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可以請問有哪些關於特殊教育的課外書籍嗎???

看板sp_teacher (特教老師)作者 (左岸太平洋)時間19年前 (2006/10/22 13:35), 編輯推噓4(401)
留言5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如果是要給孩子看的話 「賞識你的孩子」和「隨身聽小孩」這兩本不建議 我個人的看法是覺得知道書名和大概知道內容在講什麼就好 不要真的接受他們的看法 反正也只是要知道書中人物是何障礙就夠了 因為之前讀過... 覺得落差很大 「賞識你的孩子」這本書是中國那裏的人寫的 所以教育制度會跟台灣有些不同 而且其實內容提到有關聽障孩子的不多 比較著重在他個人對於教養孩子的看法(比較接近一般管教小孩的態度) 但是坦白說可能是因為兩地文化差異 所以有些不太適用於這裡 至於「隨身聽小孩」這本書 之前曾經和資源教室的義工及老師討論過這本書 那時覺得作者的寫法怪怪的 就我而言... 我不覺得那是我們聽障者真正的成長經驗 所以很難引起我們的共鳴 可是我很擔心 很多人都推薦這本書 那大家豈不是學到了不太好的相處方式... = =a 一公升的眼淚這本書很不錯 作者木藤亞也的媽媽也有寫一本書:「生命的障礙」 內容讓人看見更多這種病不為人知的一面 讀來有些心酸酸的感覺 我比較知道有關聽障的書籍 很想在這裡跟大家推薦兩本書,建議對於想進一步了解聽障族群的人可以看看 不過它們比較偏向成人或高中以上的學生閱讀 因為內容較深 1.「寂靜之外」林旭著 左岸文化出版 內容簡介如下(從博客來那裡轉來的)   聾人以文字書寫:你是我做好朋友,其實是說:你是我的好朋友, 這是因為語言會影響文字書寫,而手語有獨特的語言學結構,不是 隨意的手勢,因此手語是一種正式的語言。失去聽覺的人並不是殘 障,事實上,他們可以用手語表達他們任何所想、所見的感覺,有 障礙的其實是「聽人」主流文化對「聾人」文化的誤解所造成的。 當聽人以「慈善」和「科技福音」為名,研發人工電子耳與助聽器 時,並沒有考慮到這些科技產品植入或配戴在聾人身體的風險。聽 得到或聽不到不是一個「客觀」的事實,因為植入電子耳之後是一 連串的復健,要重新學習解讀新聲音的訊息,「聽得到」不代表「 能聽得懂」。如果因為聽人迷信高科技電子耳,強迫聾人放棄手語 學習,用殘存的聽力學口語,學讀唇語,回歸「主流」常道,不僅 使聾人無法融入原有的聾文化,更只能是聽文化的邊緣人。 這不是一本個人突破聽障,終獲社會認同的勵志類書籍,而是從更 廣泛的社會文化層面,深刻地切入主流文化的偏見,當我們試圖瞭 解其他文化的時候,對照之下,會意外地發現我們的位置,和我們 之所以為我們的狀態。 2.「看見聲音─走入失聰的寂靜世界」 作者:奧立佛‧薩克斯/著 譯者:韓文正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04 年 06 月 12 日 腦神經醫師Oliver Sacks以其專業背景,配合傑出的說故事技巧, 創作了多部膾炙人口的佳作,例如《睡人》、《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 、《鎢絲舅舅》。讀者較不知道的是,他對手語及耳聾的世界也深感興趣。 在這本書中,他探索了聾人世界的種種面向--訪談聾人及其家庭,造訪啟聰學校, 深究聾人的歷史。他寫道:「如今我必須以新的、『種族的觀點』去看待他們, 他們是擁有獨特的語言、感知與文化的人。」 事實上「動人」(moving)和「啟思」(thought-provoking)正是薩克斯作品的特色。 不論是在《錯把帽子當太太》、《色盲島》,薩克斯以設身處地的同理心, 描繪出人類因自身的缺陷而遭逢的處境,故能動人;以過人的好奇心與理解力, 見常人所未見,故能「啟思」。 表面上,《看見聲音》是一本歐美社會對待聽障的近代史,兼及美國手語的沿革發展; 但是,薩克斯的企圖不止於此,他還想藉著聽力的障礙,來探索人何以為人。 人,是語言的產物。當笛卡兒說「我思故我在」時,他以為凡是人都有思想能力, 但是聽力「正常」的人卻忘了,人是用語言來思想。 沒有了語言能力,這個人的內心世界是什麼模樣? 沒有語言,人要如何思考,如何建立概念? 失聰,也就阻絕了人與語言接觸的機會,而在不同年齡的失聰, 也正可對照出認知發展所側重的不同階段。 薩克斯以高超的敘述技巧,往返於聽障與非聽障族群之間, 交相對照,衝擊既有成見。 關於視障方面的書籍 小的有兩本書也想推薦一下: 1.「看見生命的光」 作者:鍾宛貞/文,圖 出版社:晨星 出版日期:2002 年 10 月 22 日 2.「生命的眼睛」 作者:李秉宏/著 出版社:聯合文學 出版日期:2005 年 03 月 15 日 世界給了他黑暗,他卻給了世界光明……    他的名字叫李秉宏(今年二十五歲),出身地方仕紳之家。    自幼因早產失明,小時候曾被醫生判為智障,並被關進「白痴間」。    考上大學仍被譏嘲:就算讀完大學,還不是要回來幫人按摩。    適逢家道中落,大學畢業,連一份最卑賤的工作都找不到,一度罹患憂鬱症。    卻能以無比的毅力及努力在父母的培育下考取律師資格,成為台灣第一位盲人律師。    (這樣成就不僅在台灣絕無僅有,在日本也只有兩位盲人律師而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05.97

10/22 15:07, , 1F
寫的好耶~拍拍手~~
10/22 15:07, 1F

10/22 19:52, , 2F
謝謝分享~好棒喔!
10/22 19:52, 2F

10/23 20:58, , 3F
10/23 20:58, 3F

10/24 20:42, , 4F
謝謝分享^-^
10/24 20:42, 4F

10/28 19:51, , 5F
謝謝~~~~~~~~~
10/28 19:51, 5F
文章代碼(AID): #15EmCZOQ (sp_teacher)
文章代碼(AID): #15EmCZOQ (sp_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