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平均所得6到8倍

看板medstudent (醫學生)作者 (lose yourself!)時間21年前 (2003/10/05 09:0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醫師收入 國民平均所得6到8倍 【記者許峻彬、魏忻忻】 前衛生署副署長楊志良曾針對醫師的平均收入進行研究,他指出, 國內醫師收入大約是國民平均所得的六至八倍。 台大公衛所教授江東亮指出,扣除稅款之後的淨收入,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 (OECD)的醫師所得約是受薪階級的二至三倍,美國是六倍;楊志良認為, 醫師專業訓練時間長、養成不易,工作責任和壓力都大,報酬比別人多是應該的ꄊ A但到底高到多少才合理,就有討論的空間。 現任台中健康管理學院副校長的楊志良分析,早期醫學系畢業生不願留在台灣, 因為在美國當醫師比較好賺,但民國七十年以後,國內經濟漸漸起飛, 民眾有餘力開始重視醫療健康,財團法人醫院適時興起,加上衛生署的評鑑制度 使醫院需要專科醫師,都使得醫師的行情水漲船高。 尤其是財團法人醫院加入醫療市場,楊志良說,當時還沒有健保,財團法人醫院 的自費項目所費不貲,但他們標榜禁收紅包、收費透明,這對不想走後門、 不想為送紅包而傷腦筋的族群極具吸引力,而財團法人醫院為了吸收病患, 高薪向醫學中心挖角,公立醫院也在此時祭出不開業獎金,醫師薪水開始加碼。 醫院醫師的高薪,讓公衛和衛生行政體系尋才困難,衛生署長經常是內閣裡難產 的人選,薪水絕對是影響因素之一;德高望重的醫界大老,月薪五十萬元上下的 不在少數,但部會首長的月薪不過廿多萬元,如何請得動? 薪資過高,對醫師未必全是好處。楊志良說,國內許多醫師每周工作六天半, 從早安門診看到夜間門診,實在太累了,並非民眾之福,醫師的生活品質好一點, 民眾得到的醫療品質才會進步。 一位公立醫院的外科醫師認為,醫師的薪水固然與國民所得有很大的差距, 但醫師付出的也不少,像外科醫師就可說是「腦力密集」加上「勞力密集」 的職業,既要研究學習新的開刀技術,還要隨時接受醫院的「應召令」, 只要有病患需要緊急開刀,就必須趕回醫院,有時開刀時間還長達十幾個鐘頭。 另一位任職公立醫院內科的第一年住院醫師不平地表示, 外界一直認為醫師薪水過高,其實只是看到升任主治醫師的高薪, 第一年住院醫師每月僅五萬元左右,工作時間卻超過十二小時, 有時甚至要廿四小時連續值班,簡直是「廉價勞工」。 這位醫師表示,如果要控制醫師薪水與國民所得的倍數, 應該要檢討的是各行業之間的薪資結構差異是否公平,例如其他行業的風險與 工作時間並沒有醫師高,為何可以領到比終日忙碌的住院醫師還高的薪水。 一名病患表示,其實如果給醫師夠高的薪水,讓他們專心在工作上, 不必為生活煩憂,病患也可以受惠,因為醫師越專注於工作,醫術應該會更精進。 如果醫師的高薪能讓少數缺乏醫德的醫師「養廉」,不再於手術前收病患紅包, 減少病患生病時還要擔心該不該送紅包,他甘願讓醫師領高薪。 【2003/10/05 聯合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25.77
文章代碼(AID): #_VswAla (medstudent)
文章代碼(AID): #_VswAla (medstu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