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政府推動「客庄地名客語標注」 各地高討論度

看板TW-language (臺語板)作者 (茹絮夢)時間2天前 (2025/04/16 19:1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s://www.hakkatv.org.tw/news-detail/1744691996263310 政府推動「客庄地名客語標注」 各地高討論度 【 羅安達 陳郁心 黃映婕 許儷齡 左燕輝 桃園.新竹.苗栗 】 2025-04-1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HuoSGGis0I
你有注意過街頭的路牌,最近有什麼變化嗎?除了中文與英文,現在在桃園、新竹、苗栗 等地的路標上,多了一行客語拼音,這是政府推動的「客庄地名客語標注作業計畫」,然 而這項做法,究竟能否有效提升客語的能見度,民眾的反應又是如何呢,這些標示方式在 各地引發了不同討論。 車水馬龍的街道上,抬頭仔細看一下,路牌上多了一些新內容。 民眾 與 記者:「嗯,Pinziin Ki,妳可以試著唸唸看白色那個路牌嗎?嗯,Poien Ki吧 ?(Poien Ki,猜猜看它是什麼意思?) 不是就是那個平鎮區的翻譯嗎?」 記者 許儷齡:「一般來說,常常看到的是以綠色為底的路牌,不過就像這個平鎮區的路 牌,上方又加了一個白底,上面寫黑字的路牌,對很多民眾來說,許多人一下子摸不著頭 緒。」 無黨團結聯盟桃園市議員 謝美英:「很多人不知道那到底是要做什麼的,而且車輛行駛 速度之快,抑或者有的時候,在穿越那個區跟區交界的時候,搞不清楚那到底是要做什麼 的。」 客委會配合文化部「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推動的「客庄地名客語標注作業」計畫, 在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內,行政區牌上加註,或新設客語地名拼音的標示牌,希望增加大 家使用客語的機會。 客委會副主委 范佐銘:「看到國外的我們的少數語言來說,他們的第一語言,就語言景 觀這件事,就是 像威爾斯他們放在第一,再來是英文,像以臺灣來說目前全都是華文, 就是中文,但是未來我們期待就是說,我們客家庄,我們看到客家的用語的路標,看到之 後 大家來到這裡就看到,這是客家庄到了。」 桃園市政府交通局交工科科長 曾啟倫:「於桃園區與區界的交界處,來增設相關的一些 ,客語音譯的一個牌面,總共有32面。」 桃園市客家局局長 范姜泰基:「最重要的目標在於,讓我們客家族群有更高的能見度。 」 由於客語正快速流失,客委會參考,英國威爾斯地區的「雙語政策」,提出新對策,例如 看到威爾斯的首都卡地夫,當地大多數的廣告、路標,都採用雙語標示,先是威爾斯語、 再來才是英語,用這種方式推動語言復振。 客語老師 蔡永強:「威爾斯語置於頂端、較為明顯,我覺得這樣很好,因為我們現今客 家的孩子們,對自己的客家話比較缺乏信心,看到威爾斯那裡,他們對於他們自己的語言 全部很有信心,是我此趟認為,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的地方。」 除了以拼音標示,還有一種是標出過去的傳統地名。 記者 許儷齡:「苗栗市過去地名為貓裏,這個名稱是源於,平埔原住民道卡斯族的貓裏 社,路牌就把舊地名加以標示。」 客語薪傳師 邱鴻春:「如果問楊梅怎麼念,我是認為拼音的部分把它寫出來,讓大家知 道怎麼讀就好,然後後面用括號的方式,標示出舊地名『楊梅壢』。」 中央大學客院學生 劉虹均:「例如像是美濃那邊,就是鮮少人知道那邊過去叫做『瀰濃 』,所以我認為標示出來,是一種很好的做法。」 無論是直接以拼音標示,還是保存舊地名,這些改變的核心目標,都是為了讓客家文化和 語言,在現代社會中擁有更多被看見的機會。 =================================== https://www.hakkatv.org.tw/news-detail/1744692351883125 提升客語標注使用率 新竹形塑「語言景觀」 【 許儷齡 左燕輝 新竹 】 2025-04-1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BWJ0DwJVEU
街頭的語言標示不只是導航工具,更是一種文化象徵,跟著採訪團隊前往新竹,當地居民 透過客語路牌,拼音標示、文史導覽,努力讓客語成為,可見、可讀、可用的語言景觀, 希望這片土地的故事,能被更多人看見與記住。 「跟著老師一起說,這是煙囪沒有錯,但是呢它很大很高,所以叫做大煙囪,來 一起講 ,哇!大煙囪,新竹芎林的打磚窩文化園區,在園區介紹標示牌內加入客語拼音,加強語 言推廣。」 芎林打磚窩文化園區執行長 徐素媖:「這裡是芎林的打磚窩,我將這裡的故事寫出來, 也有標出羅馬拼音,讓大家來造訪時,就可以唸出來這裡有,華語跟客語的雙語的對照, 像這個,大家好,歡迎來打磚窩。」 也有文史工作者規畫文化導覽路線,特別在文宣上標出傳統地名,引導遊客了解這片土地 的歷史。 文史工作者 張民依:「芎林過去有一個地名為『香櫞窩』,其實它原來那是佛手,佛手 柑稱為『香櫞』,但是如今地名變成圓形的圓,『香圓(園)窩』,音相同但是意義跑掉了 ,像我如今,最近出的芎林媽祖廟的地圖,我就以舊地名標示,將不正確的或已轉變為新 地名,傳統地名標出來以後,大家就會認識這個地方。」 他們希望透過走讀踏訪,帶領參與者一步一腳印連結地方記憶。 陽明交大客家學院副教授 羅烈師:「語言本身它可以顯示此處是什麼村落,什麼地方、 何族群居住在這,所以這就是"語言景觀",語言景觀,語言景觀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族群 表示,我是什麼人、我說什麼語言,而路標就像是我跟你說什麼樣的語言。」 記者 許儷齡:「在芎林鄉華龍村這個小村莊內,路口處有一座特色路牌,我們走近一點 來看,就可以看見不只旁邊有可愛的圖騰,在每個字的下方還有標出客語音標。」 鹿寮坑溪青年培力工作站專案經理 黃政權:「設計與我們村莊有相關的東西,連結起來 ,我們村莊叫做『鹿寮坑』,鹿寮坑昔日有許多野生的鹿,如今沒了,不過這可以作為我 們的主題意象,讓從外來的人得知我們這裡是客家庄。」 陽明交大客家學院副教授 羅烈師:「路標還有一個很大的功能,它表示此處的語言,因 為你用中文看不出來當地使用何語言,因為全部都以中文標示,不過反觀 如果以客語標 示路標,端看客語拼音,就會知道此處為客家庄。」 客語路牌到底是實用還是象徵意義更大,或許有人覺得拼音看起來有一點困難,但它的存 在,也正在一點一滴改變我們對語言的認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5.118.1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W-language/M.1744802207.A.727.html
文章代碼(AID): #1d_v6VSd (TW-language)
文章代碼(AID): #1d_v6VSd (TW-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