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孫海庸的視角] 2016年台灣 vs 2025年韓國
看板Tech_Job (科技人)作者charles0939 (charles0939)時間3周前 (2025/09/13 08:04)推噓18(36推 18噓 62→)留言116則, 39人參與討論串1/2 (看更多)
[孫海庸的視角] 2016年台灣 vs 2025年韓國
中央日報 2025.09.10 13:25
「像南京東路、中小復興這類繁華街區,晚上也仍然人潮擁擠。碰到的企業家都會請我介
紹值得投資的地方。」
近期因採訪而見面的孫準亨(55歲,Sunny Consulting代表)表示:「過去韓國經濟繁榮
時的首爾氣氛,現在在台北也能感受到。」他在台灣大學畢業,過去20多年來在台灣來往
經商,是名副其實的台灣通。他也指出:「過去台灣企業家對韓國還有競爭心理,但現在
感覺是把韓國看作比自己低一級的國家。」
景氣低迷時進步政府再度執政,台灣靠親企業政策復甦;韓國則擔憂「企業被束縛」
從台灣政府的數據來看,確實令人點頭稱是。台灣上月將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
率預測,由原先的年增3.1%上調至4.45%,提高1.35個百分點。與韓國(0.9%)的成長差
距進一步擴大。尤其台灣預估明年成長率為2.81%,將率先超越韓國與日本,邁入人均GDP
4萬美元時代(預估4萬1019美元)。
事實上,台灣經濟受到關注是相對近期的事。2003年台灣人均GDP被韓國超越,2008年全
球金融危機後,又因資訊科技(IT)競爭力落後,曾在「亞洲四小龍」中淪為最弱。
許多專家認為,2016年是台灣復甦的起點。這一年是民進黨蔡英文總統首次執政。雖政治
上偏向進步,但在經濟上卻主打親企業、親市場。「科技是台灣安全的保證」「民間企業
才是創造就業的主力」等口號,有效提升企業競爭力。他們提供包含金融、稅制、用水、
電力、人才支援在內的產業園區綜合激勵方案。針對半導體人才供應不足,甚至將大學半
導體新生錄取頻率由一年一次改為每六個月一次。
產業結構也從大企業導向重新調整。曾經有部分國內進步學者認為台灣應以中小企業為主
,提出「大企業拆解論」,但如今「韓國以大企業為主、台灣以中小企業為主」的說法已
成過去。如今台灣不僅有TSMC,還有蘋果產品獨家代工的鴻海、行動AP市占世界第一的聯
發科,以及亞洲最大民營石化集團台塑化等世界級企業林立。
仔細觀察會發現,「2016年的台灣」與「2025年的韓國」有些微妙的相似。當時台灣陷入
出口疲弱與內需低迷的泥淖,現在的韓國也面臨同樣情況。當時的台灣感覺已到極限,而
韓國則給人「仍有向前動能」的印象。
在政治上,兩者也有共同點:保守黨被擊敗、進步黨再度執政的第一年。蔡英文後,由賴
清德接任的民進黨,自2016年起一直掌權。透過實用主義的親成長政策,打破「進步政黨
重分配而輕成長」的既有印象,改善了台灣經濟體質。韓國的李在明總統也提出類似的「
吃好活好」式成長與實用主義政策方向,與過去韓國進步政權有所不同。
如果套用平行理論,韓國經濟今年可能像9年前的台灣一樣,為再度躍進打下基礎。但從
近期政府與執政黨動作來看,讓人不免覺得這還只是空想。原因是《黃絲帶法》可能助長
非法罷工、修改《商法》威脅大股東經營權,以及其他強化企業責任、束縛企業的法案仍
在立法程序中。
「企業友善環境」上,兩國差距已十分明顯。台灣公司稅最高稅率20%,低於韓國(明年
起25%),考慮地方稅差距達7.5個百分點。勞動條件也更彈性,派遣員工限制較少,加班
規定更彈性,企業可依經營狀況調整人力。在台灣,建造一座半導體新廠約需3~4年,韓
國因各種規範與地方民眾抗議則需7~8年。
蔡英文2016年就職演說中,「經濟」一詞出現31次。她將首要任務定為「經濟結構變革」
,並指出:「必須激活新的成長動能以克服經濟衰退。出口與內需雙軸並進,使企業生產
與民生互利,同時緊密連結對外貿易與區域經濟。」
希望韓國政府能參考她上任後的經濟政策。因為在進步政權下,透過親企業、親市場政策
,台灣成功提升了經濟規模。
https://reurl.cc/A3Y9z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235.14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757721848.A.506.html
噓
09/13 08:26,
3周前
, 1F
09/13 08:26, 1F
噓
09/13 08:38,
3周前
, 2F
09/13 08:38, 2F
這篇主要是韓國人用他的觀點
解析台灣科技產業的重新建構
但要用政治力來完成
另外臨時板規規定:
版規生效日為 2025/09/10 上午九點整開始
這段時間的行為不會被我日後用舊版規處分 (亦即不會秋後算帳)
包含政治文,猥褻文字在內,均解禁.
