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2005年暑假北京夏令營活動

看板TWSU (大陸留學)作者 (妳的 夏先生)時間20年前 (2005/06/16 11:09),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 (看更多)
2005年暑假北京夏令營活動 一、活動時間: 2005年8月4至8月13日全程10天。 二、參加資格: 歡迎各大專院校在學博碩士研究生、大學生、高中生一起共襄盛舉。 三、報名時間及名額: 即日起接受報名,額滿為止,名額暫定為50人,欲報從速。報名時同時繳交台胞 證、護照(如仍需使用請繳影本)及訂金5000元整。 四、費用:每人收費新台幣17000元整,不含證照費用。 五、證照費用: (一)台胞證新辦1700元,加簽700元。 (二)新辦護照1400元(護照須於出發時仍有半年以上的效期) (三)新辦護照所需證件: (1)身分證正本,彩色2吋照片2張(露耳、白色背景、無色鏡片) ,有舊護照須繳回。 (2)45歲以下男性需退伍令。 (3)役男需至戶政事務所加蓋出國備查章。 (四)新辦台胞證所需證件: (1)身分證影本、護照影本,彩色兩吋照片2張(露耳、白色背景、無色鏡片)。 (2)舊台胞證須繳回。 六、行程: 2005暑假北京參訪團 日期 時間 行程 備註 Day1 8/4(四) 快樂出遊 桃園中正機場 抵達首都國際機場 入住:北京文化學院 Day2 8/5(五) 7:30 早餐 8:30 歡迎式 9:00 導覽:台灣人在北京 14:00 頤和園 Day3 8/6(六) 7:00 早餐 7:30 萬里長城八達嶺段或居庸關段 15:00 天壇 18:30 晚餐 老北京炸醬面 Day4 8/7(日) 7:30 早餐 9:00 導覽:老北京 14:00 古玩街:琉璃廠 17:30 晚餐 王府井餛飩侯 18:30 東華門夜市 Day5 8/8(一) 7:30 早餐 8:00 故宮 天安門廣場 12:00 午餐 百年老店烤肉季 14:00 消失的北京胡同 自強運動倡始人恭親王府 18:00 晚餐 百年老店便宜坊北京烤鴨 Day6 8/9(二) 7:30 早餐 8:00 導覽:北京人文風俗 13:30 參觀清華大學,宋爺爺我們來了 15:45 百年名校北京大學,連爺爺我們也來了 Day7 8/10(三) 7:30 早餐 9:00 導覽:京劇漫談 13:30 震驚中外七七事變─盧溝橋 抗戰勝利60週年─抗日戰爭紀念館 Day8 8/11(四) 7:30 早餐 9:00 西單圖書大廈(寫論文蒐集翻譯叢書的好地方,可刷卡,有郵局寄回台灣) 14:00 王府井 東方廣場 Day9 8/12(五) 7:30 早餐 8:00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Day10 8/13(六) 7:30 早餐 行李裝車 歸航 揮一揮衣袖,告別千年古城北京,搭機返回台北。 ●若有最新的行程,本會將隨時更正。 ● 本會保留調整當地行程之權利。 台灣銀行群賢分行(代碼004) 劃撥帳號:162001002564 戶名:台灣留學大陸青年學生發展協會 北京景點介紹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創立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辛亥革命後,於1912年改為現名。她是中國 近代史上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北京大學建立之初,不僅是當時中國的最高學府,而 且是中國的最高教育行政機關。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 南遷長沙,共同組成長沙臨時大學 。1938年初,臨時大學遷往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 大學。西南聯大彙聚三校菁華,以剛毅堅卓精神,維繫中華教育命脈。抗戰勝利後,北 京大學返回故園,於1946年10月正式複學。 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堂,始建於1911年,曾是由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 的留美預備學校。1912年,清華學堂更名?清華學校。1925年設立大學部,開始招收四 年制大學生。