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考題] 新竹實驗中學 幼發保考題

看板gardener (幼教)作者 (尋找)時間13年前 (2012/05/29 17:04), 編輯推噓1(103)
留言4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 引述《smallowl (貓頭頭小姐~~)》之銘言: : 艾普格應該是測新生兒狀況,是否需要急救 : 98年度二技入學考試也有類似的問題,而答案是送分 : 下列何種工具可用以檢測新生兒的智能不足狀況? (A) 文蘭適應量表 ( Vineland Adaptive Behavior Scale ) ( : B) 魏氏智力測驗 ( 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 (C) 比西量表 ( Binet Simon Scale ) (D) 艾普格檢查 ( Apgar test ) : 幼稚園幼兒發展科目裡 : 10、「只要小明不遵守常規,就不能到戶外遊樂場玩」,這是哪種行為改變技術? : (A) 正增強 : (B) 負增強 : (C) 剝奪 : (D) 削弱 : 答案是 D 不考慮字的錯誤的話 我選消弱 正增強及負增強 都是維持 持續 正向行為 正增強→給予正向刺激 如:吃完點心就可以彈喜歡的鋼琴 負增強→移除負向刺激 如:吃完點心就不用練習不喜歡的鋼琴 懲罰及消弱 是減少 降低 不當行為 懲罰→給予負向刺激 如:點心沒有吃完,就要多練習鋼琴一個小時 消弱→移除正向刺激 如:點心沒有吃完,就取消最喜歡的鋼琴時間 給予 移除 正向 正增強 消弱 負向 懲罰 負增強 題目的戶外遊樂園玩 就是移除正向刺激 所以選D 剝奪的定義應該是 取消事件發生中的權利 如:吃點心時愛講話 所以點心就不能吃 看書時一直說話 所以不能看書 上課時一直插嘴 所以整節課都不能說話 這是我自己的定義解釋 不知對不對 供參考~ : 這題也很怪..而且字還打錯 : 阿摩對於消弱的定義是 : 將任何維持行為的增強物(包括正向增強或負向增強)予以消除的方法,則稱為消弱法。 : 由於失去增強物,因此不再被增強的行為就會逐漸地消失。例如,當部屬表現出良好行為 : ,但卻屢次被主管所忽略,那麼由於這些良好行為不再得到增強,所以就會慢慢消失了。 : 幼兒概論 : 27、以某一主題為核心向四周擴散編制主題網絡,製作主題網絡程序,然後根據兒童的興趣 : 需要讓兒童對主題網絡中的不同小子題進行探索、研究是何種教學模式? : (A)單元教學 (B)主題教學 (C)直接教學 (D)方案教學 : 解答B : 但在高雄縣 98年度國民小學暨幼稚園教師(含代理教師)暨增置專長教師聯合甄選 也有一樣的題目 : 3.以某一主題為核心向四周擴散編制主題網絡,製作主題網絡程序,然後根據兒童的興趣需要讓兒童對主題網絡中的不同小子題進行探索、研究是何種教學模式?(A)主題教學(B)單元教學(C)蒙特梭利(D)方案教學 : 官方解答為D : 我有寫信去問~不知道他們會不會解釋..因為今早就公佈成績~ : ※ 引述《luvvivien (Simple Life)》之銘言: : : 26、有關學前智能不足的鑑別,下列哪一項敘述為非? : : (A) 可用羊膜穿刺術檢查 : : (B) 評量工具以兒童的發展資料為主 : : (C) 利用「艾普格檢查」 : : (D) 評量工具中兩項重要的評量項目是個別智力測驗與適應行為的評量。 : : 答案(D) : : 艾普格可以測智力嗎?(昏) : : 有沒有人要來討論一下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128.47 ※ 編輯: anita3270 來自: 220.131.128.47 (05/29 17:11)

05/29 21:40, , 1F
我選擇剝奪 是因為我根據幼兒的特殊權→遊戲權
05/29 21:40, 1F

05/29 21:40, , 2F
遊戲權本來就是幼兒權利 我不會把它視為教師的增強
05/29 21:40, 2F

05/29 21:41, , 3F
所以當老師不讓幼兒出去玩→就是等同奪走他原有權利
05/29 21:41, 3F

05/29 22:01, , 4F
我是這樣解讀的這題目的說...還是我想太多XD
05/29 22:01, 4F
文章代碼(AID): #1Fn94BNc (gardener)
文章代碼(AID): #1Fn94BNc (garde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