在本公告底下推政治文,不雅文字也合法
※ 編輯: charles0939 (101.12.235.143 臺灣), 09/13/2025 08:58:22
噓
09/13 09:03,
3周前
, 3F
09/13 09:03, 3F
→
09/13 09:03,
3周前
, 4F
09/13 09:03, 4F
推
09/13 09:04,
3周前
, 5F
09/13 09:04, 5F
→
09/13 09:04,
3周前
, 6F
09/13 09:04, 6F
南韓怎麼吃不到?
他們運氣差?
不是才和中國簽了FTA?
→
09/13 09:04,
3周前
, 7F
09/13 09:04, 7F
→
09/13 09:04,
3周前
, 8F
09/13 09:04, 8F
→
09/13 09:04,
3周前
, 9F
09/13 09:04, 9F
→
09/13 09:04,
3周前
, 10F
09/13 09:04, 10F
→
09/13 09:04,
3周前
, 11F
09/13 09:04, 11F
→
09/13 09:04,
3周前
, 12F
09/13 09:04, 12F
→
09/13 09:05,
3周前
, 13F
09/13 09:05, 13F
→
09/13 09:05,
3周前
, 14F
09/13 09:05, 14F
→
09/13 09:05,
3周前
, 15F
09/13 09:05, 15F
→
09/13 09:06,
3周前
, 16F
09/13 09:06, 16F
→
09/13 09:06,
3周前
, 17F
09/13 09:06, 17F
※ 編輯: charles0939 (101.12.235.143 臺灣), 09/13/2025 09:09:28
→
09/13 09:07,
3周前
, 18F
09/13 09:07, 18F
→
09/13 09:07,
3周前
, 19F
09/13 09:07, 19F
→
09/13 09:08,
3周前
, 20F
09/13 09:08, 20F
川普已經有一段時間沒談關稅、晶片稅了
未來也不會有新東西了
→
09/13 09:08,
3周前
, 21F
09/13 09:08, 21F
→
09/13 09:08,
3周前
, 22F
09/13 09:08, 22F
→
09/13 09:08,
3周前
, 23F
09/13 09:08, 23F
→
09/13 09:08,
3周前
, 24F
09/13 09:08, 24F
※ 編輯: charles0939 (101.12.235.143 臺灣), 09/13/2025 09:11:09
推
09/13 09:21,
3周前
, 25F
09/13 09:21, 25F
→
09/13 09:21,
3周前
, 26F
09/13 09:21, 26F
→
09/13 09:22,
3周前
, 27F
09/13 09:22, 27F
→
09/13 09:22,
3周前
, 28F
09/13 09:22, 28F
→
09/13 09:22,
3周前
, 29F
09/13 09:22, 29F
→
09/13 09:22,
3周前
, 30F
09/13 09:22, 30F
川普的話聽聽就好
吹牛而已
※ 編輯: charles0939 (101.12.235.143 臺灣), 09/13/2025 09:25:00
推
09/13 09:25,
3周前
, 31F
09/13 09:25, 31F
→
09/13 09:25,
3周前
, 32F
09/13 09:25, 32F
→ bunjie: 只能說貼的這文視角太狹隘了 分析很窄 182.155.197.16 09/13 09:25
再看看這篇韓媒原文
「被台灣超車」的震撼預測…遭受管制束縛的韓國進入「超級警戒」
2025.09.10 17:48 修改2025.09.11 02:15
台灣高速前進…今年經濟成長率為韓國的5倍
AI半導體出口激增,推動成長加速
明年人均GDP恐怕也將被超越
與韓國同為全球半導體市場競爭對手的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預計將達到韓國的五倍。韓
國經濟在過去五個季度連續停留在0%區間之際,台灣經濟則大步邁進,預料明年在人均國
