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耕者有其田的股票補償?
看板home-sale (房屋交易)作者AMDsucks (AMD really sucks)時間7小時前 (2025/08/13 13:26)推噓3(3推 0噓 10→)留言13則, 3人參與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milkwind (hi~)》之銘言:
: 欸欸,請問古早時期
: 以前的均富卡政策
: 耕者有其田,被分掉的地主
: 不是有配股票嗎?
: 那些當時配的留到現在
: 不知道價值剩餘是多少喔?
: 「三成配發股票,由政府發放臺泥、臺紙、工礦和農林等四大省營事業開放民營的股票;
: 另外七成搭配實物土地債券,兩者價值約新臺幣20億元」
: 有高手可以開釋嗎?
耕者有其田與客家地主階層的探討:以新竹地區為例
https://sign.hakka.gov.tw/Content/Content?NodeID=624&PageID=39768
引述文章的一段
當地主土地被徵收之後,政府給予的補償是地價的七成給予十年的實物債券,以及三成的
公營事業股票,希冀在這一過程中地主能將資金轉投入工業發展,這些公營企業分別是台
灣水泥公司、台灣紙業公司、台灣農林公司及台灣工礦公司。
然而,絕大多數的地主因為土地持份少,因此換得的股票亦少,根本無力投入工業經營,
再加入這四間的公營事業在評估資產價值時,被認為過度膨脹資產,
因而使得許多地主在取得股票後因不信任其價值及對工業經營不熟稔而以低價拋售,
據調查顯示,有98%的中小地主和90%的大地主將手中
的股票拋售出去,這一大批的中小地主,唯一的補償就只有實物債券。
然而,公營事業股票的價值正是在它被低價拋售後才顯現出來,有極少數的資本家
或地主,在股票最低價時,大肆收購,藉以入主四大公司的經營。
四大公司究竟是否真如多數地主認知的如此不堪,尚難一概而定,
但我們知道,有少數的新竹籍地主在這一過程中順勢發展,
這一些人的特點,多是在日治時期時,即已有工商業的經營經驗,
土地事業並不是事業的重心,因此當土地改革時,這些地主並未有太多損失,
反而是透過人際網絡的結合,或是家族間的合作,在股票低價時收購,
壯大手中持股,藉此投入公司的經營。
------
1953年(民國42年)的一群猴子
文盲比率, 1952年的 42.0%, 降到1987年的 7.8%
中等教育, 1952年的 8.8%, 昇到1987年的43.3%
小地主就是一群猴子
1.三成股票, 猴子一定不懂股票, 沒有交易所, 未上市股票的交易行情不透明
2.七成實物土地債券, 由分到土地的佃農繳交番薯折算, 分十年繳清
折算率:1.土地價格如何折算番薯 2.每塊土地的番薯產量
大地主就不同了, 家裡有養軍師的
動之以情, 誘之以利, 恩威並施, 不聽話就打
佃農以前能夠承租到土地, 求得溫飽是一股很大的恩情, 甚至達成洗腦程度
喜歡喝酒賭博好色的就讓他欠債
不聽話的就找藉口打死
看過台灣早期的戶籍謄本, 離奇的死亡原因超多 (河邊溺死), 當然現在也很多
再補一個不自殺聲明
恩威並施, 使得收購行為極為容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2.98.7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755062795.A.CCB.html
推
08/13 13:36,
7小時前
, 1F
08/13 13:36, 1F
→
08/13 13:37,
7小時前
, 2F
08/13 13:37, 2F
→
08/13 13:39,
7小時前
, 3F
08/13 13:39, 3F
→
08/13 13:57,
7小時前
, 4F
08/13 13:57, 4F
推
08/13 14:03,
7小時前
, 5F
08/13 14:03, 5F
→
08/13 14:04,
7小時前
, 6F
08/13 14:04, 6F
→
08/13 14:05,
7小時前
, 7F
08/13 14:05, 7F
→
08/13 14:06,
7小時前
, 8F
08/13 14:06, 8F
→
08/13 14:07,
7小時前
, 9F
08/13 14:07, 9F
推
08/13 14:16,
7小時前
, 10F
08/13 14:16, 10F
→
08/13 14:17,
7小時前
, 11F
08/13 14:17, 11F
→
08/13 14:17,
7小時前
, 12F
08/13 14:17, 12F
→
08/13 14:18,
6小時前
, 13F
08/13 14:18, 13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home-sale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