1928年更名?"國立清華大學",並於1929年秋開辦研究院。清華大學主體 所在地——清華園,地處北京西北郊名勝風景園林區,明朝時?一私家花園,清朝康熙 年間成?圓明園一部分,稱熙春園,道光年間分?熙春園和近春園,鹹豐年間改名?清 華園。清華大學校園占地356公頃,建築面積168萬平方米,校園內綠草青青,樹木成蔭, 湖光山色,景色優雅。各個不同時期的建築自然形成各具風格的建築群落,?師生創造 了適宜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清華大學校園,地處北京西北郊繁盛的園林區,是在 幾處清代皇家園林的遺址上發展而成的。清華校園周圍高等學府和名園古跡林立,園內 林木俊秀,水木清華;清澈的萬泉河水從腹地蜿蜒流過,勾連成一處處湖泊和小溪,滋 潤著一代代清華學子高潔的志趣和情操。 天壇 ---- 世界最大的祭天神殿 北京天壇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壇廟建築。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佔地272萬平方米,比故 宮佔地面積還大近三倍。這裏是明、清帝王專事祭天祈穀之處。壇牆有內外兩重,北圓 南方,象徵「天圓地方」之說。天壇的主要建築分南北兩組。祈年殿(祈穀壇)祈年門和 皇乾殿在北,皇穹宇和圓丘壇在南。兩組建築由高出地面2-3米左右、長360米、寬29.4 米的丹陛橋(神道)連成一體。 天安門 天安門是皇城正門,明永樂十五年(西元1417年)建,原名承天門,取“承天啟運, 受命於天”之意。初始,僅是一座三層樓式的木坊。明英宗(天順)時被燒毀。憲宗( 成化)時工部尚書白圭主持修復,建城樓。寬五楹,深三楹,明末又毀。清順治八年( 西元1651年)重建為寬九楹、深五楹的重簷歇山頂城樓,改名為天安門,取“受命于天, 安邦治國”之意。解放後曾多次修繕,樓原高33.7米,1970年2月重修後,為34.7米。 1984年天安門又大修並以“金龍和璽”取代“文革”時的彩繪。廳內燈具製成宮燈造型, 由一個重450公斤的主燈和16個各重350公斤的輔燈構成眾星捧月的圖案。1988年元旦, 天安門城樓為迎接龍年旅遊年,正式對外開放。 王府井 聞名遐邇的王府井大街位於世界名城北京的中心地帶,與"神州第一街"長安街相依相伴, 與"世界文化遺產"中的東方瑰寶故宮咫尺相望。她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3世紀60年代,距 今已有700多年了。明朝時期,這裏建了十個王府和三個公主府,故稱王府大街。清光緒 三十一年(1905年)重新厘定地名,因街上有一眼甘冽甜美的水井,遂定名王府井大街, 一直沿用至今。 琉璃廠 位於北京市宣武區的琉璃廠事一條名符其實的文化街,是清代紳士名流附庸風雅的地方, 有『九市精華萃一衢』的雅號;說起琉璃場 ,實為遼金時代都城東郊的一座荒野村落, 至元明時期有許多燒製琉璃的窯廠在此,所以稱琉璃廠,清代窯廠紛紛外遷始稱"廠甸", 在清朝康熙、乾隆時期,廠甸廟會聲名遠播與南京夫子廟、上海城隍廟、成都青羊宮等 著名廟會同享盛名併稱為全國四大廟會!閒逛琉璃北京人悠悠哉哉的品味地道的茶館文化。 餛飩侯 "餛飩侯"由打開張,一直以經營餛飩為主,除 "文革"那幾年以外,它這兒主營的品種就 是餛飩和芝麻燒餅。其餛飩的特點是皮薄、餡細、湯好、作料全。"餛飩侯"的餛飩皮有薄 如紙一說,把皮放在報紙上,能看到上面的字。餡細,指的是多少菜配多少肉餡都有比 例,肉講究用前臀尖,七分瘦三分肥,打出的餡非常均勻。一碗餛飩,10個皮為一兩包 一兩餡,加在一起為二兩,基本上不差分毫。"餛飩侯"的餛飩均為手工現場製作。做餛 飩也叫推餛飩,手之麻利讓人歎為觀止,每班兩個師傅,能供3000多人吃,平均一分鐘 能推一百多個餛飩。 東華門 東華門是紫禁城東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東華門東向,與西華門遙相對應, 門外設有下馬碑石,門內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橋1座,橋北為三座門。東華門以西是文 華殿,迤南為鑾儀衛大庫。東華門與西華門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紅色城台,白玉須彌座, 當中辟3座券門,券洞外方內圓。城臺上建有城樓,黃琉璃瓦重簷廡殿頂,基座圍以漢白玉欄 杆。城樓面闊5間,進深3間,四周出廊,梁枋繪有墨線大點金鏇子彩畫。