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人群] 看的越透,說的就越少,也不會受挑撥

看板humanity (人性板)作者 (今天沒暱稱)時間13年前 (2012/05/29 16:42), 編輯推噓2(203)
留言5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其實未必 那些同事有妻小有家庭,根本不是所謂的宅男 我只能說,大家彼此毫不掩飾,內心想什麼就講什麼 比方說前幾天的一個晚上(加班加到很晚) 一個單身同事載女客戶回他們公司 第二天大家就在開玩笑兼吐槽:昨天載納女客戶回他們公司沒有去別的地方嗎 忙了一整天沒去汽車旅館睡一覺或者去吃個宵夜打個炮,這樣以後要談事情不是更順利 就是類似這種喇賽方式 另外,我認為那些人文素養、仁義道德根本不能當飯吃 大家都是用盡自己所能來讓自己處於有利位置,以追求更多利益 如果老是顧慮仁義道德素養什麼的,最後只有吃虧而已 或許這只是社會的一個現象,但在我們公司確實是這樣的 ※ 引述《lawn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之銘言: : ※ 引述《R176B2C2 (今天沒暱稱)》之銘言: : : 看了不少發洩文、傷心文、求助文、討拍文... : : 其實總歸一句,有自信做自己才能變成大無敵 : : 大家都知道也都清楚,社會現實、人性叵測 : : 雖然是很偏激的說法,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就是弱肉強食的真理 : : 不要臉的人最無敵,一點都沒錯 : : 從某種層面來解釋,臉皮厚的人其實是一種有自信心、勇敢做自己的表現 : : 我週遭的同事都是男生,而且絕大多數都已婚有妻小 : : 未婚也都有穩定對象了 : : 剩下極少數沒女朋友的則承受很大的壓力 : : 平常要面對同儕們言語的冷嘲熱諷,例如晚上尻槍尻到幾點、假日出去嫖妓..之類的 : : 只要公司有年輕的女性出現(新進的女同事、廠商、客戶...之類的) : : 馬上就會被拿來當消遣的對象(內容請自行想像) : : 然後遇到自己欣賞的女同事又不敢去追,因為去追的話保證會被拿來當八卦四處宣揚 : : 然後有些色胚子還會私下討論上床了沒、破處了沒.... : : 很不幸的,當你越在乎這些外界的喧嚷,你內心就越會豎起防線 : : 這道防線隨著時間越來越厚,你就越打開不了心防 : : 如此惡性循環下去 : : 其實做人看開點對自己才有利 : : 尤其是要看透別人的弱點,摸清別人的底,但不需要搓破他 : : 當別人用言語來消遣你甚至嘲笑你時 : : 你根本不會因此感到恐懼,反而還胸有成竹地想:你笑我?我看你也沒好到哪? : 會開那種玩笑的感覺通常都是工程師宅男 : 我有個很熟的高中同學 : 以前高中的時候大家就很愛互相開類似那種有顏色的玩笑 : 當時確實是覺得滿好玩的 : 現在想想高中時期有些想法真的很單純 : 但隨著時光的流逝 : 到現在也算是個上班族了 : 慢慢的 直到現在我已經幾乎不講那種玩笑了 : 原因是 我已經不會覺得那有什麼好笑了 : 但之前跟我那現在在當工程師的高中同學出來 : 發現他還是跟以前一樣 : 講的話題、笑話、視野、深度 跟以前高中時期幾乎一樣 : 到現在還在講那種笑話 : 只會讓人覺得很膚淺 不識大體 也不會看場合說話 : 我就突然覺得 : 因為什麼 讓一個人從高中到現在 感覺不到一絲成長? : 無怪乎要跑到大陸去交女友了 : 另一個大學同學也是一樣 : 在台灣交不到半個女友 : 去大陸卻開始收集省分 : 還沾沾自喜跟我說 他現在只差新疆省還沒收集到 : 雖然我現在也是單身 但我完全也不會羨慕他們 : 要墮落到在大陸才交得到正妹女友 : 或是以嫖妓收集省分為傲 : 只讓我感覺到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墮落 有錢就幾乎萬能 笑貧不笑娼的想法 : 我想 他們都欠缺了所謂的人文素養 : 但在資本主義社會中 : 當你的人文素養不能用來成為賺錢工具的時候 : 那是一點世俗價值也沒有 哀哉 : 追尋人生的價值 到最後來說 或許只是一種套套邏輯 : 到最後還是回歸那個最原始的目的 : 就像雷洛說的 : 人忙碌了一生 汲汲營營 為的是什麼 : 其實 就是為了吃飯而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28.238.224

05/29 16:45, , 1F
我是女生很好奇 為什麼會愛說有色的 是因為跟太太不
05/29 16:45, 1F

05/29 16:46, , 2F
滿足嘛?怎麼好像日常生活都在性幻想......
05/29 16:46, 2F

05/29 22:56, , 3F
我覺得男人的性幻想和另一半滿不滿足無關 重點是別的
05/29 22:56, 3F

05/29 22:57, , 4F
女人吃不到 吃不到的永遠比較香比較有幻想
05/29 22:57, 4F

05/31 13:25, , 5F
其實走到哪都一樣 人總是比較愛自己 誰也不能例外
05/31 13:25, 5F
文章代碼(AID): #1Fn8mIby (humanity)
文章代碼(AID): #1Fn8mIby (huma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