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校園選填現象背後的寒意:當「校事會議」成為教育現場的隱形壓力場

看板Teacher (教師)作者 (痔瘡小天使。)時間1天前 (2025/05/28 12:56), 編輯推噓3(6321)
留言30則, 11人參與, 23小時前最新討論串1/1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53534 校園選填現象背後的寒意:當「校事會議」成為教育現場的隱形壓力場 2025/05/28 文:葉蕙芬(臺北市立國小教師) 隨著新學年度臨近,近期是台灣各小學陸續進入新學年職務選填階段。這本是一場教師基 於專長與志趣的合理分工,卻在近年因校事會議蓬勃發展下悄然質變為一場冷靜抗議與沉 默逃逸。 表面理性的積分制度下,反映的卻是一個更深層現象:失靈的校事會議制度,正扭曲整個 校園生態。 以台北市某所以長年額滿、優質著名的小學為例,教師選填職務本依各項指標設計公平積 分排序。卻在選填過程中成為教師為新學年職務「避險」的「新學年戰略規劃」——高年 級導師與行政職(特別是學務處),成為避之唯恐不及的兩大「地雷區」。 該校選填當日,一名積分排序在約莫中段的教師主動選擇高年級導師一職,全場報以如雷 掌聲。 這不是對職務的認同,而是對該名老師沒有選擇避險的勇氣表達敬意,因為大家都知道, 那是個「幾乎無人願碰」的職位。果然不出其然,其他的高年級導師,除這位老師外,清 一色是積分最低的老師,也就是「沒得選」! 更令人憂心的是,因教師退休導師產生職缺,再導致部分職缺未能填滿,全部落在高年級 、學務處行政職,也就是說將由新進老師或代課老師接手這些職位。 校事會議:從溝通平台到「類司法系統」 深究這場職務逃亡潮,背後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制度影響著:校事會議。 原本立意良善的校事會議制度,設計初衷是為求建立一個以校本位的溝通平台,旨在促進 校內親師生三方對教學決定、教學作為、校園事務處理有爭議時,希望透過溝通達到理解 與合作。 然而,隨著2020年教育部實施《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及資遣辦法》外, 校事會議的角色從教育支持平台逐漸轉化為「類司法機構」,甚至成為「類私設法庭」。 目前制度,只要學校接獲任何投訴,即使內容瑣碎,均需啟動調查程序。原意良善是希望 提升教育公信力,卻在現實中學校逐漸從「辦學機構」變為處理全部投訴案件的「辦案現 場」,已嚴重干擾正常教學,並造成行政資源耗竭與教師心理負擔日益加劇。 這也正是教育人員不願意擔任高年級導師與行政職位的重要原因。2023年台中豐原高中學 生輕生事件後,教育部更要求校事會議小組全數外聘,以示公正。看似強化中立性,卻也 使教育現場處於高強度監控壓力下,教師不再是教學者,而是潛在被告人。 投訴無門檻,正義卻無方向 一名老師可能因「作業太多導致學生哭泣」、「假日吃麥當勞卻教學生健康飲食」、老師 語氣不夠溫柔」等指控,被要求到校事會議中說明,甚至進入調查程序。種種「零溝通成 本」的匿名投訴,形塑出一種「以投訴取代溝通」的親師生互動新常態,親師之間的溝通 漸漸不再,投訴,甚至是濫訴,成為首選,不再是最後手段。 這種「以投訴取代對話」的現象,正快速侵蝕學校理的正常教學。教師的每一句話、每一 個教學選擇,都必須深思熟慮,避免可能造成未來被指控的理由。 久而久之,教育現場轉向保守,教師選擇低風險的教學方式、迴避所有可能爭議,也正因 此,高年級導師在面對逐漸步入青少年狂飆期的學生,通常更需較多輔導介入的角色、或 因為擔任學務處行政職得密切接觸校事會議的處理,成為積分較低者「被迫承擔」的最後 一席。 