東面簷下「東華門」 匾額原為滿、蒙、漢三種文字,後減為滿、漢兩種,辛亥革命後只餘銅質漢字。 萬里長城 中國萬里長城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戰爭時代的國家 軍事性防禦工 程,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和驕傲。 根據歷史記載,從戰國以來,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最早是楚國,為防 禦北方遊牧民族或敵國,開始營建長城,隨後,齊、燕、魏、趙、 秦等國基於相同的目的 也開始修築自己的長城。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派著名大 將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國長城連 起來,西起臨姚,東至遼東,綿延萬餘裏,遂稱 萬里長城,這就是“萬里長城”名字的 由來。但今天我們所見到的主要是明長城。 秦長城只有遺跡殘存。秦始皇為了修築長城動用了30萬人,創造了人類建築史 上的奇跡。 長城的修建客觀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護中原經濟文化發展的積極作用。孫中山先生 曾評價:“始皇雖無道,而長城之有功於後世,實上大禹治 水等”。 漢代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從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 至黑龍江 北岸,全長近一萬公里,古絲綢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著這條長城,是 歷史上最長的長城。 到了明代,為了防禦韃靼、瓦刺族的侵擾,從沒間斷過長城的修建,從洪武至萬曆,其間 經過20次大規模的修建,築起了一條西起甘肅的嘉峪關,東到遼 東虎山,全長6350公里的 邊牆。(但據報導,1990年一個徒步走完長城全長的中 國人的計步器顯示的是6700公里。) 長城有極高的旅遊觀光價值和歷史文化意義。現在經過精心開發修復,山海 關、居庸關 八達嶺、司馬台、慕田峪、嘉峪關等處已成為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 蹬高遠眺,憑古懷幽, 古戰場的金戈鐵馬似乎就在眼前。如今,長城與埃及的金 字塔,羅馬的鬥獸場,義大利的 比薩斜塔等同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是中華民族 古老文化的豐碑和智慧結晶,象徵著中華 民族的血脈相承和民族精神。 頤和園 頤和園是清代的皇家花園和行宮,前身清漪園,頤和園是三山五園中最後興建的一座 園林,始建於1750年,1764年建成,面積290公頃(4400畝),水面約占四分之三。乾隆繼 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帶,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園林,從海澱到香山這四座園林自成體 系,相互間缺乏有機的聯繫,中間的"甕山泊"成了一片空曠地帶,乾隆決定在甕山一帶動 用鉅額銀兩興建清漪園,以此?中心把兩邊的四個園子連成一體,形成了從現清華園到香山 長達二十公里的皇家園林區。清漪園1860年被焚毀1866年重建,改名頤和園,1900年,頤 和園又遭八國聯軍嚴重破壞,1902年再次修復。 圓明園 萬園之園圓明園,是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又稱萬春園)組成。三園緊相毗連,人 們習慣上統稱圓明三園為圓明園。圓明園位於西郊海澱區東部,它是清朝鼎盛時期建造的 著名皇家御園,其營造時間長達150餘年。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朝皇帝,都曾 長年居住在圓明園,並於此舉行朝會,處理政事。它與紫禁城(故宮)共同構成當時的全 國政治中心,故為名副其實的"御園"。   圓明園共占地5200餘畝(約350公頃),比頤和園的整個範圍還要大出近千畝。 園內薈萃了中國的名園勝景和物產精華,珍藏著大量的文物珍寶和古籍文獻,園中的建築 融合了國外的西式風格。昔日的圓明園可以與埃及金字塔、巴黎聖母院和羅馬競技場相媲美。 