內生產總值(GDP)方面也將超越韓國。
根據韓國企劃財政部與台灣主計總處消息,今年台灣GDP預計成長4.5%。台灣主計總處原
本預測為3.1%,但上月將數字上調了1.4個百分點。這歸功於人工智慧(AI)半導體需求
暴增,帶動出口大幅增加。上月台灣出口額創下歷史新高,達584億9,000萬美元,首度在
月度統計上超過韓國的584億美元。韓國出口雖也較去年同期增加1.3%,創下歷來最高,
但相比台灣高達34.1%的暴增,仍顯得力不從心。
因此,台灣繼去年4.3%的高成長後,今年也可望連續兩年維持在4%以上。相反地,韓國政
府預估今年經濟僅成長0.9%。同樣以半導體為主力產業,兩國成長率卻出現巨大差距,外
界認為這與台灣政府積極的半導體支持政策密切相關。台灣自2017年起,就針對半導體等
尖端產業允許延長工時,並自2023年起實施研發投資額25%稅額抵減的「台版半導體法」
。
無可取代的台灣半導體…搭上「AI熱潮」出口激增63%
台灣握有半導體定價權,但過度依賴ICT產業也有隱憂
去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為4.3%,遠超韓國的2.0%。今年差距進一步擴大到五倍,甚至預料明
年人均GDP也將被超越。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到2026年台灣人均GDP將達36,319美
元,超越韓國的35,880美元。2020年台灣僅相當於韓國的80%,但僅六年後便可望反轉。
日本則自2024年起已落後於台灣。
「奔跑的韓國,飛翔的台灣」
韓國與台灣的共通點在於兩國經濟高度依賴尖端製造業出口。韓國8月出口額為584億美元
,年增1.3%,創下歷年同月最高紀錄。半導體出口達151億美元,增加27.1%,同樣刷新紀
錄。
然而,仍不敵台灣的追趕。同月台灣出口達585億美元,月度首次超越韓國,其中半導體
出口暴增37.4%。今年上半年台灣半導體出口比去年大增63%,2023年則比前一年成長59%
。近年來,台灣擅長的AI半導體需求急速膨脹,形成了「韓國在奔跑,台灣在飛翔」的格
局。
徐廷赫(音,國際通商學會會長、徐康大學教授)指出:「台灣比韓國更快向美國供應AI
半導體,在封裝等尖端技術方面也取得優勢,因此需求集中。美國對台灣半導體的信賴,
進而推動了整體供應鏈。」他並預測:「即使關稅施加,台灣也能將價格上漲壓力轉嫁給
客戶。」
台灣之所以能搶得先機,背後原因是其均衡的半導體產業生態系。韓國貿易協會國際貿易
通商研究院的張相植院長表示:「台灣不像韓國僅專注於記憶體,而是涵蓋晶圓代工、封
裝、設計等完整價值鏈。後段製程與設計公司等服務業也強,使其在AI時代能佔據更穩固
的位置。」
政治因素同樣不可忽視。韓國自去年底起,接連出現戒嚴、彈劾、大選等政治動盪,導致
消費心理急凍,經濟陷入連續五季的低成長泥淖。相對地,去年上任的賴清德總統提出任
期內年均3.5%成長的目標,全力支持國家戰略產業。由台積電領軍的台灣半導體,不僅是
核心產業,更在中國可能侵略的情境下,成為確保美日支持的戰略資產。
乾旱時也優先供水給台積電
因此,台灣在支持半導體上沒有朝野分歧。韓國至今仍無法通過「半導體特別法」,以讓
半導體從業人員豁免週52工時制;而台灣早在2017年便針對相關企業立法,允許突破週40
工時限制。韓國龍仁半導體園區在電力與供水支援問題上爭議不斷,被批為財閥特惠,但
台灣在2022年大旱時,甚至優先將農業用水供給台積電。
當美國、日本、歐盟紛紛推出鉅額補貼以培育半導體產業時,台灣於2023年將半導體指定
為國家核心產業,並實施研發投資額25%稅額抵減的「台版半導體法」。韓國則拖到今年1
月才通過「K-Chips法」,將大企業設施投資抵減率從15%提高到20%。
當然,台灣對資訊通信技術(ICT)的高度依賴,也可能成為反噬的風險。若缺乏結構改
革,一旦AI熱潮退去,成長恐將急速熄火。今年第二季,台灣出口中半導體等電子零組件
及ICT產品占比高達64%。一位政府人士表示:「一旦成長動能下滑,衝擊將非常劇烈。若
沒有年金、勞動、教育等大膽改革,經濟再起將困難,這點其實與韓國面臨的課題相似。
」
記者:鄭榮孝 / 河智恩 / 崔萬秀
https://www.hankyung.com/article/2025091058661
