誤,並且調整練習方式。透過這樣不斷檢討與修正,才能確保時間真的轉化為進步,而不是一直在原地踏步。
距離考試只剩一週的時候,我的心情其實很緊繃。因為準備得很充分,所以對自己抱有很高期待,這樣的心態導致我口說的表現起伏不定,所以我決定把握機會和Pallas老師約一次一對一的諮詢。而那一次的諮詢就像是一劑強心針。老師不斷肯定我的實力,提醒我其實已經具備挑戰目標的能力。同時也告訴我,不要被「完美的框架」限制住。就像平常講中文一樣,除非有事先準備講稿,不然我們也不一定都能講出完美的句構。在諮詢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老師想要幫助學生重建自信的那份熱誠,她對我說:「其實那個不夠好的自己,沒有你想像的這麼不好。」這句話給了我
很大的力量,也想把它送給所有看到這裡的考生。
▌後記與建議
以上分享的都是方法面的調整,但真正支撐我走到最後的,還是那份堅定的決心。沒有這份決心,就不可能在下班後的疲憊中,持續撐過長時間的高壓備考。也想在這裡好好感謝那個努力堅持下來的自己。
想要追求卓越必然要有所犧牲,但相比未來留學路上的挑戰,這段辛苦其實微不足道。相信每個準備留學的人心中都懷抱著一個願景,不論那個願景是什麼,祝大家都能考到理想的成績,順利達成自己的目標。
--
Sent from nPTT on m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0.4.4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OEFL_iBT/M.1761183912.A.92F.html
TOEFL_iBT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
24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