1860年鹹豐十年,英、法聯軍集二萬多兵力,攻陷大沽口,兵至北京,因見圓明園珍寶如 林,賊性驅使下,英伯爵額爾金下令燒毀圓明園,上演世界文明史上,令人髮指的,最醜 陋的一頁。由1860到2000年,已有140年的光景,圓明園自1860年英法聯軍及1900年八國聯 軍一役洗劫後,又經民國軍伐的大量破壞,如今只餘下殘石零落,一片荒涼,已很難想像這 座園萬園之園,惜日的絢麗美景! 鮮魚口內「便宜坊」   北京前門外大街鮮魚口內,靠西頭路北,有家著名的烤鴨店,以燜爐烤鴨、烹掌舌最 為著名,這就是開業于清咸豐五年(1855)馳名中外的老字型大小“便宜坊”。魏元曠《 都門瑣記》雲:“北方善填鴨,有至八九斤者,席中必以全鴨為主菜,著名為便宜坊,燴 鴨腰必便宜坊始真,宰鴨獨多故也。”《都門雜詠‧肉市》詩亦雲:“閑來肉市醉瓊酥( 彌按:鮮魚口離肉市不遠),新到菁魚戶勝碧廚,買得鴨雛須現炙,酒家還讓碎葫蘆。” (《同治都門紀略》)150年過去了,如今,在崇文門外大街和天壇東裏,也都有了“便宜 坊”分號。 恭王府 恭王府位於前海西街,建於1776—1785年,原為清代乾隆寵臣和珅的私宅,和珅因貪 污罪于嘉慶年間被抄家處死後,此處私宅便贈給了慶王。同治朝時,由於恭親王奕忻協同 慈禧發動政變有功,慈禧太后便將此宅贈予他,而成為恭親王府。恭王府規模宏大,占地 約6萬平方米,分為府邸和花園兩部分,擁有各式建築群落30多處,佈局講究,氣派非凡。 其花園又名錦翠園,園內佈局、設計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造園模仿皇宮內的甯壽宮。全 園以“山”字型假山拱抱,東、南、西面均堆土累石為山,中路又以房山石堆砌洞壑,手 法頗高。山頂平臺,成為全園最高點。居高臨下,可觀全園景色。由於恭王府府邸和花園 設計富麗堂皇,齋室軒院曲折變幻,風景幽深秀麗,昔日有碧水瀠洄並流經園內,因此, 一向被傳為《紅樓夢》中的榮國府和大觀園。 故 宮 位於北京市區中心, 為明、清兩代的皇宮, 有24位皇帝相繼在此登基執政。始建於14 06年, 至今已近600年。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 最完整的古代木構建築群, 占地72 萬平方米, 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 擁有殿宇9000多間, 其中太和殿(又稱金鑾殿), 是皇 帝舉行即位、誕辰節日慶典和出兵征伐等大典的地方。故宮黃瓦紅牆, 金扉朱楹, 白玉雕 欄, 宮闕重疊, 巍峨壯觀, 是中國古建築的精華。宮內現收藏珍貴歷代文物和藝術品約100 萬件。1987年12月它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故宮又名紫禁城,它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北1公里、景山南門對面,東西寬750米, 南北長960米,面積達72萬平方米,共有宮殿房舍9000多間,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築 群。故宮週邊是一條寬52米、深6米的護城河;裏面是周長3公里的城牆,牆高近10米,底 寬8.62米;城牆上開有4門,南有午門,北有神武門,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城牆四角 還聳立著4座角樓,造型別致,玲瓏剔透。 故宮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部分,南為工作區,即外朝,北為生活區,即內廷。外朝內廷的 所有建築排列在中軸線上,東西對稱,秩序井然。 外朝是皇帝處理政事的地方,主要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其中太和殿最為 高大、輝煌,它寬60.1米,深33.33米,高35.05米。皇帝登基、大婚、冊封、命將、出征 等都要在這裏舉行盛大儀式,其時數千人山呼“萬歲”,數百種禮器鐘鼓齊鳴,極盡皇家 氣派。太和殿后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禮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和殿 則是皇帝賜宴和殿試的場所。 內廷包括乾清、交泰、坤甯三宮以及東西兩側的東六宮和西六宮,這是皇帝及其嬪妃居住 的地方,俗稱為“三宮六院”。