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聯考狀元特立獨行的故事 不要叫我第一名!
僅選取醫學相關片段
文●洪淑菁
由於世居台南,後來又在台南開業,讓張運祥很難隱藏他的榜首身分。
不能隱暪就看開吧!尤其今年他的兒子考上台大醫學系,父子成為學長、弟,
更在地方傳為佳話,張運祥的榜首身分也再度被提起。
當年張運祥是以五百二十二分勇奪榜首,
兒子今年以五百四十二分考上台大醫學系,成績比老爸高,
但卻不是榜首。會不會失望?父子兩人的回答倒是蠻有默契的,
「不會。」張運祥寧可兒子不要承擔榜首的壓力,快快樂樂完成學業。
張運祥認為,大家不應該把榜首放上特殊的烙印,
因為這只是大學聯考那一次的分數而已。
「我很認真,考前我只評估自己能夠考上台大醫學系,但從來沒有想過會是榜首。」
成為榜首時,張運祥很高興,只是這個高興並沒有持續太久,
因為他發現,這個身分反而讓他承受莫大的壓力。
「我覺得同學和老師會注意我是榜首,認為我的成績應該也要很好,
這一方面是他們真的會投予好奇的眼光,另方面也可能是我給自己壓力。」
在傳統觀念中,當醫師是最穩定,收入又很高的鑽石飯碗,不但有錢,
又有社會地位,就算今年,遇到SARS,丙組的最高分數還是台大醫學系,
但不知道榜首心裡在想什麼,竟然曾有人拚上了醫學系的榜首。結果卻去念數學,
現為台大數學系的康明昌就是一例。
民國五十六年,康明昌以榜首進入台大醫學系,
由於當年有二十五名的保送學生,所以他的學號是二十六號。
對於自己的榜首頭銜,康明昌很低調,他只記得當時是很高興,
後來就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不要把這件事看得太重。」
這是康明昌面對外界再提此事的反應。
康明昌的數學一向很好,但高中選組時,在社會觀念的引領下,
康明昌也選擇從醫一路,只是念了一年,他愈來愈清楚,「這不是自己要走的路。」
即使家人反對,但仍不足以影響他一年後轉系的選擇。
令人吃驚的是,康明昌不但大學聯考是榜首,畢業時也是數學系的第一名,
功課真是好到沒人比。
價值觀單一不只放在選系上,以榜首紀錄評估其後來的發展不就是價值觀單一的印證嗎?
誰說會念書的人一定會有好的社會發展?什麼樣的社會發展才叫好呢?
當醫師、當總統府秘書長、科技公司老闆、大學教授,這就好;
從事文化工作、當公務人員、開小吃店,這算好還是不好?
這些難道不符合社會對榜首的預期嗎?
社會的預期,或是自認社會會有如此的預期,
都讓榜首承受莫大的壓力,或是恨不得歷史重寫。
當年的紀錄是不存在的,會念書的人往往也有自己獨特的一套思維,
有時可能不見容於主流社會。
就算是順利行醫的張運祥,也會有發展不符合榜首身分的迷思,怎麼說呢?
當年的榜首,後來成為開業醫師,張運祥選擇的不是內、外、婦、兒四大科,
而是麻醉科。在以學術地位自豪的台大人眼中,可是覺得蠻不可思議!
沒能留在台大是張運祥的遺憾,尤其看到同班同學,
現在衛生署副署長李龍騰、台大內科部主任楊泮池等人的表現,
讓他心裡難免有點酸酸。
選擇麻醉科時,曾經成為同學的笑柄,「這是關在開刀房的工作。」
但因張運祥從日文期刊上得知,日本的麻醉科正在發展疼痛醫學,
讓他決定走當年很冷門的麻醉科,後來他還到日本研修,
並成為台灣第一位看疼痛醫學的人。
選擇麻醉科是張運祥深思後的抉擇,但開業則是他不得不的決定。
「經濟是重要的因素。」張運祥直言。因為得負起一家生計,
讓張運祥捨棄留在醫學中心的機會,成為一位以收入為重要考量的開業醫。
「我希望兒子將來有機會留在台大醫院,繼續醫學研究。」
自己錯過的人生,他希望由兒子來填補。
張運祥因為經濟考量,選擇開業一途;
榜首醫師張運祥今年的感觸特別深,
因為,看到張穎華、雷家佳因為家境的考量,在學校的選擇上面臨抉擇,
這令他想到民國61年,同樣是清寒學生的他,也就是因為家境不好,
才讓他衝上榜首的。
在早年,國立大學的醫學院只有台大,由於家裡經濟拮据,
除非張運祥考上台大醫學院,否則就別想念了,這讓他非拚不可,
只是沒想到,這一拚不但拚上了台大醫學院,還衝到了榜首。
考上醫學院後,張運祥靠著助學貸款、獎學金完成學業,
外界的幫忙讓張運祥一直感恩在心;有能力後,他也協助一些清寒學生,
看到不少清寒學生為了學費的問題,差點念不了書,張運祥很想鼓勵學生: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好不容易考上榜首,但榜首對自己的輝煌紀錄卻都很低調,
耕莘醫院精神科主任楊聰財認為,榜首的反應可能有3種原因ꄊ A包括後來的成就並不理想、榜首是他沈重的負擔、不好意思再提當年勇。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榜首太注意這項封號對他帶來的影響,
可是會降低其成功的能力。
※ 編輯: ptau 來自: 211.75.63.246 (08/29 09:14)
medstudent 近期熱門文章
25
46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