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書摘] 人性摸透透─恃強欺弱者與愛現者
一、恃強欺弱者
他們也可能會挑釁、鄙視、誇大、跋扈、專橫、振振有詞、騷擾、威嚇、壓迫、
施壓、誣陷、威脅、或者就是不友善,也很有可能是以上皆有
(一)發生的情境
恃強欺弱者的主要動機,是因為他們只有在讓別人感到「渺小」時,才能感受到
自己的「偉大」(或「重要」、「活著」、「真實感」)。雖然這不成藉口,但是
恃強欺弱者往往自己也受到威嚇,所以這是他們唯一想到可以重拾自尊的方法。
(二)因應恃強欺弱者的訣竅
你必須(我很少使用「必須」兩字,這是少數我堅持使用的地方)至少跟一個人說
你遇到的狀況。不管對象是誰,只要是你能信任的人都行,如果他們和特定狀況
毫無關係更好。你需要至少找到一位和情況無關但可以當你支柱的人。畢竟,比
遭到威嚇更慘的,就是覺得受到威嚇又孤立無援。
你對我的看法並不是真正的我
有一個很重要的自保方式,就是不管對方怎麼說你,都要切記:
※那只是他們的想法而已;
※是他們根據你的言行得出來的;
※而不是根據你是什麼樣的人;
※只要你願意,你都可以輕易改變你的言行。
把焦點放在未來
提出實際(而非針對個人)的問題。例如,「那你覺得下次我可以怎麼改變?」注
意這個問題:
※是徵詢他們的意見,也藉此讓他們知道你聽到他們的話了。
※完全是針對你言行的可能改變,無關乎個人。
※讓他們積極看待未來,而非一味攻擊過往。
※可以提供你一些有用的指引─不是一味順從,而是加以考量。
然後(這可能看起來有點怪)謝謝他們的建議,並告訴他們,你會考慮考慮(因為
其中可能真有不錯的想法)。
這樣可以讓他們繼續說下去,不過是用你想要的方式,而不是用他們的方式。這
顯示你並不怕他們,願意以對等的方式和他們對話(他們可能已經很久沒碰過有
人這樣對他們或教他們怎麼做了。)
持續和他們對話
之後,針對他們的建議做出回應,並增添一點自己的想法。這樣可以顯現出你尊
重他們的建議(而非他們之前的行為!),同時也提供每位恃強欺弱者所渴望的:
他們渴望受到注目與肯定,覺得自己在這些情境下真的有助益。
最後的手段
訴諸法律和團體的支持來要求他們改變或保持距離
對汙辱的回應
為了正面回應,切記,汙辱雖然是人身攻擊,但你也可以選擇不要這樣看。例
如,或許你可以用下面的回應反將對方一軍:「你的重點是?」或「你究竟想要
我怎麼做?」
二、愛現者
他們喜歡引人注目、自大、極度外向、自以為是
發生的情境
這種對關注的渴望可能有很多種原因。例如,父母告訴他們一定要努力追求喝
采,或是一定要填補沉靜的空檔,或是如果不讓人注意就會隱於無形,變得不重
要。
更有趣的事,愛現者往往忙於引起注意,卻沒注意到他們對我們其他人產生的影
響。我們可能會迴避、忽略、不去注意他們,或盡快遠離,但他們似乎都沒發現
到。他們似乎只注意到喝采,或是別人對他們說他們有多棒╱多聰明等等,直到
他們需要再尋求另一次的關注為止。這對我們來說很累,對他們來說也累。
因應愛現者的訣竅
投其所需(想當然耳!)
吸引愛現者注意的唯一方法,就是給他們需要的:讚美!所以,「那真是個好主
意!」或「太棒了,那正是我們需要的!」或類似的話語(別忘了驚嘆號),通常
就可以堵住他們的嘴了。(不過,注意,像「太完美了!或「太棒了!」之類的)
簡短讚美可能對他們來說還不夠。)
然後,給他們需要的東西以後,接下來就是你需要的部份,附帶說出你需要說的
話,例如:「但是那個點子跟你比較有關,跟客戶的需求不太有關。」或「不過
我想要考慮比較周全的東西。」
然後,在私下或一般監督或評鑑會議中,跟當事人提到這種行為模式。例如,你
可以說「(對方的名字),我們知道你很聰明,但是你每次都想證明這點,我們已
經覺得有點累了,你似乎沒發現大家愈來愈不願意和你一起開會,或是徵詢你的
意見。請放心,只要不是硬逼我們接受你的想法,我們都很重視你的貢獻,只不
過我們就是有這樣的感受。從現在起,多思考一下你的意見,因為我們比較想聽
你考慮過的意見,而不是把你排除在會議之外。」(你要有心理準備,他們可能
會非常驚訝──因為他們一直忙於表現以便獲得注目──還會請你舉出這種行為
的例子,所以至少先準備好三個最近的例子,以便拿出來講。)
這種直接的方式看似無情,但你之前試過的其他方式不是都沒辦法改變這種行為
模式嗎?而且,坦白面對某人往往是最好的方法,誠實告訴他們需要聽的話,他
們大多會感謝你的坦白,雖然可能不是馬上就這麼想。
他們有很多事情可以思考,可能也需要指導教練(很可能是他們的直屬經理)引導
他們,把他們的方式調整到大家滿意的狀態。
指出來
如果你發現他們又開始尋求注目的行為,只要試著叫他們的名字,吸引他們的注
意,然後揚揚眉毛,或是把手指放在你的嘴唇上,表示他們又犯老毛病了。如果
他們無法了解提示,就把他們拉到一邊,然後解釋他們又做了什麼,指出他似乎
沒有注意到在場其他人士的反應,或依現場的反應行事。
--
後者比較是針對職場在說明 看似比較複雜
但是原則一樣可以運用 可能要自己多花一點時間套用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80.204.62
推
08/07 02:34, , 1F
08/07 02:34, 1F
推
08/09 15:15, , 2F
08/09 15:15, 2F
→
08/13 13:17, , 3F
08/13 13:17, 3F
推
08/16 13:37, , 4F
08/16 13:37, 4F
humanity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