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Day of an Interpreter 3

看板interpreter (口語翻譯)作者 (Simple Gifts)時間15年前 (2009/02/25 22:1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8:20 今天是硬仗。早上三小時,下午五小時。總共有四個場次, 十六場演講。往好處想,有超時加班費,而且工作環境不是活動式 口譯廂,比較不擁擠,有獨立空調、居高臨下遠離與會者、椅子 還蠻好坐。 不過硬仗就是硬仗,沒什麼好說的。 9:30 第一位學者講得非常好,口條清楚、速度適中、邏輯分明、結構 嚴謹,連時間都掌握得非常好。可惜這種講者相當稀有。 接下來……老實說我不知道該怎麼講耶。 我只能說,會議口譯也做了三百多場了,今天第一次碰到這麼「勁爆」 的事情。礙於「尺度」,或許沒辦法在網路上寫得很明,但我想辦法 換個角度寫好了。 以前老師偶爾會談到專業口譯員的生涯規劃。他們說,如果有一天 不做口譯員了,他們可能去教企業老闆或教授學者怎麼發表演講。 為什麼? 我自己教書的時候,面對大學部英語相關科系的同學,我總是會跟他們說, 我自己也是外文系出身,老實說沒什麼「專業」,更沒「技能」,搞不好 有電機系的同學文學造詣更厲害、財金系同學英文更溜。但我們這些 語文科系出身的人,至少要在大學四年中,培養一種「對語言很敏感」 的能力,然後用這個能力,加強自己的「表達能力」。 千萬不要小看「表達能力」(書面或口語)這件事情。其實表達能力 往往決定工作上的成敗;演藝圈、商場上,應該不用我贅述。即便是 學術圈,表達能力好壞「似乎」也決定了學者在這圈子裡頭的影響力。 (我說「似乎」是因為這純粹是我的觀察。) 口譯員一定要有良好的表達能力,而像老師他們那樣的資深口譯員, 更是「閱人無數」,有時候和講者在會前溝通五分鐘,就知道等一下 是場硬仗還是會很享受,因為他們就能準確判斷這位講者究竟表達能力 好不好。 我認為表達能力包含兩部分;一部分是「語言」的表達能力,也是 聽眾可以立即感受到的部份。另一部分是「思維」的表達能力,姑且就 以「演講內容(含組織邏輯架構之類的東西)」來概括。 口譯員要處理語言,這個無庸置疑。聽眾聽講者講話,因此會直接接收 講者「語言」的部份。但口譯員要「翻譯」,就一定要處理「思維」的部份; 要想辦法聽懂詞彙在句子裡的意思,要想辦法聽懂句子在脈絡裡的意思, 要想辦法聽懂這十分鐘的談話在這四十分鐘的演講中是什麼意思。 聽眾要不要處理「思維」呢?當然要,不然聽過就忘了。只是相較於口譯員, 他們不用「時時刻刻」都在處理,他有絕對的權利自行篩選。他可以選擇 專心聽十分鐘,然後放空五分鐘、寫筆記三分鐘(當然寫筆記的時候 可能也很專心),但他不用「一直」「非常」專心處理思維。 我上面寫了這麼多,只是要「簡單證明」口譯員比較能判斷一個講者究竟 「好不好」。縱使我們不是主題的專家,但從表達能力,我們大體也可以判斷 講者的訊息,聽眾究竟有沒有聽懂。當然,我也承認,口譯員認為「好」, 聽眾不見得認為「好」;反之亦然,不過這部份暫時不討論。 這跟今天發生的勁爆事情有什麼關係呢? 簡而言之,我在翻譯這位講者的時候,「技巧」上算是游刃有餘,「語言」 層面沒有問題,他說出來的話我都聽得懂,也譯得出來。但是翻譯的過程中, 我心裡一直出現另一個聲音,一直想辦法「搞懂、釐清」這句話、這段話、 這場演講究竟在表達什麼、想要表達什麼。我愈聽愈糊塗,甚至愈聽愈生氣, 因為我不知道他為什麼要講這些東西,我也不知道這些東西和會議主題之間 的關係。 有時候口譯員聽不懂是因為我們無知,但有時候我們聽不懂是因為 我們的邏輯推理能力遠勝過講者(這句話沒有矛盾),因為我們知道他講 的東西和會議主題無關(所謂旁觀者清?)。 講難聽、誇張一點,根本就是瞎掰、胡說八道。 對不起,現在才要講勁爆的事情,但礙於尺度,無法「原文重現」。 演講完 Q&A 的時候,聽眾當中有一位學者用相當理性但堅定的語氣, 重述了我上面第三行後半部的意思。會場的科技很先進,所以攝影機 有捕捉到這位學者臉上的表情;我只能用「義憤填膺」來形容。 「理性但堅定」或許不構成「勁爆」,畢竟我也在會場中看過「火爆」 的場面。但之所以對我來說很「勁爆」,是因為我第一次聽到這麼直接 的否定。而且,這個否定和我在翻譯時心裡的 OS 完全一樣。 11:30 現在科技愈來愈發達,有時候得在「視訊會議」的場合口譯。講者 可能在幾千公里以外。通常視訊會議會有講者的畫面,我們還看得到 講者的臉。今天倒是第一次碰到沒有畫面,只有聲音的「越洋連線」。 幸好聲音品質很好,所以一切順利。 14:40 講者用飛快的中文講話,給他二十分鐘,他只用了十二分鐘。雖然 我追趕得很辛苦,但是對自己的產出還算滿意,一方面講者的「語言」 很乾淨,另一方面他的「思維」也很清晰。 我聽他的演講,倒是挺感動。這位講者好有熱情,教學之餘到全台灣各地 推廣他辛苦建置的教材、舉辦訓練工作坊,讓其他老師學習、利用,最 終目的就是要讓小學生能夠從小培養保護台灣生態環境的觀念,讓他們 從實際的參與中建立珍惜生命的態度。 聽完這位老師的演講,一身的疲憊都消失了。 18:30 不過到最後,還是累翻了。有一句 "...a very young history" 我竟然脫口而出「歷史很年輕」,害同事嚇了一跳。 最後一場演講要中譯英,我頻道切換了,但竟然忘記開麥克風, 害聽英文的聽眾經歷了兩分鐘的空白。幸好工程師有發現,趕緊跑進來 幫我把麥克風打開。 今天有兩個「第一次」,也是很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4.126.137
文章代碼(AID): #19fLA2WP (interpreter)
文章代碼(AID): #19fLA2WP (interpr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