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考題] 99國立台中特教學校高職部A試題複選 Q1 …
※ 引述《ting8232 (阿艼)》之銘言:
: 請教各位老師:
: (A C) 16.哪些老師的教學並非採用行為取向的理論?
: (A)老師請學生看高組學生示範
: (B)呈現圖形等待五秒,學生無反應,再給予提示
: (C)當學生說:「茶杯」,老師回應說:「很好,紅色的茶杯」
: (D)老師讓學生觀察水煮開了沒,老師問:「水開了嗎?」,然後
: 自己回答:「還沒,因為水沒冒泡泡」
: 這題該怎麼解呢?不知該從哪裡思考起~
(C D) 17.下列那些不屬反應提示的做法?
: (A)呈現洗手流程的圖片,來教洗手
: (B)老師用手比向上,要學生站起來
: (C)把湯匙用木頭材質,其他餐具用非木頭材質
: (D)把學生姓名放在他的照片上,來教學生辨識姓名
: 題目中的"反應提示"是指等學生有反應後,才可給予提示嗎?
: 還是老師給予學生提示,要學生表現出老師希望學生表現的行為反應~~
: 選項A與B好像比較偏後者的解釋
: 麻煩各位老師幫我解答~~謝謝您!!
紐文英 啟智教育課程與教學設計 P185~P191
提示可分為自然提示 人為提示
其中人為提示又包括 刺激提示 與 反應提示
刺激提示是指提供刺激一些額外的線索 以協主學生產生正確的反應
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刺激添加 將已知的刺激添加在未知的刺激之上
如教導學生認讀實用性詞彙 將圖片添加在該詞彙上
一種是刺激整合 意即將字詞整合於添加的刺激中 最常被使用
的是將字詞整合於圖畫中 即圖畫整合
如將 熱 字整合於火焰之中
反應提示是指學生反應前 或是反應錯誤之後教師給予的提示
為了增加學生正確的反應 包括口語提示 手勢提示 身體提示 示範動作
視覺提示 混合提示
自然提示
人為提示---1.刺激提示(1)刺激添加(2)刺激整合
---2.反應提示
希望有幫到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5.71.148
→
06/11 22:20, , 1F
06/11 22:20, 1F
sp_teacher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