過度正義與濫訴現象造成制度性失衡,不僅未能有效解決親師生之間的誤解與衝突,且讓 教育現場付出巨大成本,筆者觀察有以下幾個嚴重後果: 1. 程序正義失守,輿論審判取而代之 2024年《解聘辦法》修正後,校事會議採全面外聘委員,雖意在確保中立性,實則使調查 過程與教育現場脫節。 當投訴內容被攤開檢視、教師個資未被遮蔽,調查人員對事件與校園文化一知半解時,往 往出現的是根據投訴者提供的片面、不全資訊,容易未審先判、淪為「輿論判決」,也讓 教育現場陷入全面性的恐慌、教育人員心寒。 2. 教師尊嚴受損,專業信任瓦解 尚未查證的指控即足以讓教師承受極大壓力,一旦進入正式程序,教師往往已先承受來自 輿論與同儕壓力,即便是正向關心,該名教師都儼然成為「談資」。即便最終證明清白, 名譽已損,信任關係亦難重建。 在此之下,某些教師也會成為同事與家長間的「八卦對象」,昔日單一事件不時被翻出, 影響其升學班級與職涯規劃。 「無風不起浪,被投訴一定有原因,被投訴的老師應該不會是好老師吧?」這是筆者過往 20多年教學生涯曾聽過家長如是說,但以校事會議處理不適任教師,效果未見顯著提升, 反而傷害《教師法》第14條所保障的教師專業尊嚴,反倒在制度操作下淪為犧牲者。 3. 教學熱情流失,教育穩定性逐漸崩解 高壓監控與投訴,甚至濫訴陰影下,教師因可能風險,益發不願承擔責任,避免觸碰可能 引發爭議的議題,不敢多說一句、不敢多做一步,形成集體「保守教學文化」。不只影響 教學品質,更造成教育熱情耗損與教育創新力流失。 更甚者,部分私校甚至傳出藉校事會議清除異己、「藉制度操弄逼退」資深教師情況,令 人憂心制度被政治化與操作化。 創造一個「教得下去、教得好」的空間 重建制度信任與教育共好在此刻即為必要。面對制度亂象,筆者有如下幾點項建議: 1. 重新檢討制度定位,建立分級處理,避免「一體適用」造成濫用風險 校事會議應依事件輕重分級處理,建立教學爭議、學生關懷與重大失職等不同路徑。教育 問題應由教育方式解決,在教育場域「過度法律化」以訴訟方式取代溝通,將使學校現場 變形為訴訟場域,喪失溫度與效率。 2. 建立教師支持系統,強化心理與專業保障 如建立「教育申訴輔導中心」、「教師保護委員會」等,提供法律諮詢、心理諮商與行政 協助等,讓教師感受到制度下也有公正與溫度,而非求助無門,只有壓力。 3. 重塑教育文化,導入溝通訓練、法治教育 學校應強化親師生三方的溝通訓練與法治教育,推動「先對話、後申訴」,倡導親師生良 性互動文化,引導家長與學生認識教育現場的專業與限制。匿名誣告與無據指控是否應該 杜絕?教育並非無條件迎合所有投訴,筆者建議落實投訴實名制與審核機制。 教育不應是對立與猜疑的戰場,也不該無限上綱的私設法庭。當制度變成壓力,熱情就會 冷卻;當溝通不存在,信任就會瓦解。若還要保留校事制度,就必須回到最初設定目的— —協調理解、解決問題的溝通平台,而非充滿對立與猜忌的審判法庭。 建立校事會議制度,我們要尋求的是教育公平性,更要讓教育能落實「教得下去、教得好 」的空間。那樣才能符合每個學生真正的最佳利益,才是屬於每位老師的基本尊嚴,也才 是一個社會應給予教育現場最起碼的支持與信任。 -- 人只要有了孩子,想的都是虛胖的未來,孩子明明並不那麼需要你,男孩子長到十 幾二十,滿腦子精蟲,女孩子則每一吋肌膚都在保養打扮中。 你開始厭惡油水汪汪的眼睛,動情的嗓音,顫抖的嘴唇,香水太香,費洛蒙比灰塵 可怕,危機四伏,超短迷你裙下少女白豔又纖細的腿,你從不知那有多煽情,或者少 男的眼鏡後那雙充滿肉慾的眼睛,這世界太色情了,讓人躲無可躲。 周芬伶,〈蘭花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64.138.25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acher/M.1748408160.A.297.html

