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閩南語文字的前景:比較悲觀的看法

看板TW-language (臺語板)作者 (阿胡拉馬茲達)時間19年前 (2005/05/25 08:25),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 [本文轉錄自 historia 看板] 作者: FreeLeaf (阿胡拉馬茲達) 看板: historia 標題: Re: [發問] 方言中文 時間: Tue Feb 1 13:32:19 2005 ※ 引述《ilha (Formosa)》之銘言: : ※ 引述《FreeLeaf (阿胡拉馬茲達)》之銘言: : : 都是閩南語的文字要面對的挑戰 : : ﹝不過我覺得閩南語在大眾領域競爭過華語的機率接近0%,而維持小眾的使用 : : 又可能不讓對閩南語文字話投入心力的工作者滿意,這好像也是另一個困境﹞ : 請問一下 如果把大陸的閩南文學、閩南社會 : 也納入閩南語文字建夠的努力範圍之中 : 可否解決小眾使用的困境呢? 我覺得還是沒辦法,因為這不是使用人口的問題,而是功能的問題 還是以台灣為例好了 以前閩南語的白話字﹝也就是教會羅馬字﹞可以算達到一個實用的程度 當時的白話字: 一、有刊物﹝台灣教會公報,1885~1969/03用白話字發行﹞ 二、與漢文、日文有功能和使用者的區隔 三、有會讀會寫的使用者; 四、更重要的是,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的時候識漢字率不高 易學易用的白話字對漢字和日文有競爭力 有上述四個條件才造成白話字的穩定使用, 而且這個穩定的情況並不需要太多的人口就可以維持幾十年。 不過後來因為種種人為因素,白話字的使用越來越少, 連最後的據點──教會──都失去, 使得現在的白話字反而變成一個需要人力投入才有機會再度回到大眾領域 但是現在台灣的語言環境,不管是洪惟仁還是鄭良偉的文字化方法,甚至白話字 都不具有二十世紀初時白話字有的四個條件 一、沒有穩定的刊物 二、與華語文的功能還不知道如何區別 三、使用者不明確 四、最糟糕的問題,因教育普及和五十多年的國語運動, 「可能」有能力寫閩南文的人也會華語文。這樣一來華語文和閩南文 在功能上無法區別,使用者也重疊,這要怎樣形成穩定的使用習慣? 因此,我覺得閩南語文在大眾場域還是沒辦法與已佔優勢的華語文平起平坐。 只能在小眾領域,如教科書、宗教、比較講求聲韻的閩南語詩, 勉強取得一個比較穩定的使用。 不過即使要達到小眾領域的使用,我覺得還是要很拼才有可能。 ﹝簡單來說,我對閩南語文的前景比較悲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3.229.19.251 ※ 編輯: FreeLeaf 來自: 63.229.19.251 (02/01 13:3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1.36.37.15

71.36.37.15 05/25, , 1F
相關討論:http://0rz.net/310oO
71.36.37.15 05/25, 1F
文章代碼(AID): #12ayOHco (TW-language)
文章代碼(AID): #12ayOHco (TW-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