還有 44 則推文
還有 1 段內文
→
09/13 14:01,
3周前
, 77F
09/13 14:01, 77F
推
09/13 14:17,
3周前
, 78F
09/13 14:17, 78F
→
09/13 14:17,
3周前
, 79F
09/13 14:17, 79F
→
09/13 14:17,
3周前
, 80F
09/13 14:17, 80F
噓
09/13 14:32,
3周前
, 81F
09/13 14:32, 81F
推
09/13 15:56,
3周前
, 82F
09/13 15:56, 82F
→
09/13 15:56,
3周前
, 83F
09/13 15:56, 83F
→
09/13 15:57,
3周前
, 84F
09/13 15:57, 84F
推
09/13 15:59,
3周前
, 85F
09/13 15:59, 85F
→
09/13 15:59,
3周前
, 86F
09/13 15:59, 86F
噓
09/13 17:31,
3周前
, 87F
09/13 17:31, 87F
→
09/13 17:33,
3周前
, 88F
09/13 17:33, 88F
→
09/13 17:33,
3周前
, 89F
09/13 17:33, 89F
→
09/13 17:33,
3周前
, 90F
09/13 17:33, 90F
噓
09/13 18:02,
3周前
, 91F
09/13 18:02, 91F
→
09/13 18:02,
3周前
, 92F
09/13 18:02, 92F
噓
09/13 19:12,
3周前
, 93F
09/13 19:12, 93F
噓
09/13 19:44,
3周前
, 94F
09/13 19:44, 94F
→
09/13 19:45,
3周前
, 95F
09/13 19:45, 95F
→
09/13 19:46,
3周前
, 96F
09/13 19:46, 96F
推
09/13 22:12,
3周前
, 97F
09/13 22:12, 97F
→
09/13 22:12,
3周前
, 98F
09/13 22:12, 98F
推
09/13 23:12,
3周前
, 99F
09/13 23:12, 99F
推
09/13 23:13,
3周前
, 100F
09/13 23:13, 100F
→
09/13 23:13,
3周前
, 101F
09/13 23:13, 101F
推
09/14 00:15,
3周前
, 102F
09/14 00:15, 102F
推
09/14 00:15,
3周前
, 103F
09/14 00:15, 103F
推
09/14 02:04,
3周前
, 104F
09/14 02:04, 104F
→
09/14 02:04,
3周前
, 105F
09/14 02:04, 105F
噓
09/14 09:19,
3周前
, 106F
09/14 09:19, 106F
→
09/14 09:19,
3周前
, 107F
09/14 09:19, 107F
→
09/14 09:19,
3周前
, 108F
09/14 09:19, 108F
→
09/14 09:31,
3周前
, 109F
09/14 09:31, 109F
推
09/14 09:42,
3周前
, 110F
09/14 09:42, 110F
推
09/14 12:19,
3周前
, 111F
09/14 12:19, 111F
推
09/14 12:28,
3周前
, 112F
09/14 12:28, 112F
推
09/14 21:47,
3周前
, 113F
09/14 21:47, 113F
噓
09/16 00:43,
3周前
, 114F
09/16 00:43, 114F
噓
09/17 07:34,
2周前
, 115F
09/17 07:34, 115F
噓
09/18 09:22,
2周前
, 116F
09/18 09:22, 116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 之 2 篇):
Tech_Job 近期熱門文章
16
29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