在居住區以北還有一個小巧別致的御花園,是皇室人員遊 玩之所。故宮規制宏偉,佈局嚴整,建築精美,富麗華貴,收藏有許多的稀世文物,是我 國古代建築、文化、藝術的精華。 遊故宮最好以中路為主,若時間許可的話,可到西路走走看看。紫禁城內真的非常的雄偉 壯觀,佔地七公頃,約有八千七百多個房間,導遊說要一天看一間,也要看上二十年才看 的完。我們大約走了兩個多小時才看了大約1/3而已。參觀故宮主要的是參觀中央三殿:太 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主,還有養心殿。太和殿主要是皇帝日常朝政的地方,換句話說 就是皇帝的辦公室,舉凡宮中大事:皇帝生日、將軍出征、冊封皇后等等,都是在太和殿 舉行的;而中和殿是讓皇帝休息更衣的地方,也是三殿中最小的一殿;而保和殿是皇帝設 宴招待文武百官的地方,導遊小姐還說乾隆皇帝還曾經在此邀請過全國超過一百歲的人瑞 進宮接受他的招待喔!此外,有句成語「無事不登三寶殿」,指的就是「太和殿、中和殿、 保和殿」三殿喔! 除了中央三殿之外,皇帝的後宮部分也是參觀重點,其中以「養心殿」最有名。「養心殿」 是雍正之後的皇帝寢室、書房及與大臣討論國事的地方,後來慈禧太后就是在這裡「垂簾 聽政」的,還有辛丑條約也是在此簽訂的。 人民大會堂 人民大會堂位於北京天安門廣場西側,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會的地方,也是國家領 導人和人民群眾舉行政治、外交活動的場所。  人民大會堂建於1959年,建築面積達 171,800平方米,比故宮的全部建築面積還要大。大會堂壯觀巍峨,黃綠相間的琉璃瓦屋簷 ,高大魁偉的廊柱,以及四周層次分明的建築,構成了一幅天安門廣場整體的莊嚴絢麗的 圖畫。人民大會堂正門面對天安門廣場,迎面有十二根二十五米高的淺灰色大理石門柱, 進門便是典雅樸素的中央大廳。廳後是寬達76米,深60米的萬人大會場,大會場北翼是有 五千個席位的大宴會廳;南翼是人大常務委員會辦公樓。大會堂內還有以全國各省、市、 自治區名稱命名、富有地方特色的廳堂。 盧溝橋 盧溝橋建於1892年(金代),橋長266.5米,橋欄杆上有486只石獅子,橋下11孔。距今已 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七百多年前,“盧溝曉月”就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橋上有清乾隆 題寫的“盧溝曉月”碑亭。到1985年,盧溝橋還是北京西南一條重要的交通通道,擔負著 繁重的運輸任務。1985年後在旁邊建了兩座新橋後,舊橋才停止使用。七百多年前的元代, 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遠涉重洋來到中國。因他熱忱友好,又博學多才,從而受到元世 祖忽必烈的重用,在朝中做官20多年。他十分喜愛中國的名山勝水,風物民俗,並在遊記 中盛讚盧溝橋"……是世界上最好的,獨一無二的橋"。由於該書在歐洲發行,影響深遠因 此吸引不少西方遊客前來這裏尋找東方古國的文明。 「七七事變」抗日戰爭紀念地  1937年7月7日,盤據於永定河西岸的侵華日寇,以有一 名日軍失蹤為藉口,強行要過盧溝橋搜查宛平城,遭到了國民黨廿九路軍的拒絕。於是日 寇就用大炮、機槍等向橋東發起猛烈進攻,而均被英勇的廿九路軍將士一次次打敗。 抗日戰爭紀念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自1987年“七七”事變50周年前夕落成。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 館座落在北京西南豐台區盧溝橋畔的宛平城內,占地面積3萬多平方米,總建築面積近2萬 平方米,展覽面積6000平方米,是全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歷史的綜合性 大型紀念館。 -- 您現在收看的是 【發哥北京報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151.89.114

61.228.178.70 06/22, , 1F
怎麼報名?
61.228.178.70 06/22, 1F
文章代碼(AID): #12iErF9H (TWSU)
文章代碼(AID): #12iErF9H (TW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