05/28 13:50, 1天前 , 1F
教育部的附加專長教師證根本是廢紙一張
05/28 13:50, 1F

05/28 13:50, 1天前 , 2F
菜鳥就是高年級跟行政做好做滿
05/28 13:50, 2F

05/28 14:56, 1天前 , 3F
可惜上位者永遠在裝睡zzz
05/28 14:56, 3F

05/28 16:59, 1天前 , 4F
老師們非常專業,那些投訴人只是想情緒發洩搞人
05/28 16:59, 4F

05/28 17:00, 1天前 , 5F
,學校行政就是幫兇,廢除惡法,廢除教師兼行政,
05/28 17:00, 5F

05/28 17:00, 1天前 , 6F
由公務員擔任行政,所有案件都送法院,編製內教師
05/28 17:00, 6F

05/28 17:01, 1天前 , 7F
除非犯刑事案件不得解聘,恢復教師打罵,服儀,頭髮
05/28 17:01, 7F

05/28 17:01, 1天前 , 8F
管教權,還有霸凌定義過於寬鬆,性平讓男性教師處
05/28 17:01, 8F

05/28 17:01, 1天前 , 9F
於性騷恐懼,都要廢除,讓老師專心教學有尊嚴。
05/28 17:01, 9F

05/28 17:54, 1天前 , 10F
樓上的言論讓人感覺不出來教師專業,沒建設性的發
05/28 17:54, 10F

05/28 17:54, 1天前 , 11F
洩言論還是少說一點吧。
05/28 17:54, 11F

05/28 18:13, 1天前 , 12F
他根本沒料課程也是 ˇ只是狂蹭台大名聲講屁話而已
05/28 18:13, 12F

05/28 18:14, 1天前 , 13F
快點滾下來不要浪費納稅人的錢
05/28 18:14, 13F

05/28 19:02, 1天前 , 14F
只有我覺得文章前後不相干嗎?
05/28 19:02, 14F

05/28 19:06, 1天前 , 15F
喔,看懂了
05/28 19:06, 15F

05/28 19:08, 1天前 , 16F
按錯補推
05/28 19:08, 16F

05/28 21:46, 1天前 , 17F
少管閒事,社會承擔
05/28 21:46, 17F

05/28 22:41, 1天前 , 18F
老師職務安排不公一直以來都有,不是因為校事會議才
05/28 22:41, 18F

05/28 22:41, 1天前 , 19F
有這個現象
05/28 22:41, 19F

05/28 22:49, 1天前 , 20F
pro33342是怎麼了?
05/28 22:49, 20F

05/28 22:54, 1天前 , 21F
不予置評 校事會議跟職務選填沒有絕對關係
05/28 22:54, 21F

05/28 22:55, 1天前 , 22F
校事會議是比較兇或是教學認真老師容易受到波及
05/28 22:55, 22F

05/28 22:56, 1天前 , 23F
家長濫訴幾乎不用舉證 學校就得照單全收 沒有門檻
05/28 22:56, 23F

05/28 22:57, 1天前 , 24F
保母市神經病家長很多 多到保母市老師每個都被告過
05/28 22:57, 24F

05/28 22:58, 1天前 , 25F
但是台北市教育局就是個智障 還在裝睡不想醒
05/28 22:58, 25F

05/28 22:59, 1天前 , 26F
兒童節搞那些上下課翻轉簡直是擾民跟惡夢
05/28 22:59, 26F

05/28 23:00, 1天前 , 27F
就只是想討好家長跟小孩而已 簡直是垃圾慣老闆
05/28 23:00, 27F

05/28 23:26, 1天前 , 28F
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當老師了
05/28 23:26, 28F

05/29 07:29, 23小時前 , 29F
真的 上次不是有調查 父母當老師的 不想讓小孩也步
05/29 07:29, 29F

05/29 07:29, 23小時前 , 30F
上後塵
05/29 07:29, 30F
文章代碼(AID): #1eDfTWAN (Teacher)
文章代碼(AID): #1eDfTWAN (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