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解聘辦法惡修滿一年 校事會議亂象遽增

看板Teacher (教師)作者 (wjong)時間1天前 (2025/05/12 13:45),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15小時前最新討論串1/1
在當前台灣社會,最令人疲憊的現象之一,莫過於「口袋法律」所構築的灰色地帶。這些 模糊不清的規範看似存在,卻在實務上隨意被解釋與運用,造成基層工作者疲於奔命。對 教育現場而言,親師溝通就是一個再典型不過的例子。 所謂「口袋法律」,是指那些定義模糊、解釋彈性大、執行隨機的規範。教育部門雖然 口頭上鼓勵親師良好溝通,卻未明文規定溝通方式的合理範圍與原則。當標準未被清楚界 定時,教師即便盡了責任,也可能因未符合家長主觀期待而遭檢舉。這種模糊空間,不只 侵蝕教師的專業自主,更讓他們被迫花費大量時間與心力,處理無效、無益、無意義的投 訴。 有導師僅因拒絕加入家長LINE群組,就被投訴「親師溝通不良」。問題是,不加入 LINE群組,真的等同於溝通失職嗎?若導師早已透過聯絡簿、電話或面談等其他方式與家 長保持聯繫,那麼這類投訴根本經不起推敲。但在現行制度下,家長只要一紙投訴送至教 育局,教師就可能面臨行政調查、書面報告,甚至被要求檢討改進。如此荒謬,卻早已成 為教育現場的日常。 最可惜的是這些耗費的時間與精神,原本應該用在教學備課、照顧學生上。現在卻被行 政瑣事與無謂申訴佔據,讓教育現場充滿壓力與疲勞。教師為了自保,不得不迎合家長需 求;家長則在規範不明中濫用投訴權力,甚至以「解聘」作為施壓手段;而教育 局為了避免事端,也常選擇以懲處教師作為快速平息紛爭的手段。如此一來,不只削弱教 師士氣,也讓親師關係陷入惡性循環。 當一位僅因未加入LINE群組的導師,都可能被扣上「失職」的標籤,進而面臨職涯風險, 教育現場的專業性與穩定性何在?若教師必須時時提防「口袋法律」何時會從包包中被抽 出對付自己,還有誰能心無旁騖地專注於教育本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63.16.66.6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acher/M.1747028722.A.548.html

05/12 19:38, 19小時前 , 1F
1
05/12 19:38, 1F

05/12 23:39, 15小時前 , 2F
認同
05/12 23:39, 2F
文章代碼(AID): #1e8OhoL8 (Teacher)
文章代碼(AID): #1e8OhoL8 (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