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DeepSeek被超越,AI競賽進入新局面
DeepSeek被超越,AI競賽進入新局面
2025/02/24
半導體/AI
https://i.imgur.com/ro50uCi.jpeg

馬斯克(右)率領的美國xAI於2月17日宣佈開始提供「Grok 3」
青木慎一:生成式AI(人工智慧)的領先陣營之爭瞬息萬變。中國新興企業DeepSeek
震驚了世界,但很快被美國企業趕超。擁有更多資金、人才和資源的企業佔據優勢的情況
沒有改變。另一方面,隨著創意和方法的公開,預計新競爭者將會增加。技術開發的競爭
將更加激烈,技術的進步也將加速。
「還算不上革命」
「雖然對AI來説是重要的進步,但還算不上革命」,AI研究的權威本・格策爾這樣
評價DeepSeek的技術。DeepSeek於2024年12月發佈了處理語言、運作對話應用的模型「V3
」,並於2025年1月開始提供具有強大編程和數學等推理功能的「R1」。
R1被認為以低成本開發出與美國OpenAI於2024年12月正式發佈的「o1」相匹敵的性
能。雖然對成本的估算存在分歧,但是,將圖形處理器(GPU)利用到極限、借助AI在反
覆探索的同時提高性能的「強化學習」來提升性能的方法等具有劃時代意義。很多研究人
員和技術人員給予高度評價。利用現有的生成式AI輸出的數據來創造新模型的「蒸餾」方
法也帶來了高效率的開發。
到目前為止,學習數據和計算資源越多,生成式AI的性能越高。顯示出即使缺乏資
源也能開發出高性能AI,貢獻巨大。儘管如此,格策爾指出「還沒有達到破壞性的典範轉
移」。
https://i.imgur.com/5kY6RMO.jpeg

在開發最尖端AI的過程中,豐富的計算資源仍然是強有力的武器。例如,由企業家
埃隆・馬斯克領導的美國xAI于17日開始提供的新AI模型「Grok3」在數學、科學和編程能
力方面超過了競爭對手。這主要是因為大幅擴建數據中心,使之以此前模型10倍以上的計
算能力進行學習等。在複雜問題的推理和解決方面,計算能力也發揮重要作用。
OpenAI計劃在數個月內公開的基礎模型「GPT-5」不僅具備知識能力,還具備高度
的推理能力。合併後的AI預計變得龐大,因此需要大量的最高性能GPU。
美國的優勢並未改變
美國科技企業被認為將徹底研究DeepSeek的方法,在利用豐富的計算資源的同時,
將其用於下一步的開發。在人才和資本的充裕方面,美國的優勢仍未改變。為了推進超越
人類智慧的「通用人工智慧(AGI)」的開發競爭,鉅額投資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使用蒸餾技術,在技術上能夠趕上最尖端的生成式AI。雖然美國科技公司或將
採取措施,防止DeepSeek的蒸餾,但蒸餾在AI研究領域是重要主題,即使DeepSeek停滯不
前,新興企業和科學家們自行開發低成本、高性能的生成式AI的趨勢也不會停止。
AI技術今後很有可能多次大幅進步。革命性的突破性進展將出現,如果找到即使像
人類一樣較少的學習數據也能變聰明的道路,競爭環境將明顯改變。
以30美元重現DeepSeek的技術
DeepSeek將大部分的創意和技術作為開源予以公開。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和技術人
員進行驗證、以確定缺少的資訊的項目已經啟動。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團隊
宣佈,已經改進了強化學習,並以僅僅30美元重現了DeepSeek的核心技術。雖然有必要通
過第三方進行驗證,但是主導研究的潘家怡(Jiayi Pan)表示期待稱,「如果能以低成本
開發出生成式AI,技術將會進一步發展」。
https://i.imgur.com/Oye6Fc1.jpeg

生成式AI的國際開發競爭日趨激烈(Reuters)
過去,即使有想法,如果沒有資本,也很難實現。今後,進一步發展DeepSeek的方
法的低成本高性能AI或將不斷被開發出來。不少觀點指出,比照生物進化的歷史,「發生
了AI寒武紀大爆發」。在大約5億年前的地球上,各種形狀、大小的生物相繼出現,並加
速進化。AI的技術開發也將同樣加速,在性能和技術方面實現革新。
生成式AI 的開發競爭進入了新的局面。在力爭實現最尖端的巨大AI的動向加速的
同時,力爭實現小型高性能系統也在推進,兩極化進一步加強。在激烈的生存競爭中,下
一代的首選技術將誕生,只是我們無法預測由誰創造出來。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青木慎一
https://zh.cn.nikkei.com/columnviewpoint/column/58092-2025-02-24-05-00-46.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149.13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740399346.A.037.html
噓
02/24 21:40,
3小時前
, 1F
02/24 21:40, 1F
推
02/24 21:42,
3小時前
, 2F
02/24 21:42, 2F
→
02/24 21:42,
3小時前
, 3F
02/24 21:42, 3F
→
02/24 21:42,
3小時前
, 4F
02/24 21:42, 4F
噓
02/24 22:00,
3小時前
, 5F
02/24 22:00, 5F
→
02/24 22:00,
3小時前
, 6F
02/24 22:00, 6F
推
02/24 22:05,
2小時前
, 7F
02/24 22:05, 7F
→
02/24 22:05,
2小時前
, 8F
02/24 22:05, 8F
→
02/24 22:10,
2小時前
, 9F
02/24 22:10, 9F
推
02/24 22:11,
2小時前
, 10F
02/24 22:11, 10F
Tech_Job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